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声对传统民族声乐的影响初探

2017-01-28常晓虹

黄河之声 2017年21期
关键词:美声唱法唱法声乐

常晓虹

(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美声对传统民族声乐的影响初探

常晓虹

(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曾经成为过风靡全球的一种歌唱方法。美声的产生,不但与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并且还与人类社会活动及时代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美声不但对国外声乐带来了巨大影响,对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许多歌手都凭借着其对美声唱法的深度理解与吸收而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美声在传统民族声乐中的融入,推动了中西方文化艺术之间的融合,更促进了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声与传统民族声乐在唱法上的特点与区别,浅析了美声对传统民族声乐的影响。

美声;传统民族声乐;影响;唱法

歌唱是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每个国家、地区及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歌唱形式及风格,其往往反映出了当地的人文、历史、风俗及人民生活。我国也有自己的歌唱形式,被称为传统民族声乐。但其实,我国现代的民族声乐并非完全承袭自传统唱法,而是与西方演唱方法结合的产物。说起西方演唱方法,大家最广为熟知的当属美声。美声是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此后其一直与我国传统民族声乐不断相互交融与渗透,从而逐渐形成了现代民族声乐流派。美声虽然是一种西洋唱法,但却见证了我国近现代音乐历史的变迁,因此美声与传统民族声乐的历史渊源是不可忽视的。以下笔者就结合实际来谈谈美声对传统民族声乐的影响,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美声与传统民族声乐在唱法上的特点与区别

(一)呼吸节奏方面

美声唱法非常注重发声时的呼吸,并对此专门研究了一套训练方法。在歌唱过程中,人的呼吸与平时的呼吸是不同的,美声的呼吸可谓是其发声的源动力。美声重在连贯地控制气息,并且要深吸气,使气息冲击声门,从而发声。而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唱法也十分看重呼吸,其将呼吸问题作为歌唱的首要问题,讲究“气沉丹田”。但美声唱法的呼吸主要是横膈膜联合作用呼吸,我国传统民族声乐唱法则主要是胸腹式联合呼吸。

(二)发声方法方面

美声唱法属于混合声区的唱法,即真声与假声同时使用,从而拓宽音域。美声唱法在使用真假声时,需要根据二者音高的比例需求而混合使用,并且为使声乐连贯统一,混合声要以某声型自下而上做真假声混合。所以,美声常常会呈现出“真假难辨”的感觉。而这一点,与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唱法存在较大的不同,传统民族声乐在与美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也一直都在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即如何才能够既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又保持传统民族声乐特点。

(三)声带共鸣方面

美声唱法通常都采用的混合共鸣的方法,并根据声音的高低来区分各部分需要共鸣的多少,以使发声色彩优美、清澈。在歌剧中的美声唱法,一般常使用咽腔和鼻咽腔,其特色即使达到高音部分也无法掩盖。美声唱法的这种形式主要强调了头腔共鸣及高位置的唱功,在演唱过程中重视将头腔共鸣、口腔共鸣及胸腔共鸣三者统一,达到最完美的状态。而在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演唱中,则是以头腔靠前,通过口腔共鸣来演唱,声音显得集中、明亮。因此可以看出,美声与传统民族声乐唱法在声带共鸣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所表现出的艺术效果也不尽相同。

二、美声对传统民族声乐的影响分析

(一)传统民族声乐在发展中借鉴了美声唱法

西方美声唱法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的音乐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中,无不对美声唱法进行了合理借鉴。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对国外先进艺术的吸收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美声唱法。传统民族音乐一方面保持了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另一方面积极借鉴了西方美声唱法的一些科学技巧,例如呼吸、发声及共鸣等,逐渐形成了现代民族声乐流派。与美声唱法融合发展后的民族声乐唱法,利用前者的科学技巧解决了许多自身原本存在的问题。例如,现在的民族声乐唱法与美声唱法一样,主张在演唱时放松下颚、打开颌骨、提升笑肌、平放舌头、放松脖子及肩膀、腰腹肌用力,这样就解决了传统民族声乐唱法中存在的高音区的问题。再如,现在的民族声乐唱法还如美声唱法一般强调呼吸的深浅度、发音的通畅性以及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三者的完美结合,这点也使高音区的运用更加灵活自如。不过,我国的民族声乐毕竟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声乐艺术,其虽然借鉴和学习了美声唱法的一些科学技巧,但却不能完全与之同化,而要保留有自身的特色。传统民族声乐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其独特的中国风韵味,我们不能让这种韵味被美声特点所完全掩盖,而是要利用美声技巧来进一步突出这种韵味。在传统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演唱艺术家们通过不断地摸索、研究及实践,逐渐将美声与民族声乐融合发展出了美声式的民族声乐唱法,这种唱法既运用了美声唱法中的科学技巧,又保留了民族声乐的传统特色,并且还使声音变得更加圆润、明亮及有亲切感。运用这种唱法,可以演绎更多的具有浓郁风格的传统民歌以及创作性的歌曲、难度较大的歌曲、起伏较大的歌曲和戏剧性较强的歌曲。可以说,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促进了民族声乐在近现代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其使得民族声乐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更加青睐与喜爱;另一方面,其还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民族声乐歌唱家,如彭丽媛、宋祖英等。

(二)美声唱法推动了传统民族声乐的国际化发展

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是民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风格迥异。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歌唱的概念已不仅仅局限于演唱民歌,更发展形成了民族声乐艺术。民族声乐艺术是一种兼具民族性、科学性及时代性的艺术,其无论在演唱技巧、声音色彩,还是在作品上,都具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我国也一直在不断寻找将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向国际上推广的捷径。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然而事实上,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唱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并未得到国际上的认同的,而大家所不认同的点并不在于“民族”,而是在于其“唱法”。因为传统的民歌唱法并不具备科学性,也没有统一的规范,显得比较随性。后来,我国为了改善民族声乐在演唱方法上的不足,积极学习和借鉴了美声唱法,使民族声乐的唱法变得更加科学性、规范性,也就是用美声的唱法来演唱民歌。自此之后,我国的民族声乐才渐渐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同,让全世界都领略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魅力。

(三)美声对传统民族声乐教育的影响

文化和艺术的传承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当今时代,在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音乐文化,而传统民族声乐若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尽快打破“千人一面”的局面,充分展现出传统民族声乐的千姿百态。换句话说,就是要发展独特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培养更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演唱家。而若想实现这点,绝对离不开美声与传统民族声乐的融合发展。因此,在现代民族声乐教育中,也十分注重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甚至需要专门开设美声课程,以使民族声乐学唱者们都对美声唱法具有深入的了解,才好更好地用之来改善民族唱法,发展多变风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声唱法与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唱法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之处,但是二者一直都在我国处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民族声乐在发展中借鉴了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推动了传统民族声乐的国际化发展,更对传统民族声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张昊.研究美声唱法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差异[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04):227.

[2]吴沁.美声唱法影响下的民族声乐如何发扬民族性以走向世界[J].教育教学论坛,2016,41:146-149.

[3]崔焕珍.浅谈民族声乐唱法的借鉴、传承与发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04):115-116.

[4]蒋奕嫔.论民族声乐之与时俱进-兼议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影响的几个阶段[J].科教文汇,2006,01:90-91.

[5]刘晶.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2,17:36-37.

[6]王小丽.浅析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2,01:40-41.

猜你喜欢

美声唱法唱法声乐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美声唱法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应用探讨
谈当代民族唱法如何演唱传统粤曲——以《昭君出塞》为例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美声唱法中国化的研究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浅谈流行唱法的演唱特点及特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