APP下载

顿河之畔的铃兰花
——《静静的顿河》中的哥萨克女性

2017-01-29

山西青年 2017年20期
关键词:莉娅阿克感情

王 雪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顿河之畔的铃兰花
——《静静的顿河》中的哥萨克女性

王 雪*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静静的顿河》是俄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名篇巨著,在小说中塑造了阿克西妮娅、娜达莉娅、达莉亚等一系列的青年哥萨克妇女形象,她们形态不同,性格迥异,但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独特魅力,哥萨克年轻妇女形象正是因为有了她们而变得丰富多彩。《静静的顿河》中的年轻女性们,如同生长在顿河河畔的铃兰娇花,在顿河河畔顶着烈日,迎着狂风,绽放着自己的光彩。

女性形象;悲剧;阿克西妮娅;娜达莉娅;达莉亚

一、阿克西妮娅——对封建夫权的反抗

阿克西妮娅——一个年轻能干、勤劳善良的哥萨克妇女,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花季的少女却受到了无情的摧残。先是被禽兽般的父亲残忍强暴,婚后又与葛利高里有了私情,她可以不畏惧丈夫司捷潘的拳头和冷枪,却依旧无法违背父母订下的媒妁。她的生活就像一沟绝望的死水,击不起一点涟漪。但正是由于处在如此的绝境之中,使她对爱的渴望才变得如此浓烈:葛利高里些许温存就可以在她那早已荒芜的心里燃起一场熊熊烈火。客观的说,葛利高里对于阿克西妮娅的追求,主要是一个年轻男子对一个成熟女性的本能欲望,而不带多少情感因素。但对她来说,葛利高里对她有什么样的感情,她不太清楚,但她明白,那是她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那感情肯定与司捷潘对她的感情不同!就靠这一点,她便坠入爱河,放纵自己的感情,任凭爱情的火焰熊熊燃烧。这是一种多么真挚、执着的感情啊!这样浓烈的感情,深深地感动了她的爱人,促使葛利高里慢慢地消除他感情中那欲的杂念,最终升华为至死不渝的爱情。

二、娜达莉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虽然和阿克西妮娅的境遇不慎相同,但作为一个富农家的女儿,娜达莉娅同样是勤劳善良的。娜达莉娅是葛利高里明媒正娶的妻子,但在葛利高里的感情生活中,她却总是沦为夹在丈夫和阿克西妮娅之间的“第三者”。虽然丈夫对她也曾有过片刻温存,但从整体上来说,她是多余的,丈夫希望她能自觉地“滚开”。但是,娜达莉娅那真挚诚恳的爱,正是通过被厌烦、遭嫌恶的“单恋”表现出来的。如果说,阿克西妮娅与葛利高里的爱情像夏日里的一团烈火,把自己与爱人烧的粉身碎骨的话,那么,娜达莉娅的爱就像一潭清泉,表面沉静,内里却翻涌着波浪。而当娜达莉娅的爱与执着终于为她带来了丈夫的些许温存时,虽然那很难被理解为爱情。娜达莉娅用以报答的则是用一个女人所拥有的全部忠贞,换取了自己的爱人的满足和幸福。娜达莉娅的爱情,正如徐志摩的诗句:“一生中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令人心疼,也令人动容。

三、达莉亚——对传统道德的挑战

在小说的众多人物中,描写达莉亚笔墨不多,却不落于俗套。这个不甘寂寞的达莉亚,在丈夫才刚刚上前线时,她就在家里调戏自己的公公、小叔子;这个凶狠恶毒达莉亚,故意往可怜的娜达莉娅的伤口上撒盐,使娜达莉娅内心痛苦,最后走上绝路。更过分的是,她还亲手杀死了伊万!假如不深入的思考,仅仅凭借这些加以判断的话,达莉亚,毫无疑问应该归于“坏女人”那一类。但令人奇怪的是,正像我们仔细品读《红楼梦》这本小说,对作恶多端的王熙凤的印象不完全是讨厌、甚至有点欣赏一样,达莉亚给我们的感情也类似。其实,稍加研究,就会发现抱有这种感觉并不奇怪:她虽然“不检点”“恶毒”,但瑕不掩瑜,达莉亚也不乏可取之处:早早起来劳动,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她的勤劳勇敢远比其他更让我们印象深刻。至于“喜爱打扮”,爱美有错吗?如果我们不用老眼光来看待问题的话,难道不也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表现吗?

更何况,上文我们已经提到过,对绝大多数生活在顿河河畔的哥萨克人民来说,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绝不仅仅只是公葛利高一个人遭受着悲剧的命运,也不仅仅只是以葛利高里为代表的哥萨克战士遭受着悲剧的命运,年轻的哥萨克女性们同样无一幸免,甚至比男人的命运还要悲惨。无论是放荡不羁的阿克西妮娅,温柔贤惠的娜达莉娅;还是桀骜不驯的达莉亚,都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死于流弹中的阿克西妮娅,死在堕胎的血泊中的娜达莉娅,因染上“脏病”不愿苟活而怀沙自沉的达莉亚,她们死得是那样绝望而又依依不舍,一条条年轻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怎么能不让我们扼腕叹息呢?如果说,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这条长河就是鲜血染红的河,滚滚而来,滚滚而去。

在小说里有一段关于“铃兰花”的描写:“铃兰花就生长在这密密丛丛的树棵子底下,那宽宽的、当初是绿色的叶子还热心地为矮矮的、弯弯的花梗遮着太阳,花梗还擎着雪白的、已经蔫了的花朵。但是挂了一层露水和黄锈色的叶子快要枯死了,而且花朵本身也接近了死亡的边缘:下部两层花瓣儿已经皱了,并且发了黑,只有那挂满了晶莹露珠儿的上部,经阳光一照,闪出耀眼的、迷人的白光。”这不仅仅是对小说中女主人公命运的暗喻,也是对小说中所有年轻的哥萨克女性命运的真实写照:花是美丽的、又是脆弱的;如此美丽而脆弱的生命,怎么能承受得了骄阳的炙烤和风霜雪雨的摧残而不枯萎凋谢?而如此美丽的生命的逝去,又怎能不让人扼腕、让人感慨、让人叹息、让人此恨绵绵无绝期呢!《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史诗,也是一个古老的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而又残暴无比的民族的悲歌。这歌中包含着无数战士的鲜血,也包含着母亲和妻子的血泪,

[1]本文对原作的引文均见自力冈译.静静的顿河.滴江出版社,1987.

[2]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11.

[3]王先晋.追寻“非零和”的社会模式——再论《静静的顿河》艺术结构[J].俄罗斯文艺,2008(15):86-90.

[4]钟小强.《静静的顿河》典型环境描写特色探微[J].青春岁月,2014,10:17-18.

[5]郑禄英.《静静的顿河》的心理描写技巧[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4,24(2):92-95.

王雪(1993-),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辽宁大学,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I

A

1006-0049-(2017)20-0223-01

猜你喜欢

莉娅阿克感情
带着感情
野驴智斗猛虎
外星人在我家(3)
饲养员手记
动物园里趣事多
朱莉娅·罗伯茨
———“人民的选择”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阿克超市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