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逻辑探寻

2017-01-27许增站

唐都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费尔巴哈黑格尔马克思

许增站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哲学研究】

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逻辑探寻

许增站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思想理论中的重要观点,也是其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追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探索过程:从“天上降到地上”到“从地上升到天上”为马克思探寻“现实的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对黑格尔理性的人及费尔巴哈自然人的扬弃中形成了“现实的人”的思想;揭示了“现实的人”的科学内涵;指明了“现实的人”的前进方向即自由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追寻“现实的人”的逻辑轨迹。

马克思;现实的人;实践;生产活动;需要

马克思从处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进程中的“现实的人”出发,揭示了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并推演出人在现存的生存环境下自我解放的自然历史进程,为其学说奠定了现实的而非抽象的概念之上的逻辑起点,同时也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使人类历史成为人的社会活动而非单纯抽象的概念活动。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追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探索过程。

一、“从天上降到地上”到“从地上升到天上”为马克思探寻“现实的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从天上降到地上”是德国哲学及一切唯心主义哲学的路线,与此相反,“从地上升到天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路线。1845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1]30。马、恩不是从抽象的、臆想的人出发来理解现实中有血有肉的人,而是将观测点放在从事现实物质生产及精神生活的人,从人类现实实践过程中揭示其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和回应的发展。

从天上降到地上的德国哲学,主要指黑格尔的理念论哲学、鲍威尔的批判哲学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在黑格尔那里,天就是绝对精神或理念,地是指人类历史、世界历史。黑格尔从理念出发解释世界历史,把世界历史看作是理念的运动。鲍威尔的批判哲学是主观化了的黑格尔哲学,他把人和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一种观点,而只有他的观点具有纯粹的批判性,只要它(批判)把一切错误的观点批判掉了,新世界就会取代旧世界,人类就能得救。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3年前信仰黑格尔哲学,坚持从理念出发来解释历史,其哲学思想也是“从天上降到地上”。1843年初,马克思开始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并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对其哲学路线进行激烈批判,认为他将理念当作主体,却把真正的现实主体变成了谓语(家庭和市民社会即人们物质生活的领域),而事实上发展却总是在谓语方面完成的[2]。马克思也严厉批判了鲍威尔哲学,认为自我意识即精神就是一切,在它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这实际上是用观点来评判观点,其实,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1]9。思辨的思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了。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鲍威尔哲学的批判实现了对天地关系理解的第一次颠倒。

1845年之前,马克思深受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影响,费尔巴哈在批判上帝创造人、创造世界的宗教唯心主义时,把上帝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即用人的本质来说明上帝的本质、把对天国生活的崇拜变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单纯的自然存在物,同时把意识当作人的本质特征企图与动物相区别,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在费尔巴哈试图说明人类历史时,他总是从观念出发去说明,与黑格尔、鲍威尔的观点没有本质的区别,依然是从天上降到地上的唯心哲学。不过此时的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还不是自觉的和一贯的,表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还从人性、人的类本质出发来说明异化、私有制的根源及共产主义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必然性,足以说明马克思对天地关系的颠倒还未完成,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从地上升到天上的新的哲学路线。

1845年春,马克思为将自己的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区别开来,对以前所受的费尔巴哈哲学进行清算,明确自己的哲学路线,耗费大量精力撰写《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对费尔巴哈及其一切旧唯物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其核心可归结为一点:费尔巴哈没有认识到实践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他只能从原始的形态去理解自然,把它作为直观的感性的对象而非实践的对象。所谓直观,就是把对象理解为人的活动之外的存在物,也就是理解为单纯的自然存在物而不是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本身。马克思一再强调:“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1]16正因为如此,费尔巴哈对现实的理解在形式上是现实的,而实质上是抽象的,进而错误地把人的理论活动看作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实践活动则是卑污的、低级的。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旧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及唯心主义的“合理内核”,克服其抽象理解人的缺陷,把现实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人的实践,并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完成了“从地上升到天上”的跃进,开始了从人的现实生活或现实活动着的人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对象、来源及其形成过程,即“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着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31不仅仅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还主张思想必须“从天上降到地上”,回到现实世界,参与现实斗争以改造旧世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9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强调:“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1]48回归现实世界,强调实践的基础性作用,这就为其后形成“现实的人”的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的提出和形成,是在对黑格尔理性的人及费尔巴哈自然人的批判和扬弃中实现的,并在实践活动中日益深化和完善

马克思在作博士论文时还是一个唯心论者,认为人不过是一个理念化的存在物,是自我意识外化的一种表征,它来源于人头脑中产生的理念及逻辑推演,且受到先天存在的自我意识的规定。这种对人的理解尚停留在青年黑格尔派的认识上。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尝试以自己的理论直面现实,发现黑格尔以理性自由为法律立足点的国家及法与现实的物质利益之间存在重大矛盾,开始了对以往信奉的哲学原则的怀疑,加之费尔巴哈的启蒙,马克思开始对黑格尔哲学进行系统批判,认为黑格尔错把观念、理念、自我意识等当作主体,混淆了主客体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到市民社会是国家产生及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自然前者决定着后者;明白揭示了黑格尔形而上学唯心体系与其唯心辩证法之间的逻辑冲突,最终在自己的哲学中实现了从“观念人”向“现实人”的科学转变,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体系。马克思认为,以往的哲学家总是沉溺于意识形态的臆想中,武断地将其视为社会历史的起源,因此无法正确理解和认识历史。同时他们没有把观念当作一个实践的、发展的过程,忽视了其历史选择性和实践基础性,无法解释其被传播、被认同的社会历史条件,所以找不到实现这些观念的社会主体。实际上,观念一旦脱离主体就失去了其效用,它只有被群众掌握,并在群众的实践中才能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可见,真正的哲学不仅需要了解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突出其特征,而且必须找到实践它的历史主体,如此才能科学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及规律,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进而促进历史的有序发展和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才开始钻研政治经济学,努力找寻潜藏在政治、精神现象身后的物质利益根源,揭示现实的人的解放、发展与改变具体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最终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进而确立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及使命。另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异化理论,把异化与劳动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并最终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规定为人的本质。正是由于异化概念的引入和视人为能动的社会存在物,才使马克思在本质上已经不同于费尔巴哈了。并由此开始站在物质生产活动这一立足点上来考察社会历史过程,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的精辟阐述,一步步接近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现了质的飞跃,“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证明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和认识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的“类”观点,从而突破了抽象的人,转向了现实生活的人,对人的本质开始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实践的角度进行考察。

马克思在扬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及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并将实践观点引入哲学研究领域之后,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现实的人”理论,并对之做了大量精辟的论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本框架的形成。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批判鲍威尔唯心史观时,首次提出了“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对“理性的现实人”“自我意识人”“宗教人”“感性直观人”进行集中批判的过程中,进一步重申了“现实的人”的内涵,并对其进行了集中、深入的论证,全面阐述了现实的人的多种规定性,深刻说明了“现实的个人”具有的经验性、历史性、自觉性、实践性、社会性、条件性等诸多特性及其相互联系,认为只有从这些相互联系中,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现实的个人”。

三、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深刻揭示了“现实的人”的科学内涵

首先“现实的个人”是有现实需要的人,需要是人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动力及源泉。马克思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来强调人,人的自然属性指的是人的生物特性和生理方面的属性,而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类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关系。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认为,具有众多需要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3]“现实的人”的这种需要是一种客观必然,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脱离人的现实需要去研究实践、社会关系等人的其他属性及本质,就会对“现实的人”的理解陷入抽象化的窠臼。马、恩驳斥机械唯物主义忽视人的需要必然导致对人“现实性”的漠视。从“现实的人”的需要出发就必须正确理解需要、实践、社会关系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其一,需要是人从事实践活动的内在始因,人的需要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满足,需要在不断变化,实践活动的能力和范围就会不断扩大。其二,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外部世界,使之符合人的需要,实践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其三,人的需要及其实践活动将人们联系起来,进而形成人的社会关系,形成人的社会本质。这种社会关系一经产生,又会反作用于人的社会实践和现实需要。生产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方式,它总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就无所谓生产,因而也就无法真正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

其次,“现实的人”是受自然和社会条件制约的人。马克思用唯物史观来考察历史,他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史料的借鉴,将人类历史归结为人类主体实践活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受自然必然性与历史必然性共同制约的。马克思所说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目的就在于揭示人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是自己主体活动历史的根据。“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1]81,从而揭示了历史的本质规定及其为什么可能的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生产力的一定发展及其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1]78人作为生物性存在,要受到自身肉体器官的制约,如对外部条件的依赖及由此导致的受动性;作为社会性存在,人只能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得到确证,人不能离开社会。也就是说,“现实的人”是生活在自然和社会关系中的,必然要受到自然条件、特定社会环境及前辈创造的已有物质及精神条件的制约,因此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现实的人”只能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进行实践活动。

再次,“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现实的人”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一切规定性的基础。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言:“一个种的全部特征,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在于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实际的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自我确证。”[1]46说明人类异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实践,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其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的基本的前提。“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79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改造着自然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前进,而且也在不断地改造着社会和人自身,“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55如此一来,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理解逻辑,就从对人性的抽象理解发展到从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条件方面去把握,将人的认识置于现实的物质基础之上,从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现实的人”的科学内蕴。

最后,“现实的人”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必然通过自身实践来不断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自身,显然,“现实的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丰富的历史生成过程。从来源看,人类的产生和社会的出现是同时的。“现实的人”是由其物质生产活动及其所造成的物质条件决定的,由于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人的发展变化因而得以确证。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构成了社会的本质。可见,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人因社会而成其为人,与动物界不同,社会具有鲜明的属人性。而且,任何现实的人的活动及其社会关系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变化的,所以“现实的人”也是具体的,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不断发生变化。“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即人在先代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不断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创造着属人世界,影响着自然和社会环境;同时,环境也通过自身的运行规律制约着现实的人,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因此,马克思指出,每个时代的人们所承载下来的生产力及交往方式都是具体的、丰富的,而现时代的人们所解放、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及交往方式更具有其特色和多样性,这些都必然地决定了人在其本质上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动态变化的。

四、现实的每一个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终极关怀

就现实的个人来说,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的旨归是实现现实的每一个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对此有许多精辟的阐述,只是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了不同的词汇:如个人的自由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学界对于马克思这些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不同表述的看法,只有侧重点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差异,认为第一种表述重在提出前提,第二种表示重在揭示其目的,而第三种表述即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前二者的有机统一。

个人的自由发展。自由就是摆脱束缚和奴役,使人从被压迫中解放出来,获取自身主体能动性的过程。在此,自由与解放乃是异曲同工,同属一个序列的哲学范畴,争取解放就是追求自由。同时,作为与必然相对应的哲学范畴,自由也是对自然必然性、社会必然性和人自身必然性的认识和改造,其实质也是将人从这种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显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样看来,人的自由与人的解放其实是一回事,只不过这一过程需要与特定时代的具体社会关系、社会实践水平相契合。

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将人的自由发展仅仅看作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和前提,其终极指向是每一个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人的发展三形态的论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理想中的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使现实中的个人成为“完整的人”,他们占有自身全面的关系,满足自身全面的需要,发挥自身全面的能力,张扬自身独特的个性。所以,对马克思而言,全面发展的人必然具有四重内涵:首先是实现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不但要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而且要全面占有这些社会关系,只有当“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的——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1]108,人才有可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还指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它不同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具有社会性需要,这种需要的无限递增和不断更新促使人类在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对社会发展的追求绵延不绝,且人类“可以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再次,人的全面发展也指自身活动及能力的全面提升。具体表现为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过程的完整性,以及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的以智、体结合为主要内容的能力体系的全面增强。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更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个人独特性、自主性、创造性充分发展的过程,正是在此意义上,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1]443而人的全面发展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并在生产实践中有机地统一起来。

综上所述,马克思正是在“从地上升到天上”的哲学颠倒中引出了人及其实践活动,在对黑格尔理性的人及费尔巴哈自然人的扬弃中形成了“现实的人”的思想,深刻揭示了“现实的人”的科学内涵,并指明了“现实的人”的前进方向——现实的每一个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追寻“现实的人”的逻辑轨迹。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9.

[责任编辑王银娥]

Marx’sLogicalPursuitforRealisticPeople

XV Zeng-zhan

(ShaanxiEnergyInstitute,Xianyang712000,China)

Realistic people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viewpoints of Marxism ideological theory and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his theory. Marx’s pursuit for realistic people has gone through a long and arduous exploratory process: falling from the sky to the ground and rising from the ground to the sky has provided the essential prerequisite; Marx has discarded Hegel’s reasonable people and Feuerbach’s natural people and proposed his thought of realistic people; Marx has revealed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realistic people; Marx has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realistic people, i.e. free and all-around development, all these are Marx’s logical tracks for pursuing the realistic people.

Marx; realistic people; practice; production activities; need

A811

A

1001-0300(2017)06-0080-05

2017-07-16

许增站,男,陕西乾县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黑格尔马克思
马克思像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哲学理论价值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