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舞蹈编导的视角解析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2017-01-28

黄河之声 2017年7期
关键词:语汇民间舞民间舞蹈

任 萌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以舞蹈编导的视角解析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任 萌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传统民族民间舞作为艺术的瑰宝之一,保护与传承历年来都是文艺工作者备受关注的。现今,部分舞蹈编导们在提取传统民族民间舞的元素时进行大胆的创编,出现了属性不明,立意不清的问题。我们应当尊重传统民族民间舞的本质,并合理运用好传统民族民间舞的优质资源,使传统民族民间舞受大众所认知并使传统民族民间舞特有的艺术文化内涵得以全方位的展示以及更好的去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

舞蹈编导;保护传承;民族民间舞

我国拥有着5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艺术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但又不失去该民族本身的特色的形势下繁荣的生长着,形成了我国种类繁多花样繁盛的民族民间舞的壮丽景观。而在当今社会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利益与欲望促使着艺术也加入了“快餐文化”的行列,为了高票房为了迎合观众的粗滥作品越演越烈,并随着外来文化的进一步渗入使得我们的传统民族民间舞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些综合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冷落了传统的民族民间舞。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认知传统民族民间舞独特的艺术文化内涵及其特有的魅力。舞蹈编导这一行业对保护与传承以及发扬民族民间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舞蹈编导对保护与传承传统民族民间舞的重要性。

一、舞蹈编导在编排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语汇提炼

对于学习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传统民族民间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舞蹈资源,是在被现代舞充斥着的艺术界的一缕清新剂。在编排传统民族民间舞时,舞蹈编导如何选材,怎样提取元素,而后又经过加工编排,使之在原来的味道上注入编导者的主观意愿以及编导所传达出的思想情感并以不同的方式将传统民族民间舞从田间地头走向舞台,走向大众,而这正是编创传统民族民间舞的编导们当之无愧的首要任务。但近期出现了许多问题作品,如在传统的傣族舞蹈为了炫技加入了后腿转和云门大卷等古典舞代表性技巧使作品发生了属性不清的问题,有的民族舞蹈语汇本是简单质朴为主要特征而编导在编排过程中却加入了交际舞中的身体语言,从而造成了民族舞作品中出现了这类舞蹈语汇与本民族文化背景信仰以及民族性格完全不符合的情况,使该民族的动作语汇模糊不清以及作品属性被质疑的尴尬局面。越来越多“问题”民间舞作品的出现,侧面反映出舞蹈编导在提炼舞蹈语汇时考虑欠佳,过于追求作品的鲜艳却忽略该民族的文化背景。因此,在编排传统民族民间舞时,需在它原本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编创,并不仅仅是将精彩的编导技法强塞进去。舞蹈编导在编创传统民族民间舞作品时,既要发挥主观意识的创新,同时要把握传统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征,细心研究该民族的文化背景,在编排作品时以塑造该民族的民族性格为主要出发点,掌握好该民族特有的舞蹈语汇,在编排舞蹈作品的同时也为保护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舞蹈编导编创民族民间舞作品时的思考角度

笔者通过几次在大理巍山采风学习的经历,看着民间艺人在跳起自己的民族舞蹈时,身心投入在自己本民族文化符号中,那一刻笔者的内心是感慨万千的。从中笔者意识到,舞蹈编导在编创以传统民族民间舞为素材的舞蹈作品时,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历史由来以及民族风俗,切实投身于对他们本民族舞蹈艺术的探究,其次才是编创作品。如若没有了解透彻,仅仅是凭自己的艺术审美来编创这类作品,即使有了创新,但也是“面目全非”的。这就产生了当今各大舞蹈比赛中大量作品出现民族属性不明的问题。因此,舞蹈编导在田间地头采风收集素材的过程,也是一种传承。那么,这就要求舞蹈编导在收集素材后编创作品时,要尊重该民族的欣赏习惯以及该民族的风格特征,对不熟悉没有把握的民族语言尽可能的不要加在作品中,与之混淆。应把真正的民族传统风俗展露在世人面前。在编创传统民族民间舞时,编创的舞蹈立意是否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所一致,站在传承的角度保护他们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让传统民族民间舞更好的传承下去。

三、舞蹈编导对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发扬

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中生存,难免要编创出以现代气息为主的舞蹈作品以紧跟现代化的步伐。观众对于艺术逐渐的由细品慢嚼转为快阅读、快观看、快体验,这种快餐文化已成为大部分观众的流行趋势。舞蹈编导该如何抉择?现如今,一部分舞蹈编导为了谋求利益不顾舞蹈艺术的审美要求编排出粗滥的作品以迎合商家的需求,促使舞蹈艺术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而在快餐文化的大背景下,仍然有一些编导在静心沉淀着优质的舞蹈艺术,用一颗虔诚的心投入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任中。相比之下,这些潜心创作的编导在编创传统民族民间舞时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尊重,编创民族属性清晰立意明确的民族舞蹈作品。当舞蹈编导对该民族艺术抱有虔诚之心时,展现出来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也定是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欣赏一次传统民间舞蹈艺术的饕餮大餐。

笔者认为,在选择编排传统民族民间舞时,要在它原本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编创,是需要考虑周全,并全身心投入到传统民族民间舞的根源中去,切身感受它的原汁原味,并不仅仅是将精彩的编导技法强塞进去,而是要在不失去它“老味道”的同时,加上编导自己的“调料”,才能使它焕然一新,成为成功的传统民族民间舞作品。期待通过日后的再三研究,可以受益匪浅。

[1] 安学斌.非遗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0.

[2] 林庆.民族记忆的背影——去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10.

猜你喜欢

语汇民间舞民间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晋中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影响下民族民间舞表演新模式研究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