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经济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7-01-23姜震王晓光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吉林市场经济民营企业

姜震 王晓光

摘要:随着我国逐渐全面开展实施市场经济以后,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力军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趋势地位,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民营企业的快速提升和发展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增加地方经济的增长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吉林,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而民营企业经济发展较为迟缓,究其原因是民营企业经济融资不够完善和发达,无法获取充足的扩张资金使得民营企业难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和发展壮大。

关键词:市场经济;民营企业;吉林;经济融资

1.引言

据政府部门统计,2015年吉林市民营企业创造的经济收益占吉林市GDP的57.64%,其比重已超过了一半。由此可知,吉林市民营企业在吉林市的经济地位非常重要。民营企业与其他大中型国企相比其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市场运作机制更为灵活,对激发市场活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力更为明显。同时,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能为吉林市广大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吉林市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必将带动整个吉林市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当民营企业发展到某一程度之后将很难进一步的扩张,阻碍吉林市民营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民营企业难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经济融资。阻碍民营企业经济融资的因素来自多方面:企业自身、社会金融体系,政府政策等等。如何分析找出影响民营企业经济融资难的影响因素,对其加以解决对扩大民营企业的经营规模,进一步提升吉林市的经济水平有着重要深远的意义。

2.吉林市民营企业经济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

吉林市大多数民营企业存在一个通病:管理层的水平参差不齐、生产经营方向不统一、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等等,尤其是财务制度不规范造成对企业进行经济融资造成的影响最大。民营企业经济融资来源主要是从银行,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必然无法是银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实际的了解和判读,盲目为企业贷款必然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另外,由于企业人员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大部分人不具备金融和财务的知识,无法通过多种渠道对资金进行合理的筹划,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只能借助于中介机构进行融资,提高了融资成本,这些对于民营企业进行经济融资来说都是不利的。

2.2银行贷款融资渠道不畅

吉林市大部分民营企业进行经济融资的渠道和方式都是通过一定的抵押和担保从各类银行进行贷款。这种贷款方式对于一些国家支持发展的大型国有企业而言比较快捷和方便,对于一些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而言则很困难,银行为避免给中小民营企业贷款后造成贷款无法回收的情况发生,往往会制定一系列比较严格和苛刻的审批条件,当贷款办下来以后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使得中小民营企业错过了绝佳扩大规模的时期。这种银行贷款融资渠道的不畅通是影响民营企业进行经济融资、扩张的另一个重要的负面影响因素。

2.3公司债务融资条件难以满足

吉林市部分民营企业想通过上市发型公司股票或债券进行经济融资,然而绝大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不满足上市的调价,即净资产数额不够。吉林市的民营企业要么净资产规模够,但不是上市公司,要么是上市公司,但没有合适的用途发行公司债,这一融资途径很难被吉林市的企业利用。

2.4担保融资发展不均衡

吉林市大部分民营企业向银行取得经济融资的方式是通过: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很难获得银行给予的信用贷款,然而即使是采用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民营企业除将不得不按银行的各类贷款制度的要求向银行支付一定的利息外,还需给担保公司支付一定的贷款利率和储备金,这都给很多民营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资金风险。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难以找到担保人,银行也不允许效益一般的民营企业担保,效益好的企业又不愿以自己企业的资产做抵押,害怕市场风险。这种担保融资发展的不均衡制约着民营企业进行经济融资,也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

3.促进吉林市民营企业经济融资的对策

3.1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吉林市民营企业想要突破经济融资难的困境,必须坚持不懈地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只有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才能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降低双方交易成本,解决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引进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限制大部分民营企业进行经济融资的一个原因是企业的管理决策层缺乏相应的金融和财务人才,对此企业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发展需要设立专项资金去聘用和培养适合公司发展的高素质的金融、财务人才。

树立全方位融资理念:民营企业进行经济融资往往是建立在新项目或者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基础上,而市场机会的出现往往是短暂的。不论是能为企业获取利益的新项目还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企业恰巧在这个时候没有充足的资金储备,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取一定数额的经济融资。这就需要企业树立全方位的融资理念,将自身资源最大可能的资本化,增加资本使用效率。

3.2政府扶持角度的对策

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是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提升民营企业经济融资的一个强有力的后盾。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考核奖励力度、打造融资信息对接平台、加大支持中小企业上市工作力度及组建地方金融控股集团,促进民营经济融资等多种方式帮助民营企业进行经济融资,扩大生产规模。

参考文献:

[1]符戈.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9-13,42-43.

[2]王一翔.浙江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2):185-186.

[3]车传盛.大连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D].辽宁:大连海事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姜震(1995.09- ),男,吉林敦化,长春科技学院本科在读,金融学专业;

王晓光,通讯作者,长春科技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务。

猜你喜欢

吉林市场经济民营企业
市场经济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吉林出版集团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