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研究

2017-01-24吕志勇

价值工程 2017年1期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施工项目对策

吕志勇

摘要:本文将基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理论深入剖析我国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继而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角度结合实证案例提出一套相对严谨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改善现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而避免损失,确保建筑施工活动取得预期经济效益。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view of safety productio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et of relatively strict and feasible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tatus quo and the level of safety management, as to avoid the loss, ensure the expecte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关键词: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017-04

0 引言

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中最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安全管理成效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经济效益以及所有参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鉴于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该以工程建设目标为基准,严格按照安全施工标准去检查和衡量每一项施工内容,要善于通过表象深入分析其中的问题、隐患,并及时整改,尽量将隐患“扼杀在摇篮里”,避免使企业因此蒙受经济损失。本文将基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理论深入剖析我国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继而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角度结合实证案例提出一套相对严谨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改善现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而避免损失,确保建筑施工活动取得预期经济效益。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论

1.1 建筑安全生产特点

在建筑建设中,其安全生产所具有的特点有:第一,不安全因素较多。在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场地面积以及空间有限,在其中则具有大量的材料、机具以及人员、多层次主体交叉作业情况的存在,则很容易因此导致物体打击等事故的发生;第二,安全管理富于变化。在建筑施工中,工作内容以及场所都处于变化以及动态的过程中,这就要求建筑安全生产能够同该种富于变化的现场环境相适应。同时,在建筑建设中,也将因环境的变化需要做好计划的及时调整,也因此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不安全因素较多。在建筑施工中,不仅存在较强的作业强度,且因多工种交叉作业、受天气影响大、高空作业等存在使现场具有更为复杂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防范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施工作业非标准化情况的存在,将增加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在不同的地区,建筑企业在技术装备、资金实力以及技术水平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因此使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了更为复杂的关系以及较多的管理层次,如果仅仅按照单一的手段以及方式进行管理,则很难获得好的管理效果。

1.2 安全管理基本原则

在建筑施工中,要时刻将安全工作放在所有工作中的第一位,并积极强调安全预防,即通过安全工作的提前开展处理防患于未然。在该项工作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有:第一,生产同安全相协调。即将安全融入到生产当中,对生产形成保证以及促进作用。虽然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两者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在最终目标以及管理目标上则需要形成完全的统一;第二,坚持管理目的性。在安全管理这项工作中,其内容就是实现生产过程中环境以及人物的管理,通过对人、物不安全行为以及状态的有效控制实现事故的消除以及避免,进而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以及安全;第三,坚持预防为主。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将预防放在第一位,首先要对生产当中不安全因素产生端正认识,消除不安全因素态度,在实际对生产内容进行布置时,则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针对性地做好措施制定;第四,坚持“四全”管理。在工程安全管理这项工作中,其将涉及到生产活动的很多个方面,即包括工程从开工到最终竣工的全过程。对此,在生产当中则需要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第五,加强安全控制。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目的,就是在实现事故提前预防、危险因素消除的基础上实现劳动人员的保护,对此,就需要在工作中加强控制,通过对人与物不安全状态的控制保障施工安全。

2 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各项工作也不断完善,其主要成效有:第一,建立了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根据我国安全管理要求,建设部近年来先后颁布了多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以及调查程序规定等文件,在文件当中明确了要在我国建设起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并初步形成了建筑生产监督管理体系;第二,开展伤害保险强制执行。根据建筑法当中为职工办理伤害保险相关内容要求,从1998年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展了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在将事故预防同意外伤害保险两者相结合的基础上促进安全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发展;第三,创建安全达标活动。通过安全达标活动的开展,在实现职工安全意识增强的同时使工程建设安全工作进入到了标准化、科学管理的轨道,且在有效提升工程现场整体防护水平的同时实现安全技术的提升,包括有创建文明工地、全面施工设施、加强卫生要求等等。

在获得成绩的同时,我国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主要有:

2.1 法律法规方面

虽然近年来我国所颁布的法律法规在我国建筑市场安全规范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第一,由不同部门以及机构制定法规,包括有行业标准、行政法规、国家法律以及地方法规等,且在内容方面存在较多矛盾以及重复情况,在具体行政管理中也存在依据不一致情况;第二,法律中重罚轻赔现象普遍,弱势群体没有获得较好的保护。即更多强调对安全违规企业的处理,在民工受到伤害时,应当获得多少赔偿却缺少具体的规定;第三,没有做好设计、监理单位以及业主等主体安全责任的规定。在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同施工进度要求、监控监管力度以及图纸设计质量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很多安全事故之所以发生,并非是由于现场施工管理疏漏,而是由于施工前期准备、测绘阶段的缺陷以及安全投入不足所导致的,对此,就需要能够做好不同单位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法律责任的明确。

2.2 政府监督方面

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第一,政府不同部门在相互协调以及相互配合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同部门间职责脱节、多头执法以及职能交叉情况较为严重;第二,安全监督人员素质以及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不足,因缺少专业知识以及安全管理经验并不能够保证监督的合格依法性,不能够以此对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第三,检查流于形式,很多地区领导处于政绩方面的考虑,面对安全事故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漏报、瞒报情况较为严重,不能够及时惩处安全检查当中的违纪违法问题。

2.3 企业管理方面

在现今建筑施工企业当中,其具有较为多元的投资主体以及经济成分特点,并因此使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且现场施工人员在安全防护装备配备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生产过程中,其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在仅仅重视工程进度的情况下乱干、蛮干情况较为严重,甚至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减少或者取消了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

3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策略

要做好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流程,再针对建筑施工阶段的关键节点进行重点监管,具体策略如下:

3.1 安全监督管理流程

一般情况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招标阶段的安全监督管理、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监督管理、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督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安全监督管理。通用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3.2 具体措施

3.2.1 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做好施工组织设计。该工作即在工程建设之前做好整个工程的统筹规划,保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够在具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更为顺利的完成生产任务。在施工该组织设计当中,施工单位就需要能够对工程的土方开挖、模板、脚手架、起重吊装以及降水等分部分项工程做好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在做好安全验算结果附具、由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第二,做好技术交底。在工程施工前,项目管理人员则需要针对该工程安全施工要求向作业人员以及施工班组做好说明,做好签字手续的履行。交底内容方面,要避免流于形式、口号化,要按照分部分项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第三,规范现场施工。在项目工程建设当中,要对文明施工管理引起重视,做好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做好材料堆放场、道路布场以及临时给排水的合理安排,保证生活区同作业区科学分离,做好施工环境的美化。进入现场的人员,需要按照规定做好劳保用品的佩戴,做好现场防火处理,保证具有充足消防器材的配备。

3.2.2 安全教育措施

第一,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需要在经过考核之后才能够任职,每年需要对作业、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将培训情况记录到其个人档案当中。通过对职工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的开展不断提升其安全生产意识以及操作技能,使其在工作当中具有更强的自我保护能力;第二,工程作业人员在进入到新工作岗位之前,需要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培训,没有经过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第三,做好安全检查制度的建立完善,在做好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做好下一阶段教育内容确定;第四,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做好教育对象、内容以及时间的记录。

3.2.3 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建立生产保证体系。在工程当中,要将项目经理作为工程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即成立起以项目经理为主,由班组长、施工员以及安全员等参加的组织机构,做好安全管理网络的组成;第二,落实责任制度。在工程施工中,需要逐层做好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的落实,通过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奖罚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的制定,做好各自安全管理考核指标的明确;第三,按操作规程作业。在工程施工中,作业人员需要在做好相关技术要领、施工要求掌握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操作要点、要求以及程序开展操作,做好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避免对其他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工程方面,要在流水施工以及交叉施工当中做好不同工程间的安全协调,如避免在施工操作、材料搬运中发生碰撞,在垂直交叉作业中出现物体坠落伤害等;第四,实行标准化作业。即根据科学作业标准的制定实现人行为的规范,能够在实现人不安全行为控制的同时减少其施工当中存在的失误;第五,建立应急预案。通过重大事故处理预案的建立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

4 实证案例

4.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大学闵行校西南角(莲花路与东川路交叉口),南侧为单层科研临时用房,北侧为蒋家港。总建筑面积为3448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8559平方米(其中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为2814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921平方米。主体由两栋南北平行布置的板楼组成,南北楼通过东西两侧的裙房连接。南侧为5层的物理类实验室用房。北侧为11层的化学类实验室用房。西侧一层设置洁净实验室(百级)等辅助用房,地下一层西侧设有实验室及冷库。地下一层东侧设置机动停车库。主楼建筑高度50米(室外地坪至女儿墙高度),裙房高度24米。人防工程:位于地下一层东侧,人防总建筑面积3881平方米。

施工过程中存在基坑开挖与支护(基坑局部最深开挖深度达到7米)、高大模板、支撑拆除、塔吊安装和拆除、重型起重机械吊装、卸料平台、脚手架等危险源。

4.2 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①认真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工作实施情况,检查施工单位是否进行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施工教育;②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重点部位如: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等施工事项应进行跟踪或旁站监理,认真检查其是否违反强制性规定,如有违规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③在施工现场要做到一管、二定、三检查、四不放过。一管:即要设专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监理人员,管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监理;二定:即制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监理生产责任制和技术措施;三检查:即定期检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施工专项方案》技术措施执行情况;四不放过:即麻痹思想不放过、事故苗头不放过、安全漏洞不放过。

4.3 安全监督管理成效

开展安全检查是检验安全监督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按要求,检查评定为“符合”的项数占检查项总数的比例高于70%的,为合格,低于70%的为不合格。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现场存在重大隐患,并下发整改通知书,则该项目直接评定为不合格。

工程安全检查结果(见表1)。

经过安全检查发现几处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项目,但合格率均在70%以上,从整体来看不会对整个工程造成损失,只需在后续工作中根据不合格项进行微调即可,并且据表1的检查结果来看,整体上仍然符合安全标准。

5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现今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在上文中,我们对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能够把握好存在问题,以科学措施的应用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忠琪.建筑施工企业员工个体特征因素与安全绩效关系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

[2]汪马成.基于PSO-SVM模型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预警方法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

[3]黄波.青岛市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策划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

[4]刘晓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D].北京建筑大学,2016.

[5]何培玉.关于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6.

[6]白宇.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与预控[D].西南交通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安全生产管理施工项目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研究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