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广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临床体会

2017-01-23魏小梅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临床体会早期诊断儿童哮喘

魏小梅

【摘 要】 儿童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病症,是严重影响小儿成长发育的慢性疾病。而且在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发展环境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有着非常明显的攀升,我国目前存在有约1000万以上儿童哮喘患儿亟待治疗。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会诊经验,联系到当前国内外儿童哮喘诊断治疗的相关研究发展近况,立足于我国医疗条件下实现更好诊断和治疗儿童哮喘的目的,通过本文详细讨论了推广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临床体会,以供今后医疗方面对治疗儿童哮喘研究参考。

【关键词】 儿童哮喘 早期诊断 治疗 临床体会

当前针对儿童哮喘的医疗研究在发病机理、免疫学、病理生理方面研究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并日臻完善,形成了针对儿童哮喘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方面的综合研究成果,以下是结合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和拓展分析。

1 儿童哮喘的发病原因

儿童哮喘经过长期的临床印证,其发病原因被证实为儿童体质下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引发,接触一定诱因时产生的哮喘、气促、胸闷等症状。经过临床实证分析,现能够断定儿童由于自身体质因素产生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若在特定的环境下存在着持续性的慢性炎症,则会在气道内呈现出长期的高反应状态,接触环境诱因的情况下能够显现相关症状的反复现象。因此其发病和相关症状的产生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气道炎症、持续性的高反应状态、诱因接触。

2 儿童哮喘早期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

在施行儿童哮喘早期诊断的过程中,进行详尽的病史采集是非常有必要的,病史采集对于儿童哮喘的正确诊断、鉴别、预防、治疗以及预后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施行儿童哮喘早期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儿科医师全面询问和调查患儿的现病史、特应性疾病史、家族过敏史等重要的病史资料,并且要在具体诊断过程中,通过结合临床症状观察、肺功能的的测定、气道反应的测定等结果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从而准确诊断哮喘,判断哮喘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最终确定哮喘的类型,从而指导进行科学的针对性治疗[1]。

2.1 现病史

在施行儿童哮喘早期诊断过程中,需要详尽了解患儿当前的发病年龄,引发病症的具体季节,发病的频次,还应当问询患儿发病的持续时间,观察患儿的发病发作程度,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应当针对患儿夜间发作的状况进行单独的了解,还应当包括了解患儿居室环境、喂养方式等,查看是否有可能是环境或外在因素引发的哮喘,要对患者进行细致的病症观察[2]。

2.2 特应性疾病病史

针对哮喘患儿进行必要的幼儿湿疹、鼻炎、荨麻疹等病史进行分析,了解特应性疾病的病史情况,将有助于分析儿童的过敏性体质,从而帮助分析儿童哮喘患儿的病症类型,增进治疗诊断的准确性。

2.3 家族过敏史

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是儿童哮喘需要分析家庭过敏史的原因 。因此需要结合分析一、二级亲属间是否存在有相关的家族过敏史情况,有助于分析判断和鉴别诊断儿童哮喘的相关病症,具有一定的分析参考价值。

3 儿童哮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表现和早期预兆

3.1 主要临床表现

3.1.1 病症发作先兆和早期表现

患儿在症状发作前的先兆主要是表现为上呼吸道过敏症状,通常儿童具有一定的瘙痒表达,但婴儿对瘙痒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仔细进行观察,通常此类症状往往持续数小时到数天的时间,需要在儿童哮喘早期诊断中进行有效的观察分析[3]。

3.1.2 典型发作表现

在不同的哮喘严重程度上,哮喘的相关病症表现往往存在不同。因此需要在儿童哮喘早期诊断中判断儿童的呼吸状况、痰液状况、面情状况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判断。

3.2 早期预兆

儿童哮喘在哮喘症状前期,往往出现包括咳嗽、干咳、呼吸不顺、胸闷气短、喷嚏和流涕、鼻塞、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等明显的性状表现。

4 儿童哮喘早期诊断中的辅助诊断方法

在儿童哮喘早期诊断中,可供选用的辅助诊断方法非常丰富,包括进行肺功能测定、气道反应测定、哮喘气道炎症诊断、特性免疫诊断等措施,应当在判断患儿具体情况后,具体灵活的选择对应性的辅助诊断方法,采取复合型的诊断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引导措施。

5 儿童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预防

5.1 急性期治疗

针对儿童哮喘的急性期治疗应当采取有效的镇静措施,通过必要的治疗辅助措施稳定患儿的病症,进行吸氧治疗。必要的情况下,应当在患儿发病时进行及时的平喘治疗措施,在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下,及时判断情况进行祛痰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利用抗生类药物对患儿进行抗过敏治疗。这一治疗过程中,必须科学进行情况判定,避免患儿接触可能的致敏源。

5.2 缓解期治疗

5.2.1 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运动锻炼

结合医师的指导意见,进行适当的科学运动锻炼,形成增强体能机体抵抗力的有效锻炼。还需要制定科学的运动锻炼计划,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的调节措施,避免产生运动损伤和不必要的刺激。

5.2.2 合理进行室内环境调节

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管理措施,科学调整室内气温,有效预防流感感冒。特别注意冬季室内气温不宜过高,夏季不宜调节空调温度过低,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感冒等诱因,避免支气管炎的发作。减少流感季节的外出,避免过多接触人群,不宜受凉,应当在季节更替期间注意随季节增减衣服。

5.2.3 施行综合性治疗防护措施

针对儿童哮喘的缓解期间治疗,是离不开综合性治疗防护措施的。需要在医师的引导下,结合患儿的个体特点,施行一定的有针对性的辅助治疗引导措施,进行多功能的治疗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在进行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认真细致分析患儿的个体情况,通过详细了解患儿的病史采集情况、观察临床表现情况,准确依据儿童哮喘的早期预兆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治疗,结合多种辅助治疗诊断方法,进行科学的治疗和预防,有助于解决儿童哮喘的病症。

参考文献

[1]成焕吉,刘丽,乔红梅,鲁继荣,金哲. 在基层医院推广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效果评价[J]. 中国妇幼保健,2008,02:175-176.

[2]蒋海瑛,陈睿,楼涤,王美蓉,俞晓梅,陈亲赐,方彩文,万政,夏志俊. 基层推广应用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技术的实践[J]. 中国妇幼保健,2013,08:1221-1223.

[3]应雅丽,余春芳,吴一峰,余红云. 79例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推广应用体会[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12:17-18.

猜你喜欢

临床体会早期诊断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春季:儿童哮喘多发 处置要得法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30例的临床分析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两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
小青龙汤治“噎”方证浅析
儿童哮喘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