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

2017-01-24马梓宸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可靠性安全性

摘 要:近几年,我国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也愈来愈广泛。随着其在电气领域的应用,我国电气控制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水平也愈来愈高。但是,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对如何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旨在使电气自动化设备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安全性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1.146

0 引言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研发对于我国国防、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工作,但直到21世纪,我国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水平才开始突飞猛进,进入了大规模应用阶段。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对于其本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可靠性强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拥有较少的故障,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维修费用,从而能够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当前,随着市场上电气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其可靠性已经成为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厂家的核心竞争力。

1 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其可靠性影响因素

电气自动化指的是运用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使电气设备按照预先设定的指令自主完成相应操作,减少人力使用的一种技术。当前,随着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这大大提升了社会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劳动条件,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现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研发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衡量标准,其可靠性也就越发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中,影响其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环境中的温度、适度、气压等。环境因素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就有可能导致某些设备运转不灵活,损坏其结构,进而影响整套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通常都会受到震动、离心等机械作用力的冲击,导致一些设备元件的损坏;还有,自然界中的电磁波也会干扰到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导致其运用稳定性降低,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2)人为因素。目前,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多数电气自动化设备都是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辅助操作的。有一些工作人员由于专业素养水平较低或者技术操作不熟练,会在操作中出现一些失误或者误操作,这就很可能会破坏设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另外,如果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那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可靠性。

(3)构成设备元件的质量。设备都是由很多种不同的元器件共同组合构成的,元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质量以及可靠性。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市场上的元器件生产商和供应商非常多,但是这些厂家生产出的元器件质量相差很大。再加上一些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顾及元器件的质量大量使用价格最低的元器件,最终导致电气设备整体可靠性非常低。

2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检测

目前,我国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监测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实验室检测、现场检测以及保证实验检测。

(1)实验室检测。这种方法是在实验室中模拟设备的真实工作环境,对其性能和参数进行真实而全面的测试。该方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电气自动化设备。

(2)现场检测。这种方法指的是把设备放置到真实的工作现场进行检测,一般包括脱机检测、在线检测以及停机检测。

(3)保证实验检测。该方法指的是在设备出厂之前,对生产出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实施无障碍的实验检测。该方法适合用于生产批量较小的电气设备检测。

另外,需要注意的,不同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生产工艺、规格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拥有者很大差异,所以在对其可靠性检测时要依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与有效。通过检测可以寻找出设备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良,从而有效提升其可靠性。

3 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措施

(1) 优化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对于电气设备的可靠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设计水平的优劣决定着产品整体性能是否可靠。因此,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生产过程中,要重视设计环节,在设计之初就要充分的对产品的参数、需求性能、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最大程度的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另外,在此基础上,应用价值工程观念来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合理的降低生产成本与维修成本,从整体上提升设备的可靠性。

(2) 选择高质量的零部件。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是由多种零部件共同组合而成的,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因此,要慎重选取设备的零部件,在选择时要尽可能的选择市场上通用的零部件,减少零部件的种类和规格,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精度,确保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另外,选择市场上通用的零部件可以对设备进行更加便捷的维护和修理,提升其可靠性。

(3) 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由于电子元器件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同时其对运行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选择电子元器件时要充分考虑温度、适度、电磁波等环境因素对于元器件产生的影响,要有充足的备用品以便于在其发生故障时能够尽快的进行更换。比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在选择电子元器件时就要充分考虑其散热性能,确保其不会因过热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结束语

从整体上来看,虽然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但是其可靠性却并未满足人们实际的需求。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其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因此,提升其可靠性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孙刚.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信息系统工程,2011(05).

[2]周亚峰.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6).

[3]郭红生.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11(12).

作者简介:马梓宸(1985-),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工艺装备设计。

猜你喜欢

可靠性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①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基于大小交路套跑对地铁不均衡客流的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增长试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作用研究
民用飞机供应商可靠性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