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调与蒙古民族民族性格的关系

2017-01-28

黄河之声 2017年21期
关键词:圣山长调长生

张 楠

(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长调与蒙古民族民族性格的关系

张 楠

(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蒙古长调在蒙古语种,被称“乌日汀哆”。“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有的书和相关论文中,直接称之为“长歌”“长调歌”或者“草原牧歌”等。蒙古长调具有音调高亢,音域宽广,字少腔长,节奏自由灵活,歌词简洁朴实,旋律优美流畅富有华丽的装饰性等特点,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与游牧文化和独特的演唱形式的地域文化特征。

蒙古长调;民族;文化特征

一、对神灵的依赖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蒙古民族以“苍天”为永恒最高神灵,称为“长生天”,蒙古人认为至高无上的权利都是由天神“长生天”授予的,天神“长生天”会传授于地上的一位首领所有权利,并为时刻指引着他们,蒙古人对“长生天”充满了很强的信仰,一切美好事物都是“长生天”所赐。在这些长调歌曲中都很直白的表达了他们的敬意和崇拜。

蒙古人民对自己生长的这块土地充满浓浓的感情,他们热爱这块土地,热爱这片草原,热爱大自然的一切,对生活充满了无限向往。从长调歌曲中可以清楚的感觉到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大家最为熟知的长调歌曲《牧歌》中写到:“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跑着雪白的羊群。”这些歌词通俗易懂,质朴简洁,给人们呈现出了一种和谐的自然生活。这些歌曲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自然,是一种美的享受,充分表达了蒙古人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蒙古长调中描写山川的也挺多,大家经常听到如民歌《金色圣山》《火焰山》等,都是赞美山川赞美自然的长调民歌。在蒙古民族,他们把一些地区的山称为“圣山”,当地人们以及周边的人们每年会去祭拜这些“圣山”,祈求家人平安健康,家乡风调雨顺,他们对“圣山”无比的敬畏和崇拜。

二、对英雄的崇尚和赞美

崇尚和赞美民族英雄在蒙古族长调中普遍出现。歌曲《嘎达梅林》讲述了蒙古草原上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在1929年前,蒙古封建王公达尔罕背叛了民族,勾结敌人欺压百姓,占领农民土地,这一恶行激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蒙古人民去上级反应。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没有控告成功,反而自己被抓入大牢并判处死刑。他的妻子知道后,带领一腔热血的救国人民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从歌曲的结构特色可以表达出蒙古人民强烈反对封建贵族,渴望自由的心情,对民族大英雄的崇敬之情。

说到蒙古民族英雄,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成吉思汗。就得提到《成吉思汗颂歌》这首歌,这首歌是蒙古音乐史上独一无二的赞颂成吉思汗而谱写的大型宴歌,歌词中唱道:“圣主成吉思汗开创了,蒙古汗国的法度规章,英主成吉思汗倡导了,蒙古民族的纯朴风俗,让我们高举起金杯,畅饮美酒欢乐起舞。”听到这首歌,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气,庄严,特别有王族气势。

三、对家乡、亲情、爱情的赞美

蒙古族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出生的土地赛黄金,喝过的井泉如圣水。”由此可见,他们十分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自己的家乡,这种热爱之情与其他民族相比更加强烈。

歌曲《察哈尔八旗》中唱到:“出生的朝阳嗬咿,晨雾笼罩一片迷蒙,亲爱的故乡察哈尔八旗多么的遥远。假如我是雄鹰嗬咿。展开翅膀飞回故乡,无奈我不是矫健的雄鹰,身在异乡痛苦惆怅。”巴林民歌《穆和勒哈达》:“穆和勒哈达嗬,银子般白茫茫的沙梁嗬,时刻牵动我的心啊嗬,那是我生长的故乡啊嗬。芳草如茵的草原嗬,遍地是羊群马群啊嗬。日夜牵动我的思绪啊嗬,那是养育我的亲人啊嗬。”

蒙古人民对父母的尊重尤为强烈,珍重父母的养育之恩。母亲的地位,在每个人心里都是无人能取代的,蒙古人在赞美母亲的巴林民歌《夏日哈达》中深情唱道:“红糖再甜也罢,甜不过妈妈的笑容。婆家再富也罢,抵不住妈妈的恩情。”在民歌《朵朵彩云》唱道:“白纸尽管单薄,能挡窗外的寒流。母亲尽管年老,能为儿女分忧。”

蒙古人在战场,在马背上他们表现的是英勇无畏,是热情豪放,可是在表达爱情时是往往比较含蓄内敛。如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中唱到:“虽然有那辽阔的草原嗬,却不知何处有泥滩哎。虽然有那俊美的情人嗬,却不知他的心愿哎。”在《翠玲》中,描写一对恋人相爱却不能相亲的悲剧,一唱三叹,感情真挚,歌中唱道:“红糖虽然能到心,不能一下子吃一石,哥哥虽然和我有情份,可惜不能见我的面。要是我有蝴蝶的双翅,落在衣襟上跟你走。可惜我没有这个福份,只好眼巴巴地把你瞅。”

四、对骏马的喜爱与歌颂

在谈到蒙古族长调的时候,不能不涉及到骏马,生长在草原的每一个蒙古人,从小就和骏马结下了不解之缘。骏马在蒙古族人们心中是美的象征,也是民族的象征。民歌《心爱的云青马》这样唱道:“我心爱的云青马,有着腾云的灵性。在辽阔的内蒙古,有着美好的名声。坚实茁壮的四蹄,有着踏雾的本领。”

五、结语

蒙古长调是蒙古人民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和赞美自然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它也是蒙古民族生活习惯和精神品质的标志性展示,蒙古长调被称为“草原音乐的活化石”。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就荣列在榜中。■

[1]达·人沁,那仁巴图.蒙古民族500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14.

[2]蒙古族乌日汀哆(长调)的美学特征.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3]白华.让民族艺术奇葩永远绽放-浅谈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与继承.2012,03.

猜你喜欢

圣山长调长生
巴尔斯圣山徒步大会
手工制作之长生花
草原的长调
圣 山
天籁之音 生命之歌——锡林郭勒长调民歌编译
草原长调
安达的圣山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如何才能做到回归课本
十长生王国安:开启韩后大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