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路径探究

2017-01-24孙春燕

职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院校精神职业

孙春燕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在培养的方法上,要注意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在教学方法上,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还是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比较被动,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第二,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养的过程中,由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完善,因此不能有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目标。虽然有些高职院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并没有注重课程的科学化设置,教学课时不足,没有起到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有效作用。

第三,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应用、轻理论的现象。学校为了迎合就业市场的需要,寻求用人企业的垂青,力求使学校的运行贴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因而面向社会有余,而追求高深文化和探索学术理论不足。在教学中,重术轻学,重应用、轻理论的情况一直比较普遍。这样大大阻碍了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养的进程。

第四,很多学生缺乏对职业精神的追求。对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职业伦理精神等方面的学习,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学生在职业伦理方面的意识没得到有效的强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方面的深化指导,导致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比较落后。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环境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职业精神方面的教学重视不够,教学内容也比较陈旧、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大大影响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有效培养。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路径探究

为了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有效培养,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笔者结合实际探究了几个方法,以期对实际教学产生积极作用。

第一,要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应该从多方面充分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进行充分结合,并与伦理道德、理想信念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进行有效结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促进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这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二,注重营造良好的高职校园文化氛围。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也有着紧密联系。只有让学生身处文化氛围当中,才能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从具体的实施上来看,要注重将学生的学习和个人性格特征相结合,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将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等作为主题,开展传递正能量的活动,带动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职业精神的认识。学校还要注重加强校园硬件设施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景观文化品位,只有这样,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系列活动,才有助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第三,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在对学生的职业精神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加强个人修养,尤其是在职业道德和为人处世方面,要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教师只有提高了自身修养,才能更好地投身于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工作中去,才能发挥对学生的积极指导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者,必须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第四,不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的职业精神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要结合不同岗位的要求,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锻炼,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精神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小结

总而言之,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加以重视,在方法的应用上也要注意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有从细节出发,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的效果才能得到良好的体现。笔者希望通过理论研究,能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院校精神职业
虎虎生威见精神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