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不同酿造工艺对毛葡萄酒香气的影响研究

2017-01-24陈昱安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香气影响

陈昱安

摘 要:通过采用GC/MS方法对秦岭巴山地区野外毛葡萄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酿造工艺进行酿造,再对酿造后产生的香气进行化学分析,来进一步研究酿造工艺的不同对毛葡萄酒品味施加的影响。通过对研究数据的有关分析,我们发现,如果使用传统工艺酿造出的毛葡萄酒醇类物质含量非常高。在其他成分含量上,传统工艺酿造的葡萄酒在酯、酮、酚等含量相对较少。其他香气成分的比较结果是,原酒的成分含量与陈酿酒有着明显差异。本文对两种酿造工艺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香气质量的些许差异。

关键词:酿造工艺;毛葡萄酒;香气;影响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1.201

0 引言

毛葡萄是中国的特产之一,集中分布地区是秦岭与巴山,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中,毛葡萄品质的好坏关键在于原料的香气含量,而酿造工艺的精湛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香气含量。CO2浸渍的工艺原理是利用容器让搅拌过的葡萄与酵母菌充分发酵,使得产生出一种区别于传统制作工艺的独特酒香。我们主要在酿造发酵过程中把传统工艺与CO2浸渍进行对比研究,希望得出差异化的工艺酿造对葡萄酒风味的独特影响,给以后的葡萄酒酿造提供工艺上的经验借鉴。

1 使用的材料以及采用的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的原料是取自巴山某山村的野生毛葡萄,采摘时果肉的实际含糖量是124 g /L,实际含酸量为21.34 g /L。

我们分别采用传统工艺方法与CO2浸渍制作葡萄酒,制作工艺的显著差异在于浸渍过程的不同,浸渍与发酵是否同时进行是传统工艺与CO2浸渍发酵的根本区别,与此同时,后者在浸渍过程中会输入许多二氧化碳。

我们分别对发酵刚结束的葡萄酒和持续发酵很长时间的葡萄酒进行酸碱度测试,之后再分别取样,并进行重蒸,萃取,脱水,浓缩等步骤,在分析的同时再实施反复处理。

2 对结果的分析探讨

我们分别把传统工艺原酒和陈酿酒,以及CO2浸渍原酒和陈酿酒用质谱分析仪进行成分测试,再通过图谱和资料研究,分别测试出二三十种确定的香气成分,其中传统工艺酿造的原酒包含31种成分,陈酿酒包含28种成分,CO2浸渍工艺酿造包含23种化学成分,陈酿酒包含29种成分,这4种类型的酒,使用各气色谱峰面积的相对含量运算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既法定量(用体积分数表示),而已经定性组分的总峰面积这一含量百分比依次是96%、96%、99%与99%。我们接下来分两种情形来讨论,分别是用两种工艺酿造原酒和酿造陈酿酒。

第一种情形,采用两种工艺酿造原酒产生的香气有何不同。通过对比两种酿造工艺的成分,我们发现两者共同包含了21种相同的化合物,其中含量比较高的两种分别为戊醇与苯乙醇,这两种物质也是成分含量中最多的。检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在酿造原酒时散发的香气很接近,只有略微的细小区别。它们两者的香气都来源于里面的醇类与酯类化合物,其中传统工艺酿造酒的醇类和酯类总含量达到了原酒净含量的大约94%;而CO2浸渍酿造工艺中的醇类与酯类也占到了原酒净含量的93%左右。

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比,我们明显看出原酒中的醇类含量居于高水准地位,传统酿造的戊醇含量比重是49%,苯乙醇含量比例是36%;而二氧化碳浸渍酿造这两种物质的相对含量比例依次是69%与27%。两者包含着五种类似的醇类化合物,在其他物质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不论是种类还是含量都有极大的相似性,但是传统酿造的酒中散发的香气要略微比二氧化碳浸渍工艺更浓,香气的化学成分也更加难以辨别。

第二种类型是采用两种工艺陈酿酒产生的香气有何不同。传统工艺陈酿酒经检测一共包含23种香气化合物成分,CO2浸渍陈酿酒经检测总共包含29中化合物香气成分,放到一块进行比较发现,两者里对香气产生起决定地位的物质是一致的,而且物质含量也相差无几。这两种产生香气的物质分别是苯乙醇与异戊醇,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呈现出来的香气之所以接近是因为他们包含的主要化学物质相同,而又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是由于陈酿酒的制作工艺不同。经过对比分析数据发现,醇类和酯类仍是散发香气的主要化学物质,两种化合物不仅是在传统酿酒工艺里,还是 CO2浸渍陈酿酒工艺里种类和含量都占居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以醇类为例,我们发现醇类比酯类在香气散发中的地位更加重要。科学发现,低含量的优质醇可以给予葡萄酒清雅的香气,比如主要原料是雷司令的酒,促使其产生幽香的物质是包含苯乙醇在内的几类优质醇类。

3 结论说明

通过比较传统酿酒和CO2浸渍酿酒,我们知道两者不论是在酿制原酒还是陈酿酒,它们蕴含的香气成分都是极其类似的,差别性表现在很细微的一些地方。如果非要分个高低的话,针对原酒来说,传统工艺酿造比CO2浸渍酿造工艺更精湛,酿出酒的品质也更佳;针对较长时间的陈酿来说,后者又比前者更具有优势。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随着酿造工艺的不断改进以及酿造时间的长短,发酵物质不断发生化学变化,酿出酒的香气和品质也呈现出显著差异。针对巴山地区的野生葡萄来说,长时间的酿造更有利于葡萄酒香气的散发。CO2浸渍发酵工艺用到野生毛葡萄酿造中,效果比较显著,这种酿造方式散发的香气更加浓郁,品质更佳,但是这种工艺酿出的葡萄酒不容易保存,时间稍长就会变质。同时,CO2浸渍酿造会很好地掩饰原料的品质缺陷,比如毛葡萄果实的口味极其酸涩,口感不好,还有很强的植物表皮味道,如果采用CO2浸渍工艺酿造的话,不仅可以减少发酵时间,还可以降低毛葡萄本身味道特性对于葡萄酒品味的影响。

此次研究表明,我们把一些葡萄汁和葡萄果实放到一块浸渍一段时间,之后采用酒精发酵,能够让毛葡萄的香味品质有进一步的提升。然而,如果从整体的口感、外形等方面考虑葡萄酒的品质,此种酿造方法还需要再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房玉林,王华,张莉,常微,薛飞等.不同酿造工艺对毛葡萄酒香气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09):246-250.

[2]刘晶,王华,李华,米思.CO_2浸渍毛葡萄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J]《中国酿造》,2012,31(07):159-163.

[3]苑伟,郑永菊,张会宁,缪成鹏.不同酿造工艺对葡萄酒中花色苷和香气的影响[J].酿酒科技,2012(11):84-86.

猜你喜欢

香气影响
香气袭人
诳语
香气实验室
春日香气
香气锁定狙击心中的他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与生活自然为伍的夏日香气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