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场煤矿主斜井水害治理技术研究

2017-01-24齐宝勇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物探

齐宝勇

摘 要:根据龙场煤矿矿建过程中取得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结合前期的瞬变电磁和高密度电法物探资料,采取超前探查注浆、长短孔注浆堵水等措施,分析研究含水层的裂隙发育规律特征,采用注浆堵水工艺封堵出水点,减少矿井排水费用,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主斜井;物探;注浆堵水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1.053

龙场煤矿主斜井口标高+1360.00m,井筒断面宽度4.8m,巷道净断面18.54m2,设计长度1197m,倾角-23°,采用锚网喷支护。巷道自上向下依次揭露三叠纪下统茅草铺组(T1m)、夜郎组九级滩段(T1y3)、玉龙山段(T1y2)、沙堡湾段(T1y1)、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等地层。

2014年7月15日,贵州省黔西县内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矿区范围内连续3天地面降雨量达到260mm,导致矿井主斜井495m底板出现出水点,最大出水量150m?/h,因当时正处于雨季,只能采取疏排水方案进行处理。经分析该出水点是以岩溶通道出水为主,岩溶裂隙出水为辅的涌出形式,严重危及矿井安全,因此井筒注浆堵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区域水文地质情况

井田内含(隔)水层自上而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含水层(Q)、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岩溶裂隙含水层、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九级滩段(T1y3)隔水层、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岩溶裂隙含水层、夜郎组沙堡湾段(T1y1)隔水层、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岩溶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灰岩、细砂岩岩溶裂隙含水层、龙潭组(P3l)泥岩类隔水层、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岩溶裂隙含水层。

井田内有35个钻孔中揭露该层,其中25个钻孔40层次冲洗液明显漏失或全漏,漏水孔率高达71.4%。岩芯见有大量水蚀溶孔、裂隙发育,局部见有溶洞,充水空间发育。

龙场矿区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地表水补给次之。大气降水与地表水通过溶蚀裂隙等以面状分散的形式补给,地下水迳流明暗交替,最终以泉水、地下暗河的形式排泄。

区内地下水补、径、排主要受降水、地形地貌、岩性、地质构造等控制,既有区域的统一规律,又有随地段变化的明显差异。由于地形切割高差较大,地形坡度较陡,季节性溪沟及岩溶发育,在雨季绝大部份形成原地接受补给,就地小溪排泄。大气降雨是区内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来源,补给期集中在每年雨季。由于溶蚀裂隙较发育,降水通过溶沟、溶槽、溶蚀裂隙及落水洞等注入地下,并以地下河或泉的形式排泄于河流中或地势低洼处,降水主要是通过溶蚀裂隙、构造裂隙及风化裂隙方式渗入补给地下水。

通过龙场井田的地表勘查,地下水整体径流方向为雨朵河方向,地下裂隙较发育,最终在16、17泉以泉点的形式排泄于雨朵河。

2 物探情况

2014年6月27日,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煤科院来矿对龙场煤矿主斜井495m处进行水情物探,结果如下:

从图1分析可知,有一个含水地带在上方130度方向60m处向下延伸,到正前方时角度为改变,但是距离变为40m并继续延伸,含水带向下一直延伸并不断向右靠拢,从图3分析可知,含水带已经变化为90度方向并向前20m位置。说明含水带位置不断变化,并不断向巷道靠近。

除了这个含水带,还有第二个含水地区,从图1中可以看出90度方向70m到80m处有一低阻异常区,在图2中变化到右侧前方大片低阻异常,而在图3中大片低阻区域又向正前方靠拢,范围较大,但并没有向巷道靠近的趋势。

3 出水原因分析

龙场煤矿井田在北东向构造控制下,主要含水层的分布也沿构造线方向出露展布成带状。受含水层与隔水层出露空间位置变化的控制,井田内地表水与地下水互为补给、转化频繁。地下水通过岩溶管道、暗河、泉水等循环、径流、排泄,显示出循环浅、径流短、交替强烈、局部集中排泄的特点,总体由西南向东北运移,并通过暗河形式在井田外排泄,主斜井495m出水点正处于16号泉、17号泉排泄口附近区域,或者说主斜井495m出水点正处于主径流带上。

根据现场实地调查及主斜井出水点涌水情况分析,该出水点为碳酸盐岩夹基岩裂隙水,溶蚀裂隙较发育,降水通过溶沟、溶槽、溶蚀裂隙等流入地下。水源来自该区西南方向的落水洞,通过对现场及井田区域的水文地质调查来看,大气降水是该区域落水洞的主要补给来源,其动态变化受大气降水控制,枯水季节泉水流量较小,暴雨后流量猛增,该区域落水洞的标高大都在+1350m左右,与出水点处的标高相差200m,最大水压2兆帕。主斜井495米出水点实际揭露出水点水量变化范围在40~200m?/h左右,

4 堵水技术方案

根据主斜井495m出水点的岩溶裂隙发育情况、巷道围岩的地质条件、出水位置、水量、水压等,采用短孔注浆封堵围岩漏水点注浆方案。

4.1 注浆设计

注浆加固钻孔呈梅花形布置,孔间距0.8×0.8m,间排距0.8×0.8m。

4.2 施工程序

打孔→埋设注浆管→ 注浆 → 注浆验收。

4.3 钻孔施工

采用YT28型凿岩机钻孔,孔径42mm,孔深4m,在495m上下30m范围内巷道出水点周围布孔,按梅花形布置钻孔,钻孔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清孔。

4.4 注浆管

钻孔结束后安装2寸注浆管,注浆管采用与注浆泵相对应的钢管,长度0.9m,外露0.1m,注浆管两端套丝,套丝长度为分别5cm,采用干麻丝缠绕注浆管牢固,孔口采用树脂药卷或水玻璃充填加固。

4.5 注浆准备

注浆前进行管路调试,检查注浆管路及设备,确保注浆压力表完好,孔口管埋设牢固,并安装止浆管。

4.6 注浆

(1)拌制水泥浆:先加水后加水泥,水泥采用425号普通水泥,水泥浆液水灰比按1:0.6~1搅拌10至20min,混合比逐渐变大,直到达到满足施工设计要求为止。

(2)注浆顺序:采取单孔注浆(即打一个孔注一个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对下一个孔打孔、注浆。实行跳孔注浆,注浆顺序先在巷道底板注浆,再由两侧到拱顶,可交叉进行,每帮一次只施工一个孔。最后去掉4#溶洞引水管后,对巷道右帮引水管进行注浆处理,注浆压力2.5Mpa。注浆孔壁与钢管之间用麻丝填实,孔口范围采用树脂药卷或水玻璃封孔;孔口设止浆阀门(2个)和泄水观察孔阀门,注浆过程中若发生串浆,则关闭孔口阀门待其他孔注浆完毕后再打开阀门。

(3)清理注浆管。单孔注浆结束后,打开止浆阀门和泄水观察孔阀门用清水清理,防止堵塞注浆管。

(4)辅助用料 :当水泥浆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采用双液注浆,即注水泥浆后,出现跑浆、不起压等现象时,采用双液注浆,注浆时掺水玻璃,水玻璃浓度30-35Be,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0.35~1:0.65。无双液注浆泵时,单独调试好水玻璃浓度和体积比,通过注浆泵一起将混合液送入孔内。

5 实施效果

根据龙场煤矿建井过程中取得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结合前期的瞬变电磁和高密度电法物探资料,采取超前探查注浆、长短孔注浆堵水等措施,分析研究各含水层的裂隙发育规律特征,对龙场煤矿主斜井出水点的注浆治理,封堵出水点,使得主斜井的涌水量急剧下降,目前岩溶通道已得到了控制,岩溶裂隙水已经明显减少,主斜井的涌水量由150m3/h减小至50m3/h左右,计算年节约排水费用约120万元,减少了矿井排水费用,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猜你喜欢

物探
浅议如何提高金属矿物探工作地质效果
地质找矿过程中如何提高物探工作的质量
“挤、带、压、保”助推青年快速成长
关于快速找水定井物探方法的探讨
煤炭地质勘查预查阶段工作方法探讨
运用物探方法在青海省东昆仑地区勘探铜镍硫化物型矿床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岗嘎廷敖包综合化探异常评价及成矿潜力分析
地质调查物探技术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形势下物探工程造价管理职能作用的探讨
工程勘察中物探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