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专家现场哭晕,主犯妻子派出所哭晕
——揭秘“中国第一古尸案”

2017-01-29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7年21期
关键词:海林盗墓民警

考古专家现场哭晕,主犯妻子派出所哭晕
——揭秘“中国第一古尸案”

1994年春节前后,纪山古墓群“郭家岗一号墓”中的文物遭到洗劫,警方排查中发现了一具被挖掘后丢弃的女尸,后经国家文物鉴定专家鉴定:这是一具有2400余年历史的战国时期女尸,也是迄今我国所发现的外形、皮肤、骨骼保存完整的最早的古尸之一。除古尸外,公安机关还及时追回20多件珍贵文物,此案成为当时举世震惊的“中国第一古尸案”。案发后,其中一名主犯李宜海畏罪潜逃23年,最后在高科技下显露了原形。

考古专家在现场哭晕了过去

“那是1994年3月8日上午10点左右,我清楚地记得,当天队里的内勤放假了。”2008年12月20日,曾经为荆门市沙洋区(现为沙洋县)刑警科科长、现为荆门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副支队长的徐洪钧介绍这起荣获集体一等功的案子。

当时,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村民阿成(化名),几乎是跑步3公里,来到四方派出所报案,声称郭店村一座特大古墓——后定为“郭家岗一号墓”——被盗掘。

四方乡位于江汉平原西部,南端与楚国古都纪南城毗邻。这里,散布着高大的楚庄王墓、妃子墓群等300多座楚墓,而那些无封无堆的平地墓葬更是无法统计。墓葬里面文物应该很多。当时的四方派出所所长王海林一听古墓被掘,当即带着干警戴清堂、乡文保员李太彪,直奔现场而去。

“郭家岗一号墓”距离四方集镇南约四公里。王海林发现,古墓被掘开了一个直径约1.5米的大洞,洞口周围散放着挖出来的五花粘土和黑漆棺木碎片。

乡文保员李太彪、民警戴清堂和所长王海林先后被绳索吊下墓洞,他们勘查发现,5米多深的洞壁直抵墓室头厢,洞底被扩成直径2米多的空间,足足可供三四人同时活动。墓室的头厢、边厢都已撬开,七八寸厚的棺木被凿开了直径约一米的窟窿。

三人下到墓室后,都曾在墓内的泥水中摸索找寻,结果却发现墓中文物已被洗劫一空。具有一定文物保护经验的王海林,根据墓葬的规模和丝绸碎片推断,估计这是一座很有价值的古墓葬,墓中一定有贵重陪葬品被盗走。王海林随即带领民警展开调查。不久,有村民闪闪烁烁地告诉专班民警:墓中可能挖出了一具完整的古尸。

听说挖掘出了古尸,王海林立即将案情向沙洋公安分局、荆门市公安局作了汇报。荆门市公安局领导明确指示,沙洋警方一定要组织精兵强将抓紧侦破此案,尽早将案情查个水落石出。徐洪钧带领刑警开始接触这个案子。

3月9日一大早,四方派出所大门口出现了一份举报材料,上书:“挖大墓的至少有十几人,其中有郭店三组的郭孝平、李立新、李华等人。墓内有存放完好的古尸体(女尸)、竹书、丝绸等数不尽的古物,价值无法估计。”

举报提供的线索与专案组掌握的部分情况相吻合。专案组经过一天侦查,证实了这份举报材料的可靠性,遂决定在3月10日子夜抓捕相关盗墓人员。

“那天晚上烟雨蒙蒙,我们刑警科也派出3人参与抓捕行动。”徐洪钧介绍,派出所干警和分局侦查员共10人,兵分两路,分别由王海林所长和官副所长带队,冒雨向郭店村三组闪电出击。

在抓捕组路经郭孝平姐夫家门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人见到有人询问,撒腿就跑。民警戴清堂当即认出这人正是要抓捕的对象郭孝平,便紧追上去,其余干警见状,也及时围堵过来。但是,由于天黑路滑,加上干警们又不熟悉地形地貌,眼看郭孝平朝野外越跑越远,大家顾不得泥泞路滑,盯着黑影,争先恐后地追上去,终于在三四百米远的地方,将郭摁倒在泥水里。

就在干警准备将郭孝平带走时,郭的姐姐、姐夫、爱人等七八个人,拿着铁锹、木棒赶来,有的箍住干警的腰身,有的抱住干警的双腿,有的拉住干警的胳膊,干扰民警给郭孝平戴手铐,更不许将其带走。这时,王海林所长适时鸣枪示警,但这伙人仍不顾一切地阻拦。经过十几分钟搏斗,干警终于突破包围,将郭孝平抓捕归案。

然而,抓捕郭孝平的一场意外冲突,惊动了左邻右舍,其他盗墓贼获知郭孝平被抓,如惊弓之鸟,连夜逃遁。

郭孝平到案后,先是撒泼,之后很快便交代,他于1993年7月,伙同其弟和江陵县的三人,盗掘一座古墓的犯罪事实。民警调查发现这起案件早已了结,江陵的3名主犯已在1993年冬被判刑,郭孝平弟弟也被押送劳教。当时,法院因考虑到郭孝平家庭的实际困难,且又初犯,才对他免于刑事处罚。

审讯快到天亮的时候,郭孝平又吞吞吐吐地交代了曾经参与盗掘另外三座古墓,参与销赃文物十余件,得赃款2000元的犯罪事实。此后,郭孝平再也不谈盗墓的事情,更一口咬定自己没有参与盗掘“郭家岗一号墓”,也不知道该墓被盗的情况。警方只得将郭孝平收审。

后来的20多天时间里,郭店村三组先后有9名盗墓人员投案自首,并有3名案犯被抓获。专案人员进一步了解到,“郭家岗一号墓”在1994年春节之后多次遭窃,大量文物已流失到文物贩子手中。有人交代,郭孝平等8人从该墓中挖出一具古尸。“但是,挖出古尸的人大都逃窜了,古尸到底在哪里?警方只有从郭孝平身上寻找突破口。”徐洪钧介绍,到4月8日,专班民警已经对郭孝平进行了8次审讯,但他依然对盗窃“郭家岗一号墓”以及女尸问题守口如瓶。

4月8日下午,王海林等人再次来到郭孝平家中,做通郭妻的工作,郭妻承认丈夫郭孝平参与了盗掘“郭家岗一号墓”的犯罪活动。郭妻还当场给丈夫写了一封信,规劝他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争取宽大处理。

4月9日上午,王海林等专班民警第9次提审郭孝平,并阅读了郭妻的亲笔信。郭孝平这才开口交代自己和他人盗窃“郭家岗一号墓”的部分情况,但是却没有谈到古尸的问题。

4月11日,参与盗墓的陈必华迫于压力投案自首,并坦白了参与盗掘“郭家岗一号墓”的经过,称古尸被郭孝平等拖出来后就不知去向了。

紧接着,专班民警第十次提审郭孝平。这次,郭孝平终于全部交代了挖掘古墓藏匿古尸的经过。

荆门警方最终在一处泥坑发现了这具被盗墓者丢弃的古尸。

“当时古尸身上的衣服已经被盗走,头发也被抓掉了。”时任荆门博物馆馆长的刘祖信回忆道。

5月10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一行26位考古专家到现场后给出鉴定结论:该尸属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一具女性尸体,尸长1.62米,距今已有2400余年。该尸在出土过程中历经磨难,多部位受损,但仍奇迹般地没有腐烂,而且肌肤仍有弹性,四肢仍能弯曲,是迄今我国所发现外形、皮肤、骨骼均保存完整的最早的古尸之一。

“有考古专家在现场哭晕了过去。”当年的办案民警回忆道。刘祖信与考古专家一同在现场,他证实了这一点,“大家都很惋惜”。

公开资料显示,这具古尸比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和江陵凤凰山出土的西汉男尸至少要早100年,对考古、医学等诸多学科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堪称“稀世国宝”。

“如果科学发掘,比如墓葬的摆设没有被破坏,包括古尸身上的衣服花纹等,这些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具古尸的研究价值会更大。”刘祖信表示。

据悉,该墓葬中还有《道德经》等珍贵文物遭破坏,当年此案也因此震惊世界。

胆大妄为疯狂毁尸

“实际上,四方乡郭店村村民的盗宝欲望,是被文物贩子提着一沓一沓的钞票诱惑起来的。”徐洪钧介绍,这里的墓葬群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仍然基本保存完好。1990年代,一帮文物贩子背着成捆成箱的钞票,开始出现在四方乡。在文物贩子的游说下,四方乡的老百姓开始躁动起来,“要起水(赚钱),找死鬼(挖古墓)”、“辛辛苦苦忙一生,不如晚上挖个坑”之类的鼓动性顺口溜,开始在村民中传播开来,一些村民无事就在田地里用金属探测器等简单器械探宝。

据案犯交代,1994年2月18日下午,郭店村六组组长侯某和砖桥村九组村民冯某在任大冢子和郭大冢子之间的油菜地里,探出了异常——当时他们不知道下面就是今后的“郭家岗一号墓”。当晚,他俩即邀约了一伙人赶来盗掘。但他们还没挖到一米深,就被郭孝平和本组的几个村民轰走。

此后经过郭孝平等村民的多次盗掘,墓内的文物已经所剩无几了。2月27日晚上8时,村民郭永昌邀约陈某和砖桥村的盗墓老手李宜海等6人,再次对这个墓葬进行盗掘后,没有找到什么他们认为值钱的宝贝,遂打开内棺,接着发现里边躺着一具尸体,尸体上盖着丝绸,完好无缺的样子。李宜海见尸体的头上挽着一个簪,头发还是完完整整的,就狠狠地将这束千年古发一把扯了下来。这时,突然有人提醒“毁了古尸要杀头的”,李宜海等人于是急急忙忙地用稻草将棺木盖上,又朝洞里掀了一些泥土,仓皇逃离现场。

3月7日深夜,贼心不死的李宜海邀约郭孝平以及李立新、李华等九人,又鬼鬼祟祟地来到了“郭家岗一号墓”,准备在古尸上找宝物。他们在古尸张开的嘴巴里面用手指乱剜一通没有找到他们所企盼的宝贝之后,用麻绳锁在古尸的颈子上,将这具在5米多深的地底下安睡了2000多年的“老祖宗”胡乱地扯到了地面上,拖过坎坷泥泞的田埂沟洼和荆棘杂草,推进了离“一号”墓30多米远的另一个被盗掘的墓洞,又填上厚厚的一层黄土,企图瞒天过海。

另据交代,他们先后盗走镇墓兽、青铜鼎、漆木杯等205件珍贵文物。

1995年5月23日,湖北省高院作出终审裁定:判处郭守平、李华、李立新三名罪犯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而主犯之一李宜海与亲人朋友切断了一切联系,畏罪潜逃。

“我真的是没有想到,都过了23年还是被你们抓到了”

“一直没有他的消息,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沙洋警方尝试过各种侦查方式,“找村民、找他的亲人展开调查,始终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近年来人像识别等新的刑事技术日臻成熟,办案民警想到用李宜海仅有的一张证件照进行分析比对。

荆门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道,人像比对存在一定难度,“这涉及在人口库进行海量的比对,过程非常漫长。”

她表示,“另一个难度在于,照片是嫌疑人年轻时照的,还是黑白照。他作案时才24岁,容貌上可能会有变化。”

今年3月初,案件出现转机,沙洋县公安局接到荆门公安局的线索:1994年追逃的逃犯李宜海与荆州市公安县冯某的照片相似度高达97%。

“我们进一步对这个人进行调查。发现两个人都是1968年出生的。这个冯某长期不在公安县生活,而是在海南。疑点逐步上升。”

沙洋警方通过侦查发现,化名为冯某的李宜海近十年来一直生活在海南,“我们前期先派了两个民警到海南去调查、走访。通过外围侦查与研判,最终确定为同一人。”

经办此案的沙洋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警官马骏表示,李宜海到海南后从事鱼虾养殖、贩卖星月佛珠等生意。

他的冯姓化名没有在公开场合下登记使用。后来经海南警方协助,查到文昌市一辆福特车的违章处理记录中有冯某的名字。根据该车行驶摄像记录,常驾驶该车的男子脸与李宜海相似。

5月10日,沙洋警方决定正式逮捕李宜海。他们来到文昌市会文镇烟敦墟一间小平房前,“民警敲了门,他妻子打开门后,民警进入房屋内,将躺在床上睡午觉的‘冯杰’(即李宜海)抓获。”文昌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六中队长符乐说。

当湖北省沙洋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马骏用家乡话问“冯杰”,“你是李宜海吗?”他整个人都懵了。因为妻子在旁边,他没有当面承认自己是李宜海,一度保持沉默。随后,他被带回冯家湾边防派出所审讯。

据李宜海交代,他作案后先是逃到湖北省荆州市,后来认识了荆州市公安县女子马某某,两个人谈恋爱后谈婚论嫁。他骗马某某说,自己的户口丢失了,借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机会“漂白”身份,改名换姓为“冯杰”,上了户口、办理了身份证。李宜海与比自己年龄大的马某某结婚后,生育了两个孩子。与马某某分手后,2009年,李宜海在三亚结识了当地一名女子盆某,并与其领了结婚证,后来两人到文昌市会文镇烟敦墟发展。起初,两人先是在工地打工,后来租水塘从事鱼虾养殖。2010年10月发生洪灾,养殖亏损后,李宜海便从事贩卖星月佛珠等生意至今。

据沙洋警方透露,李宜海在归案后曾透露:“我一直有意让自己忘掉过去,告诉自己好日子就要来了。我真的是没有想到,都过了23年还是被你们抓到了。我在外面23年来了,没有杀人放火,(你们)干吗还要抓我?”李宜海被带到派出所后,其妻子盆某也追到派出所,对着民警哭闹称“干吗要抓我老公?”盆某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丈夫是逃犯。“她情绪非常激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甚至哭晕了。”符乐说。

据了解,今年3月11日,盆某在文昌市人民医院生下了她和李宜海的儿子。没想到5月10日,儿子出生刚满两个月,他就睡梦中被擒。

沙洋公安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李宜海认罪态度良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南方都市报》2017.5.16等)

案发地曾因盗墓成为寡妇村

“中国第一古尸”、“郭店楚简”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纪山镇,这里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96平方公里是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区,有大中型封土堆古墓葬266座、无封土堆的墓葬不计其数。这一独特的景象让沙洋县纪山镇享有“楚文化地下宝库”美誉。“中国第一古尸案”让纪山楚墓群高调进入公众视野,这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觊觎之地。

在荆门坊间有一个传说,纪山镇有一个寡妇村,说的正是郭店村。“要想富,挖古墓,一夜能成万元户。”那时村民法制观念淡薄、盗墓成风,郭店村三组是重灾区,小组长、护墓员、协管员、普通村民都参加盗墓。当年,村里只剩下妇孺,青壮年男子不是因为盗墓被判刑就是畏罪潜逃。

盗墓成风,并未对村民带来多少利好。谢莫国说:“郭店村先后有40多人因盗墓被打击处理,3组40户村民中就有20多人被判刑,中国第一古尸案中被处以极刑的3个人都是3组村民。受盗墓案件牵连,留下的妇孺也无心生产、经营。”

直到1997年,盗墓风终于被刹住。如今这里摄像头遍布,联防联控常态化,盗墓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沙洋县盗墓案件的发案数已降至每年1-2起,近几年来,没有一名当地村民再当“摸金校尉”。

(澎湃新闻网)

猜你喜欢

海林盗墓民警
东郭先生睡不着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指点
酒兴未尽
真实的盗墓,是这个样子的……
盗墓黑历史上最有名的摸金校尉们
盗墓与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