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大创业帮扶力度积极引导刑满释放人员自主创业

2017-01-24李立军

职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额意愿人员

李立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监狱劳改系统积极引导服刑改造人员在刑满释放后自主创业,这将是帮助这一特殊群体重返社会、融入社会的有益之举。为响应中央号召,认真贯彻创业政策,应逐步强化创业服务,积极引导和帮扶刑满释放人员成功创业,这对防止刑满释放人员因无业可就、没有经济来源而“再进宫”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笔者就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监狱劳改系统刑满释放人员创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观点。

一、提高刑满释放人员主动创业的参与率

加强舆论宣传,做好创业培训指导。推动刑满释放人员主动创业、引导创业意愿是关键。做好宣传引导,在创业宣传方式上,要贴地气、近距离,提高宣传的亲和性和成效性;在宣传内容上,要从“愿意创业”“敢于创业”两个点上下功夫。一要做好创业指导工作,让刑满释放人员全面正确认识创业。首先要从创业教育入手,消除刑满释放人员对创业的畏惧心理,改变他们心中创业是“很遥远、与己无关”的事情这一错误认识。二要做好典型示范,发挥榜样带动、激励作用。挖掘已有刑满释放人员创业成功案例,从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功创业典型身上,树立创业自信心。三要做好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培训。服刑期间对有创业意愿人员的集中培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创业技能,同时也能够提高刑满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四是做好政策宣传,提升创业意愿率。加大地方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宣传,让刑满释放人员了解包括创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创业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加创业底气,让更多人员愿意、敢于将创业意愿变为创业现实。

二、降低刑满释放人员盲目创业的失败率

引导理性创业和做好项目指导,是服刑人员参与创业培训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一是要做好创业素质测评,鼓励引导刑满释放人员创业,但并不等于让所有人员都去创业,创业之路并非适合所有人。研究表明,在所有创业企业(不含加盟类企业)中,有70%会在一年内失败,而另外的25%将在后6年内陆续倒闭,只有剩下不到5%的企业会走向成功。所以,要充分利用就业服务平台、创业专家顾问团、职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等资源,引导帮助预创业的刑满释放人员学会理性分析自身素质、所拥有的优势资源、创业受到的制约条件等各项因素,从而理性地做出就业创业选择。二是要做好项目推介工作。创业初期选对适合自己的项目很重要,尤其是刑满释放人员群体对如何选择创业项目总感到无所适从。在创业引导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创业项目的征集、推进力度,拓宽眼界、方便有创业意愿者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到适合自己的项目,从而大大提高刑满释放的创业者与项目的匹配率。

三、提高刑满释放人员创业的成功率

创业启动资金和知识技能相对不足是制约刑满释放人员创业的两大瓶颈。建议针对两大问题,政府积极做好“一低一高”两项工作。“一低”即降低获得资金支援的门槛。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是刑满释放人员创业者获得创业启动资金的惠民政策,已成为推动创业的助推器。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因素,主要表现在担保门槛上。因为刑满释放人员群体普遍存在着“社会交往面窄”问题,他们很难找到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企业主等符合条件的人员为其提供反担保,有的没有多余房产进行抵押,这就成为影响他们申办小额担保贷款的一道“槛”,造成许多本应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的创业者无奈放弃贷款申请。“一高”即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提高创业技能。应该在已开展的监狱劳改系统免费创业培训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通过社区、乡镇再次参与社会人员创业培训的力度。

四、提高刑满释放人员持续创业的存活率

强化创业跟踪,做好后续服务。创业之初“扶上马”,尚需创业之后“送一程”。对于首次创业的刑满释放人员来说缺乏经验是遇到的“拦路虎”之一,那么帮助他们成功创业,做好创业后续跟踪扶持、帮助解决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则尤为重要。泰安市相关部门要适时组织储备的各类创业专家、咨询顾问,有针对性地为农林牧渔、法律、商贸等行业创业的刑满释放人员破困、跟踪指导,帮助他们渡过企业成长难关,切实提高企业的最后存活率。

(作者单位:泰安监狱)

猜你喜欢

小额意愿人员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基于高速公路ETC卡的小额支付平台应用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赣通卡小额支付平台设计方案
警惕小额会费传销骗局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