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流行音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7-01-28蔡艳清

北方音乐 2017年9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福建省汉语

蔡艳清

(福建省歌舞剧院,福建 福州 350013)

浅析流行音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蔡艳清

(福建省歌舞剧院,福建 福州 350013)

在国内,流行音乐引入到初高中教学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而如何将中国流行音乐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目前还没有达成有效共识。笔直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的引入中国流行音乐,有利于增加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有益于学习者了解汉文化知识,有助于学习者长期持续的学习汉语,从而将流行音乐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

流行音乐;对外汉语;教学

一、流行音乐的界定

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的解释:“通俗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流行音乐。大致说来,流行音乐有“器乐”和“声乐”两大类型,前者一般被称为“轻音乐”,后者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流行歌曲”。

本文所探讨的流行音乐不包括轻音乐,主要指中国的流行歌曲。另外,流行音乐是一个相对概念,从国内外来看,国外流行的音乐不一定在国内流行,国内流行的音乐也不一定在国外流行,比如作为民歌代表的《茉莉花》在国内来说现在算不上是流行音乐,但深深的“文化烙印”,很容易吸引并打动外国人,进而在当地传唱成为流行音乐。

二、流行音乐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因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学习一直作为核心内容贯穿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由于汉字的表意性,区别于绝大数其他国家的拼音文字,因此汉字学习门槛高,往往成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拦路虎”。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相对来说枯燥无味,对大多以拼音文字为主的外国人来说,汉字就像天书,学生害怕写、害怕认,进而影响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流行音乐引入课堂,能激发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兴趣,大大降低挫折感,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

其次,音乐无国界,它是一种国际语言,任何一种语言如果把它转换成音乐的形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陌生的语言文字变成熟悉的音乐体验。

再者,流行音乐具有时代性、文化性的特点。流行音乐在歌词上反映了当时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外国学习者增加对中国的了解,而流行音乐的曲风则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的文化特色,有益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三、流行音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茉莉花》为例

《茉莉花》是一首经典的中国民歌,在中国民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动人优美的音乐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词打动了无数听众。中国民族乐团出访欧洲时,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了《茉莉花》,受到当地观众的喜欢。由此可见,《茉莉花》作为流行音乐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具有可行性。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有小班、中班、大班教学,在这里我们选取20人左右,汉语水平为初级水平的学习者为例。

首先,上课之前,教师要充分备好教案,播放PPT展示相关“花”,讲解汉字“花”的文化,以及“花”为什么这样写,“花”可以组哪些词,引导学生组词为“茉莉花”。进而介绍茉莉花的文化,以及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茉莉花的原因,告诉学生,今天老师教大家一首歌,它的名字就叫《茉莉花》。在学唱之前,将《茉莉花》中涉及的生字词标注出来,并讲解这些生字词。

接下来,进入到正式教学生学唱歌曲环节。教师先播放《茉莉花》的原唱,让学习者整体感知茉莉花的音乐美。教师先一句一句教授,每句教会后,进行串联,让学生初步学会整首歌。之后,可以将20人分成4组,每组5人,进行小组比赛。在大家共同参与的情况下,评选出唱得最好的一组,各小组中也可以推选出唱得最好的进行PK,看谁的发音准,谁的调把握得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传统的授课模式转变为互动模式。

最后,一定要回归宗旨,考察《茉莉花》中的生字词是否学会。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要求每个小组课后练习,在适当的时候,组织比赛,每个小组自带乐器,进行才艺展示。

四、流行音乐在对外汉语教学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流行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外国学习者学好汉语,了解汉文化,所以流行音乐中的歌词很重要,学歌词的本质是认识汉字,提高词汇量,万不能把对外汉语课堂当成纯粹的音乐课。

流行音乐的选取要难度适中,语速不能过快,歌词发音清楚,最好押韵。像周杰伦的歌虽然在国内很流行,但在放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肯定是不合适的。

音乐风格选取最好兼备民族特色,毕竟学习者都有求新求异的心理,新鲜事物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与求知动力。

音乐内容选取要积极健康,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最好不要与当地文化发生冲突。音乐输出是文化输出的一个好方法,但不能凭主观盲目选取自己认为好的歌,教师要掌握好这个尺度。

五、若干建议

对外汉语教师应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与评析能力,教师可以多加练习掌握几首拿手好歌,课堂上如果能亲自演唱,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持续关注汉语学习。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本国流行的音乐改编成中国歌词,这一点难度比较大,但教师和学生可以协同完成。

汉语教材中适当选入流行音乐。教材是进行教学最基本的媒体和资源,也是实施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所以,它对于教学效果的优劣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笔者建议在汉语教材的编写中,不能只偏重知识,适当选取有特色的流行歌曲编入教材,使教材不过于死板,更加贴近学习者切身感受。

[1]彭静瑶.流行音乐在高中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实践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5.

G434

A

蔡艳清(艺名:蔡昕彤)(1988-),女,汉族,福建福州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表演本科学历,福建省歌舞剧院,国家三级演员,主要从事流行音乐演唱。曾荣获第十五届福建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流行演唱金奖, 福建省第二届、第三届金钟花奖流行演唱金奖,第八届中青年演员比赛声乐演唱金奖,第十二届音乐舞蹈节声乐演唱金奖,2014年第一届风信子福建省流行音乐学会最佳女歌手奖,福建省第六届艺术节演唱表演一等奖等奖项。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福建省汉语
学汉语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探究流行音乐编曲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追剧宅女教汉语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