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愉快的节奏中享受美
——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运用律动教学法初探

2017-01-28杨志红

黄河之声 2017年21期
关键词:欣赏课律动中职

杨志红

(江苏省锡山中专专业学校,江苏 锡山 214191)

在愉快的节奏中享受美
——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运用律动教学法初探

杨志红

(江苏省锡山中专专业学校,江苏 锡山 214191)

音乐作为一门发展学生音乐素养以及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为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其在教学模式方面也应予以不断的创新。至于律动对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则在于可促进部分枯燥、抽象的音乐知识与肢体动作的结合,从而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内涵。对此,作为中职音乐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对音乐的律动给予足够重视,如此方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中职音乐;欣赏课;律动教学

中职音乐教育的本质目标并非是要将学生培养成音乐家,而是要让学生在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此,作为中职音乐教师,应务必致力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如此方能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会健康、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成长元素,继而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

一、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兴趣,参与音乐欣赏教学活动

由于中职院校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欣赏音乐的能力也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作为中职音乐教师,为促使学生的音乐水平基础均能得到有效提高,就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音乐欣赏教学。律动教学法由达尔克罗兹提出,律动教学是藉由肢体最自然的律动,表达对音乐形式元素的反应。学生可以模仿老师或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这不仅能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能促进学生自我表现的愿望,更重要的是通过律动能加深其对音乐形象的感知和对音乐的理解。

二、营造音乐聆听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律动

教师在设计音乐课程时,首要便是选择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品,这有利于学生缓解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是选择古典、民族或流行音乐,主要目的皆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灵感,拓宽其视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深入解读音乐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使音乐欣赏课程的教育优势得以发挥。当教师为学生播放音乐时,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引导其联系音乐意境,教师可以用语言、图画、动作等音响听觉之外的形式来描绘出音乐所描述的内容,再鼓励学生通过律动去感知音乐形式元素。如当教师指导学生聆听《高山流水》一曲时,可在学生欣赏过程中引导其感受乐曲的意境和情景。如边播放《高山流水》的第一部分,边朗诵李白的《蜀道难》,引导学生感受高山的层峦叠嶂、崎岖惊险。可以让学生结合歌曲意境,尝试勾画出曲目中描绘的花草树木、高水流水的具体形象。如此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还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三、巧用律动教学,帮助学生感悟音乐形式元素

音乐形式元素的感知相对较为抽象,当教师引导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见”到了音乐的再现内容后,学生可以以教师为模仿对象,通过全身的肌肉运动来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句子结构等。这是学生知觉音乐的环节,学生在律动的过程中在头脑中留下的音乐形式样式的表象会越来越清晰,这正是学生理解与解释音乐的关键。

(如当进行《暴风雨》一曲的欣赏教学时,为使学生能准确理解音乐内涵并借由音乐作品感知作者的内心活动,教师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而教师则利用不同乐器去表现曲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如针对此乐章中描述暴风雨来临时的情境,教师便可利用急促弦乐来表现狂风呼啸而过时的“簌簌之声”。而当暴风雨过去后,教师亦可结合钢琴或铜管乐器来表达暴风雨之后的宁静与祥和。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穿插播放一些田园牧歌来表达暴风雨过后的光景。总之,为促使学生尽可能去感受并领略音乐的各要素,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去体会音乐作品的意境与情感,然后将与之相关的音乐知识穿插其中,如此方能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掌握该部分的乐理知识,进而切实提升中职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此段落请针对动作设计重新举例。

四、设计律动,紧扣音乐

在音乐律动教学中律动的设计质量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直接影响。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分析作品,明确作品体裁、创作背景等及其结构、节奏、旋律、音色等音乐形式元素,教师应保证律动动作能够和音乐形式元素进行有效融合,保证教学工作的准确性。还应将律动和舞蹈区分,但要保证肢体动作的美感和设计感。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设计过多的队形,如果设计的队形过多,就会导致学生出现混乱,适当的变换队形,能够使得学生产新鲜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际的音乐律动教学过程中,相应的律动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对相应的律动进行调整。

教学方法不应是单一不变的,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层次的感知音乐,除了运用律动教学法之外,还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更好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总之,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其主要目的应是致力于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而领略音乐之美则能切实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免受低俗、庸劣物质的迷惑。因此,作为中职音乐教师,应务必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并为保证教学的效率与效果而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让音乐的律动能真正走进学生心中,抠动学生心弦,如此方有利于对学生理想情操的培养。■

[1]王佳楣.音乐律动教学在中职音乐欣赏课中的探究[J].山海经:故事,2016,05.

[2]郑丽娜.拨响体验之弦激发审美之情-中职音乐欣赏课体验式教学的探索和尝试[J].职业教育旬刊,2016,14.

[3]汤胜方.试论音乐欣赏课中的体态律动教学[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06.

猜你喜欢

欣赏课律动中职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浅探高中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从备课角度看初中美术欣赏课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音乐教学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一堂戏曲欣赏课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