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模式下的风险分析石可寓

2017-01-23杨博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私营部门公共部门因素

杨博

摘要:PPP模式作为政府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产物,逐渐成为一些大型项目的融资与运营模式,PPP模式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力图在对PPP模式的解析后,对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使PPP模式下的风险因素能够比较完整地阐述,并且提出一些风险分配的基础方向。

关键词:PPP模式风险分析文献研究国际物流

一、PPP模式的分析

PPP模式的发展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而在中国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PPP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过,PPP模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仍然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在这一大环境下对PPP模式的内涵和运行框架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

(一)PPP模式的内涵

1.PPP模式的定义

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的缩写,通常被翻译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另外还被译成公私合作伙伴模式、公私机构的伙伴合作、民间开放公共服务、公共民营合作制等。不同的机构和专家对PPP模式的具体定义不尽相同。

2.PPP模式的特点

尽管对于PPP模式的定义国内外专家和机构并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表述,但我们还是可以发现PPP的一些共同特征:一是PPP模式是关于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合作是前提,无论融资还是后期运行的各个阶段都可见合作的影子;二是运用PPP模式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率地提供包括公共产品或服务。三是PPP模式强调利益共享,即在合作中,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能够实现双赢。四是项目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承担。

3.PPP模式的分类

(1)外包类模式。外包类模式项目一般是由政府投资,私人部门承包整个项目中的一项或几项职能,或者受政府之托代为管理维护设施或提供部分公共服务,并通过政府付费实现收益。

(2)特许经营类模式。特许经营类模式项目由私人部门部分或全部的参与投资,并通过合同安排与公共部门共同承担项目风险,共同享有项目收益。

(3)私有化类模式。私有化类模式的项目由私人部门负责全部投资,在政府的监管下,通过向用户收费来收回投资,实现收益。

(二)PPP模式的框架分析

1.融资过程

PPP项目的资金筹措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完成。具体而言,私营部门的直接投资以及公共部门的协助资金形成SPC的资本金,构成项目的直接融资部分;私营部门的直接投资主要依靠的是私营部门自身的资金实力,公共部门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或拨款。贷款、租赁和其他方式筹措的资金构成项目的间接融资的部分,他们共同组成项目的总投资。在特许经营期限内,项目运行的一切开支和收益由SPC负责管理,同时,收益按特许协议事先约定的利益分配制度进行分配。

2.运营管理过程

PPP项目的运营管理主要涉及项目的经营、日常管理和维护。通常而言,项目的经营和日常管理会交由私营部门负责,公共部门主要进行相应的维护和监管。

二、PPP模式下的风险因素

目前对风险并没有形成一个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观点。一般来说,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行为结果变动程度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影响。PPP模式在实际运行中面对的风险因素种类多样且错综复杂,各种风险所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大小不一,同时各种风险因素之间与外界的交叉使风险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和阶段性。我们将风险因素划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两大类,不可控风险由于其复杂和常见性,是下文讨论的重点。

(一)可控制风险

可控风险主要是指私营部门在项目运行中,可以通过内部调节和前期准备避免或减少的风险,换言之,如果部门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合理规划和经营,这类风险不会对项目的运行造成太大的影响。如,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以及外部事件给项目有关部门造成损失的风险;一般而言,私营部门可以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和监管制度减少或避免这一风险。另外,还可能存在其他许多可控风险因素。

1.项目特殊性风险

项目风险是指在项目的决策、设计、建造、运营等各个过程中,由各自相关的复杂因素的不确定性最终造成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经济、社会、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损失或损坏。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由于PPP项目是一个委托代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信息不能在各个阶层、各个合作者之间顺利流通,会导致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使得各方参与者无法掌握项目的准确信息,这就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

(二)不可控制风险

不可控制风险是指,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私营部门无法预料的、或无法通过内部调节和前期准备可以避免或减少的风险。这些风险都受到私营部门以外力量的影响,是私营部门外部力量导致的,因此私营部门无法进行干预,也无法做到未雨绸缪。正因为其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性,不可控制因素是PPP模式运行过程中最为棘手也最为重要的一大类风险。不可控制风险包括三大类,其中,这三大类风险下又包含了许多更具体的风险。

1.国际风险

国际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国际间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变化对PPP项目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国际物流项目而言,国际风险尤为重要。

2.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包括国家政治风险、国家法律风险、国家市场风险以及国家金融风险。国家政治风险是指政府的制度环境,经济法律政策的变化,造成项目融资失败或者运营管理困难的风险。

3.不可抗力风险

不可抗力风险指项目运营过程中最不确定、可能造成最大危害的风险。关于不可抗力风险,主要指的是不可抗力风险中的自然因素。

总结

PPP模式是当今市场经济与政府参与相结合的产物,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PPP模式构建下的项目运行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双方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推动项目的发展。不可否认,PPP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风险,风险涉及面广,因而,构建并完善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既要公平又要保障效率,即在合资经营中一方面需要引用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另一方面又要将风险转移到最有能力且最有效的承担者一方。

参考文献:

[1]杨秋波,侯晓文.PPP模式风险分担框架的改进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8(08)

猜你喜欢

私营部门公共部门因素
基于奖惩的政府付费PPP项目支付机制研究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解石三大因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探析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前言》发布
重视私营部门的灾后重建作用
基于SEM的综合管廊工程项目私营部门评价选择研究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