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浙江筝曲之技法与演奏风格
——以《将军令》为例

2017-01-28邹宜宁

黄河之声 2017年21期
关键词:潮州古筝乐曲

邹宜宁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浅析浙江筝曲之技法与演奏风格
——以《将军令》为例

邹宜宁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浙江筝派在我国的流派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浙江筝主要流行于杭州地区,现在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苏一代。浙江筝曲以淡雅、含蓄、明快、清秀的风格著称,《将军令》这一乐曲在创作技法与演奏风格上就充分展现了浙江筝曲的演奏风格。

浙江筝曲;技法;演奏;风格;《将军令》

浙江筝派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地理历史原因、风格与特点、演奏技法及代表人物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各种原因等。本文以《将军令》为例来进行探讨分析。

筝在我国的弹拨乐器之中是最有历史性的其中一个,它在先秦时期就开始流行于民间。根据研究,春秋时期,筝已在中国广泛传播。在晚唐五代时期杭州成为一个有名的文化城市,到南宋时期,那时的皇宫后庭和民间的筝已在杭州传播广泛。在建国后,浙江筝派通过各方专业人士的研究及传播在各方面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创新,其中王巽之先生的贡献最为突出。

在古代,传统筝原来只有十五、十六根弦,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王巽之先生与徐振高先生、戴闯先生共同努力的改良下,最终非常不易的开发出了s型的改良筝,改良后的筝琴弦的数量增加到21弦。这款筝相比传统筝不但增加了琴弦的数量,加大了共鸣箱,使音域的范围更加广泛,而且美化了古筝的样式。演奏者用该筝既能奏出《高山流水》的优美娴雅、《月儿高》的轻柔雅静,又能奏出《寒鸦戏水》的画情诗意或《战台风》的气吞山河。使其适合演奏曲目风格更加多样化。在演变的过程中保留原有特色,在之前的曲目中有所创新,也象征着浙江筝派无论是从筝的品种,还是曲目的多样都更加的丰富,扩展出了越来越多的新领域,也从侧面显示出,我国浙江筝派发展的美好前景。

本文主要通过对浙江筝派的研究,浅谈浙江筝派的技法以及演奏的风格。通过对浙江筝派的技法以及演奏风格的比较,对现今浙江筝派历史发展以及自身特色进行简要说明,从而娴熟运用到古筝演奏当中。

一、古筝源起

古筝在传播和继承的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和习俗等很多因素,逐渐形成了南北两大派系,现在一般又分九派,所以又有“茫茫九派流中国”之说。古筝的弦架“筝柱”可以用来辅助调音并且能自由移动,一根弦为一个音,筝一般比较常用的调式是D调,其次为G调。

二、筝派的形成与发展

(一)陕西筝

陕西筝,顾名思义,源自于陕西,也是最早的筝之一。陕西筝的风格基调是二变之音,它具有的独特性奠定了我国筝界里陕西筝独树一帜的地位。据史书上的资料记载,秦筝多用撮弦(大中指撮弦后紧接着非常快速的密遥)。在陕西,专业古筝人员通过自身多年来的挖掘整理的古筝音乐相关资源改编创作了许多陕西筝曲。因陕西地方音乐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为了使让古筝演奏时更好的表达其乐曲所含乐思,表达演奏曲目的独特性,在演奏技法上多使用大拇指帮助按动琴弦。

(二)河南筝

河南筝是由秦筝流入河南后与当地郑卫之音融合发展而来,它让乐曲的起伏感更加明显,其次,右手的游摇(在一根弦上从左到右用大拇指不间断的弹拨)表现手法也是这个筝派的一大特色。河南筝特有的指法是“倒剔正打”。用踢指来代替勾指,使其更具表现力。在左手的弹奏技法上,通过对颤音与快速的滑音的合理运用,突出了此筝派中曲目明朗粗狂,浑厚纯朴的特点,也能表现出此筝派中曲目明朗且韵味浓郁的风格

(三)潮州筝

潮州筝是在古筝音乐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起源于广东潮州语系地区。潮州筝曲以丰富多样的潮州民族民间音乐为基本模型,随后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古筝独奏曲。潮州筝曲主要以其曲目柔美、细腻、擅受的特点,以及独特的二四谱而广为人知,一直深受当下古筝学习者及教学者的喜爱。尤其在东南亚地区流传甚广。潮州筝曲主要曲目源自于琵琶等细乐形式,筝曲的板式大致与潮州音乐相同,多为变奏的板式,也在原有音乐板式的基础上更加的富有新意。在演奏技法上,左手的“双按”,慢板的“大回滑音”,右手的“反打”,在拷拍段落中“煞音,以及右手的刮奏都突出了潮州筝曲华丽柔美,细腻温婉的乐曲风格。

(四)浙江筝

相比较前几个古筝流派,浙江筝算是华夏音乐中的后起之秀,同时被称为武林筝,又被称作杭州筝。在唐宋时期,筝从中原地区传入杭州地区,慢慢发展为浙江筝,现在它广泛流传于浙江、江苏一带,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古筝流派之一。传统的浙江筝派主要技法有摇指,快四点,快夹弹,点指,其通过对每个音进行不同技法的处理,完美的解决了筝曲旋律所需的歌唱性,更加多样的展现了古筝音乐的独特魅力。浙江筝派代表曲目《将军令》就由扬琴曲目改编而来,它将《将军令》该曲目所表达的古代军营士兵们蓄势待发的必胜之情表现的淋漓精致。后文将以此为例,做着重分析。

(五)其他筝派

我们国家传播最为广范的筝流派之一是山东筝,它的曲目、音乐气质和抒情性在我国独负盛名。

在广东地区有两大筝派,分别是客家筝和潮州筝,它们相互影响,并且有不少相似的曲目,它们用的筝的形制也是一样的。客家筝的风格如女子般温婉可人,而潮洲筝则更加华丽婉转。

在客家语系的地区流行着福建筝,“古乐合奏”的主要演奏形式就是福建筝,这点与河南筝的“中州古乐”相似。福建筝的技法丰富多样,这使得福建筝的风格特点更加多种多样。

朝鲜族仿造中原的古筝改制成了朝鲜的伽倻琴,《散调》是伽倻琴用的最多的。

三、《将军令》简述

筝曲《将军令》生动的向世人展示了其军旅生活始终包围在刀光血影之中,给人以肃穆紧张的氛围。在该曲目中既体现了扬琴的特色,被世人广为赞赏,而后被王巽之先生改编成古筝曲目。

四、《将军令》技法与风格

(一)创作技法

《将军令》这首古筝曲大致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运用右手摇指与左手快速抹托的技法,表现出旋律的紧急和神秘莫测的情景,引人入胜;第二部分运用左手夸大的吟、滑技法勾勒出有勇有谋的将军样子;第三部分用连绵不绝快速的“快四点”技法,呈现了士兵们编队激进的状况;第四部分描绘了两个军队对立、相互厮杀、声声鼓角、得胜回营的情形。

(二)演奏风格

此曲是单主题的变奏曲,整体风格较单一,引子部分较有气势。在最原始的谱子上,它有依照每个不同情节分段的小标题,共有七部分,它们是“擂动战鼓”、“升起营帐与军旗”、“出征”、“决战”。全曲弹奏的力度要大、速度要快,这样才能表现出博大的气息和刚劲有力的演奏气质。

1.乐曲开始的引子所描绘的是战争前“擂动战鼓”的场景:基本上表达出了全曲紧张激烈的情绪。琴声模仿古时候战争作战前的擂鼓以鼓舞士气的鼓声,由慢渐快,烘托了战争马上就要开始的紧张氛围。

2.“升帐”:这是一个慢板段,是一段表现庄严稳重的旋律。第二个段落经过巧妙地转换使调式有了新的变化,使曲子有了新意,使音乐得到了扩展引申和发展,最后使得此曲的情绪逐渐高昂、激烈,让此曲达到了一个新的引人入胜的境界。

3.“出征”:用快板。这是将第二段在保留某些特征的情况下进行变化的一段,主要采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变奏。但一定要记住不能过分加速,因为这只是士兵在为战斗做准备的阶段,真正地战斗的高潮和最激烈的时刻还尚未到来。

4.“决战”:为急板,这一段是这首曲子的高潮,也是这首曲子的结尾。这首乐曲很是巧妙地运用了“抽字”的手段,把人快速的带入这首乐曲的情境之中,并且使得乐曲非常快速的推进到高潮的情绪。

五、结语

从上面的文献综述得出,浙江筝派从古至今的发展是迅速的,成就是巨大的。到如今,我们对浙江筝派的发展和影响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应发挥浙江筝派艺术先锋的作用,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对中国古筝艺术的全面发展会有更好的帮助。■

[1]王中山.古筝曲集.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8.

[2]邱霁.论筝技法的分类及其演变.中国音乐,2004,04.

[3]黄虎威.转调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4]吴赣伯,项斯华.中国筝谱二.香港:上海书局出版,1987.

猜你喜欢

潮州古筝乐曲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潮州手拉壶“潮韵”的文化意义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父与子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协奏曲的和声技法研究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