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新闻理想的大熔炉 创新新闻传播的试验田
——中国大学生记者团发展座谈会在汉召开

2017-01-28

传媒 2017年2期
关键词:记者团湖北日报大学生

本刊记者 高 方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首任副团长 魏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 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副团长 马少燕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 刘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 黄俊雄

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 夏静

湖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组长 曾祥惠

传媒杂志社主编 杨驰原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副司长 农涛

传承新闻理想的大熔炉 创新新闻传播的试验田
——中国大学生记者团发展座谈会在汉召开

本刊记者 高 方

“中国大学生记者团”的前身是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于2012年3月23日发起成立的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记者团成立以来,始终受到湖北省委、省委宣传部、共青团湖北省委、省教育厅以及各高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湖北省高校师生一直高度关注、积极参与。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抓好党的新闻事业后备人才储备培养,促进高校新闻院系与新闻单位的对接交流,2014年12月28日,在中宣部、中国记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相关部门领导的关怀下,传媒杂志社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共同成立“中国大学生记者团”。经过两年的发展,记者团范围已覆盖湖北省绝大部分高校,以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部分发达地区名校,在册团员达3000余人,团员累计过万人。中国大学生记者团旗下有团刊《青春志》,网站“青春网”和微信公众号“青春小微”,形成全媒体阵容。

为深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谋求发展,2016年12月23日,中国大学生记者团发展座谈会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召开,来自机关单位、主流媒体、高校新闻院系的负责人和记者团成员共15人参加会议,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大学生记者团注重主流媒体的传帮带作用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着力培养新媒体传播意识,激发创新能力,不仅是一支宣传我国新发展、新变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生力军,还是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和我国新闻宣传战线优秀后备人才力量的重要阵地。

记者团对我而言就是一个家的概念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首任副团长 魏明

很荣幸能作为记者团第一届的骨干成员参加座谈。我见证了记者团从当时只有14个人发展到现在团员有3000多人,见证了团刊《青春志》从一个月出一期,半个月出一期,到现在一周出一期,也见证了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从《湖北日报》走向中国大学生记者团这样一个规格,其实很不容易。

记者团对于我们而言,更像是个大家庭。我们第一届记者团团员现在大多数都在北京,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成员之间联系得非常紧密,我们也会时常聚会,感怀在记者团工作和生活的日子,会翻看《青春志》、青春网和青春小微,也会讨论一下记者团的未来发展。记者团创办之初,是为了响应湖北日报社开门办报这样的一个理念,而现在得以发展壮大,是培养融媒体人才方面非常好的体现。

记者团对我而言就是一个家的概念,我是从北京特地赶回来的,今天晚上还要赶回北京,非常感激记者团给予我的机会。记者团能一步步地走来,我有很多的感慨,对于我们第一届骨干来说,我们共同坚持的东西从未改变过,我们都很幸运,从头到尾参与到记者团这五年的发展中,对于记者团来说,这是她的青春,同时也是我们的青春。

在记者团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 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副团长 马少燕

每当经过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时候,都感到无比的亲切和熟悉,这里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地方,十分有凝聚力的地方,我也感到十分幸运,能够加入记者团,十分感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给予我们大学生这样一个交流学习成长的园地。

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却因同一个梦想而相遇。记者团对于我们来说,是广阔的平台,是家一般温馨的组织,更是我们放飞新闻理想的地方。从稿件采写到青春网小编,从新媒体部长到副团长,我也像记者团一样,在实践中成长,在历练中提升。感谢记者团带给我们的机遇与成长,感恩记者团中遇到的每一个可爱的成员,感怀每一段青春日子里有关记者团的故事,这将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如今,记者团成立已经有五年了,我相信记者团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记者团的明天也会越来越美好。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记者团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把新闻精神传承下去。

提升业务技能的实践基地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 刘东

高校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我个人理解有三个方面,即学生实践锻炼阵地相对有限、学生技能培养的基础略显薄弱、学生求职供需矛盾突出。这三个问题,无论从整个学校人才培养层面,还是从我们新闻传播学院教学发展层面来说,都在记者团里得到了弥补,其设立给高校培养新闻后备人才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湖北日报社和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不断深入,广泛布局,涵盖了众多学校,吸纳了很多优秀的大学生,为我们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解决了我们高校去寻找阵地的问题。主流媒体的编辑记者带领学生深入一线,现场教学,全方位指导,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业务技能。大学生记者团让学生更深入地去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去了解我们行业的发展前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问题。

促进高校人才培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 黄俊雄

大学生记者团五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众多的高校师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和关注。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想从高校人才培养方面,来谈谈大学生记者团对高校的促进作用。

一是引领高校的思想。《湖北日报》作为湖北省最权威的党报,能够担当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优势资源组建了大学生记者团,立足于高校,影响高校。记者团通过一报两网,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领校园文化,传播党的思想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构成了一个创新的实践平台。记者团为大学生创建了一个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平台,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这是对新闻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是记者团资源广,影响力大。在一些重大活动中,能够让大学生参与进去,让他们能够深入社会,这对他们能力的提高,视野的开阔,操守的良好培养都有很好的作用。

记者团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新闻思维

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 夏静

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实际上是一个新闻专业学生实践的新闻现场,它是从采访写稿编辑一直到所有的生产过程。这五年从记者团走出了一些能够从事多种新闻行业岗位和多种新闻专业项目的人才,这个平台是一个人才锤炼的场所,我觉得这个平台非常好。

我带的学生中间有非常大的差别就是,他们对新媒体非常感兴趣,但是对传统媒体他们甚至害怕。为什么?白纸黑字是严肃的、规范的、非常有权威性的,你没有权威性就不能出版。但是现在新媒体比较随意,然后学生的基本功是不够的。记者团这个平台是不是能够传播我们传统媒体记者的文化,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不仅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在其中进行学习。可以从最基本的开始,比如新闻规范,新闻技能,新闻操守等。

我们新闻记者要推动社会公平正义,那么我们的新闻理想是什么?新闻追求是什么?对此很多人是盲目的。在记者团里,老师就会教你怎么去思考问题。我就是这么教我的学生,你在我这里学到的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字表达,你要学会新闻的思维。所以说新闻最深的是要表达思想,要写出深度,原创永远是媒体的王牌。内容是任何人都需要的,内容的产生需要原创,原创是所有的传播手段不能代替的。

一个学生首先要规范,首先要学会怎么遵守新闻的操守和纪律。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为全国的新媒体提供了一个样本,这个团里有名记者,有党报的国家情怀,同时大学生记者团身上有很强的凝聚力。记者团对于培养有用的、合格的新闻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新闻人才培养的课堂

湖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组长 曾祥惠

中国大学生记者团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新闻人才培养的课堂。

大学生记者团指导思想非常明确,携手高校,培养党和人民放心和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后备力量。大学生记者团用五年的时间交出了一张合格的答卷,课堂开展的教育路径十分清晰。

首先是培养学习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会做一名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大学生记者团的活动有着鲜明的政治思想教育特色,成立之初就组织大学生记者奔赴革命老区,学习革命先辈奋斗的精神,坚定发扬革命传统。我觉得大学生记者团一系列的学习采访活动,有助于坚定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其次,这个课堂致力于培养教育我们学习新闻专业的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大学生记者团开展了一系列采访活动,走进了众多改革开放的一线,这培养了他们做一名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的意识和本领。

再次,我觉得这个课堂致力于培养学习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最后是致力于培养教育学生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大学生记者团之所以赢得众多赞扬,五年来之所以越来越有活力和生机,与这个卓有成效的新闻后备人才培养课堂的教育定位和教育路径是分不开的,是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党和人民放心和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要求高度契合的,是与我们这个时代主流价值观十分贴近的。大学生记者团要坚定既定的方针路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长期坚守,把这个卓有成效的培养新闻后备人才的课堂办得更好,使之发挥更大的政治、社会、教育效益。

加大力度建设记者团

传媒杂志社主编 杨驰原

从记者团的观察者到两年前一同共建中国大学生记者团,此时我感触良多,在这里我谈四点体会。

一是成果与创新。每次参加大学生记者团的会议,感觉大学生记者团都在进步,都有新发展。

二是情怀与坚毅。现在整个纸媒都在下滑,湖北日报报业集团能有这样的担当来做这样一件事,非常难得。这样一个行为和举动,不是闲心,是爱心、热心、雄心和恒心。对大学生群体的成长体现了一份爱心,对整个行业的未来体现了一份热心,对培养新闻事业的接班人体现了一份雄心,一届一届办下来,越来越有成果,越来越好,这样一份恒心让我们深深地感动。

三是调研和展望。我们在中国大学生记者团授旗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做了大量的调研。尤其是2016年,我出差基本泡在学界和业界,每到一处就把大学生记者团这个事儿向大家介绍一下。感觉学界和业界对这个事情,都有很大的积极性,尤其是学界,确实需要这个新闻实践机会。大学生记者团在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之下一定能够发展起来。

四是检讨与决心。对于大学生记者团的建设,我们做得还不够。2017年要把大学生记者团真正地做起来,在全国建立10个以上的分团,壮大记者团队伍,加大力度培养新闻后备军。

创新新闻传播的试验田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副司长 农涛

记者团的建立是一件大好事。大学生记者团是培养人才的大舞台,新闻实践实际上是最好的一个锻炼方式,在实践中去锻炼能力,创造作品。通过建设中国大学生记者团,使得有志于新闻行业的年轻学生在很早的阶段就能在很好的平台进行锻炼。大学生其实什么都不缺,缺的是真正锻炼的机会。在锻炼和学习的过程当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一个大舞台给年轻的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记者团是传承新闻理想的大熔炉。记者团的工作,用我们成熟的老同志通过传帮带去引导和培养我们的学子,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国家现状如何,社会的问题在哪里,去发现和认识这些很重要。移动互联网出现以后,一些错误的思想传播,容易将年轻人误导,所以我觉得我们这项工作是传承新闻理想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只有在新闻采访当中深入地理解和认识这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才能理解这个国家和社会为什么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记者团的工作,把我们在党报的那种优良的传统,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以及新闻采访和创作的实践途径传播下来,这个非常重要。

记者团是创新新闻传播的试验田。在这样一个传统媒体面临融合发展的阶段,要把年轻人引进来,让年轻人去创新新闻模式,成为发展的动力,创新新闻产品和新闻传播方式。我觉得特别是在这个传统媒体传播遇到新的问题,面临融合发展的背景之下,把年轻人引进来,可以让我们的传播得到创新。听说咱们的青春小微就正在做新的产品。年轻人缺少的是平台,他们有的是想法。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当中,要让年轻人成为创新新闻模式、传播理念的主力军。

同时,希望各方面能持续坚定不移地推动这项工作,只有坚持才能不断地向成功的彼岸迈进。希望能把记者团的工作总结出经验来,通过推广,在各地遍地开花,培养更多的优秀新闻人才。

猜你喜欢

记者团湖北日报大学生
白宫记者团专机因蝉延误近7小时
新媒体背景下的红领巾记者团实践探索
湖北日报特刊浓墨重彩报道军运会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小记者、小科学家找到组织了
融媒环境下传统时政新闻创新路径初探——以《百姓记者团》为例
时事新闻版面编排浅议——以湖北日报时事新闻版为例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言论的诗意化表达——以湖北日报“汉水北上”言论写作为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