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声乐课堂“一对二”教学模式新构想*

2017-01-28马煜皎

黄河之声 2017年21期
关键词:师范声乐教材

马煜皎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高师声乐课堂“一对二”教学模式新构想*

马煜皎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高师声乐课中的“一对二”教学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期间出现了学生上课时间不够充足的情况,音乐学专业的学生从一周一节声乐课,变成了一周两个人上一节声乐课,学习的东西不变,但是上课时间少了,这样慢慢的影响了学习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采取了更有特色的“一对二”的上课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事半功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

高师、一对二、声乐、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为此,我们针对社会的需求,在声乐教学方面采取多层次,多方位的培养方案,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通过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创新实践新的声乐教学模式,为中小学提供更好的,更适合社会基础音乐教育的音乐人才。

在这里主要想说一说在新环境、新要求的社会环境下,“一对二”的声乐教学课堂模式,如何与时俱进,改变原有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师范专业的声乐课堂,我们采取的是“一对二”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解决了扩招之后存在的师资不足问题,同时两个学生一堂课还能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弊端就是课堂上老师个别辅导的时间缩短了,所以我们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要使学生不仅掌握正确演唱方法,还需要使他们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中小学的音乐课堂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不断的实践、完善我们的师范专业的声乐教学课堂。

一、科学系统的声乐教材是师范专业教学的必备武器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为师范专业的声乐课程重新制定了明确的培养计划,也适当修改了声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但是声乐教材还是给声乐表演学生用的中外声乐教材,只是在上课形式上进行了调整,教材也是各取所需。我们现在用的高师声乐教材,其实说到底跟声乐表演专业用的教材基本一样。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都遵循着因材施教这个原则,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学习的时间长短,对演唱方法的掌握情况来布置作业,通过演唱作品,来完善学生的歌唱方法,在把作品演唱完整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把作品的情感展示出来。学生学习的时间短,作品布置的就会相对简单,外国作品会布置一些艺术歌曲。学生学习的时间稍长或者学生的自身条件比较好,老师就会布置相对难一些的作品,外国作品也会布置一些咏叹调,这种随意性太强了,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一些中外作品作为曲目积累,是必须要演唱的,就像学习音乐必须先学会五线谱一样,这种学习应该在大学一年级完成,而不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的声乐学习过程中,如果这样就和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二、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高师声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着眼于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一个学生将来是否能成为一名优秀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与能力,更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需求,作为一线声乐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经常进行调研,结合我省的用人需求,来不断改革我们的教学形式、课程设置、选修课程等方面,能够做到随着人才的需求而实现自身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

大一大二采取基础教学: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一对一”“一对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系统的学习声乐的科学演唱方式和了解一些必须的曲目,老师针对学生的自身条件,因材施教,并且要学习音乐的相关理论知识,必修课也好,选修课也好,注重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音乐审美,为大三大四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大三大四采取创造发展型教学:在学生培养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自发意识,在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搞创新,发现并培养学生的自身特点。在教学方面,要突出师范性的特色,培养方式和内容要以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标,加强学习的实用性,内容更贴近中小学基层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础音乐教育能力。

三、不仅会唱,还得会教

师范专业的学生唱的多好不是目的,最主要的是要学会怎样教,教学中遇到过很多学生都是会唱不会教的,如同“茶壶煮饺子”,这就要求我们作为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们怎样唱,还要让他们在学习中领会到怎样教。要重视对学生弹唱和范唱的培养,不仅会唱,还要声情并茂的唱,在演唱中加入必要的表演,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声乐作品,使学生对声乐作品的了解更富有层次化,严格要求学生识谱的准确性,学习作品的深入性,演唱作品的完整性。“一对二”的声乐教学课堂,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师边教、边弹、边范唱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互为伴奏、互相指出对方在演唱中和表演中的不足,老师在课堂中起到指导作用,并对学生讲解的不完整的方面做出补充和说明,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两个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样两个人的课堂,才能体现出它的高效能动的优势,而不是简单的一堂课分给两个学生上的劣势。

高师声乐教育应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一味的追求声乐演唱技巧,应把自弹自唱能力、组织课堂能力、编排节目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放在首要位置,真正做到学生所学知识能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高师音乐教育,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实用型基础教育人才,不要求学生的某一科专业课学得如何精通,要求的是学生每一科专业课学得都要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才”,“通才”这个词说了几十年,如今仍然适用,只不过我们的要求更高了,要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积累,懂得高师教育的真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方案上不断改革和进化,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的做到“接地气儿”,这是我们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为之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奋斗目标,使高师声乐教育与时俱进。■

[1]孙建华.高师声乐考试评价标准亟待革新.中国音乐教育,2004.

[2]陈娅玲.高师声乐考试制度改革探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09.

[3]周世斌,宫正.国外音乐教育文献选读与分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师声乐课堂教育教学实用性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W201618)

马煜皎(1980-),女,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师范声乐教材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