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黄帝内经》浅谈四时养生

2017-01-23张魏鑫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阴气酸味黄帝内经

张魏鑫

【摘 要】 自古至今,人们为追求健康长寿不断努力着,其中养生就是一种重要手段。巜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中医经典巨著,祥细的论述了养生之道。

【关键词】 四时养生 黄帝内经

四时养生,即按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及特点,来调摄机体阴阳平衡,调理饮食、起居、精神,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黄帝内经》强调“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依靠天地之气和水谷精气而生存,随着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生活。阐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并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阴阳四时是万物的终结,是盛衰存亡的根本,违逆了其变化的规律,就会产生灾害,而顺从它,则不会生重病。那么如何四时养生呢?“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黄帝内经》强调四时养生应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原则,即春夏顺其生长之气来养生、养长;秋冬顺其收藏之气来养收、养藏。

1 春生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季应于肝,肝主藏血,主疏泄。春季肝气升发,故在春季应注意养肝柔肝。在起居方面,应该晚睡早起。春季阴寒未去阳气渐生,故应注意“春捂”,穿衣要注意保暖。春天最有利于人体采纳真气,晨练也是一大养生方法,但要选择轻柔的项目,如太极拳,散步,慢跑等,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不宜过度劳累。在饮食方面,宜食用辛甘温之品,如五谷、芥菜、芹菜、油菜、菠菜等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忌酸味食物,因为酸味具有收敛的功效,影响阳气的升发。春季推陈出新,利于各种细菌、病毒的生存和传播,故容易患流感等热病。春季又是痼疾容易复发的季节,尤其是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等。平时要注意讲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2 夏长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心气通于夏,心主血,藏神,为君主之官。故在夏季养生,要注意养心。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以适应夏季阴气不足。民间讲“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是夏季气候炎热,应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避免大汗,以防中暑。锻炼最好在清晨和傍晚气温低的时候进行。锻炼时衣着宽松轻薄,便于散热。患有甲亢、心脏病、高血压的病人不宜在夏季剧烈活动。要常备一些防暑的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双黄连等。夏季腠里开,汗液外泄,邪气得入。故夏季夜晚睡觉时,不易扇风,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以低于室外温度2~4度为宜,否则容易造成手足不遂,麻木不仁的痹症。“暑多挟湿”,而“脾喜燥恶湿”。在夏季,人体消化功能弱,宜食用清热消暑,健脾益气的食物,如茄子、丝瓜、黄瓜、西瓜、西红柿、酸梅汤、绿豆汤等。要忌生冷油腻,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容易引起肠炎、胃炎等病。由于夏季阳气充盛,中医讲“冬病夏治”,一些冬季常发的慢性病,如支气管炎,在夏天治疗可以好转或痊愈。可以使用三伏贴,针灸保健等。

3 秋收

“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时自然界万物平定收敛。秋季阳气渐衰,阴气渐长,秋季养生要注意顾护阳气。秋季干燥,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燥邪犯肺,形成肺燥,故秋季要注意防止燥邪对人体的损伤。起居方面,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顺应阴气的收藏,早起顺应阳气的生长。民间讲此时应“秋冻”,是因为让机体冻一冻,可以提高耐寒能力,另外也能避免因穿衣过多,使汗出过多,耗伤阴津。秋季是锻炼的好时机,可适当的增加运动量,以抵抗冬季的严寒,但应注意不要过量出汗。运动前可喝些温开水、牛奶等,保持呼吸道的湿润。秋季肺气盛,饮食要“少辛增酸”。少食辛味发散之品,多食酸味之品,以增加肝脏的功能,防治肺气过盛而侮肝脏。另外要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品,如银耳、甘蔗、梨、蜂蜜等。

4 冬藏

“冬三月,此为闭藏。”冬季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阴气盛极,阳气潜伏。故冬季养生应敛阳护阴。起居方面,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养身体阳气,晚起以养阴气,待日出,可避免严寒。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双脚的保暖。足部受寒会影脏腑功能。冬季不可终日紧闭门窗,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冬季锻炼不要在恶劣环境中进行,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关节扭伤。冬季应于肾,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在志为惊恐。冬季饮食要注意养阳,但不能过于温燥以免伤阳。“冬令进补”,冬季脾胃功能相对旺盛,可以使用一些补养的食物。偏阳虚的人以羊肉、鸡肉等温热的食物为宜;偏阴虚的人以鹅肉、鸭肉为好。饮食宜“少咸增苦”,因为肾主咸,心主苦,冬季肾气本就充盛,多食咸,易使肾气太过而克制心气。多食苦可以养心气。

参考文献

[1]迟华基.《内经选读》.2008.8

[2]李世昌.浅谈内经的养生法.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4)

猜你喜欢

阴气酸味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秋分
——以“收”为主 多酸少辛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此情可待》中道家思想的体现和嬗变
酸汤肥牛
多吃酸味食物可缓解焦虑
防腐剂和酸味剂对发酵萝卜保藏作用的影响
青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