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手术患者复苏期少量饮水对胃肠功能恢复影响

2017-01-23蒋娟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蒋娟

【摘 要】 目的:总结少量饮水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复苏期的胃肠功能恢复所造成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救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共81例,采用数据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组(n=41例,于患者复苏期给予少量饮水),参照组(n=40例,于患者复苏期给予棉签蘸水),对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对照。结果:研究组排气时间(2±0.5)d、排便时间(5±1.4)d、肠鸣音恢复时间(2±0.4)d、不良反应发生率9.76%均优于参照组(3±0.4)d、(5.5±1.2)d、(3±0.5)d、25.0%(P<0.05)。结论:临床治疗胃肠道手术患者期间,于其复苏期给予其少量饮水,能缓解患者的口渴感,减少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复苏期 少量饮水 胃肠功能恢复

在复苏期,胃肠道手术患者意识慢慢苏醒,除了手术切口会出现疼痛感之外,口渴感会慢慢显现出来。因此,患者术后出现口渴感时,护理人员应使用棉签蘸取少量水,以湿润患者的嘴唇,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并不明显[1]。鉴于此,本文就该院救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共81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复苏期给予少量饮水,效果确切,现作如下报道: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筛选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救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共81例,采用数据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组41例,男女比21:20,年龄介于30岁至65岁之间,中间值(45±3.6)岁,于患者复苏期给予少量饮水;参照组40例,男女比22:18,年龄介于31岁至66岁之间,中间值(46±4.7)岁,于患者复苏期给予棉签蘸水。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选的81例患者住院之后,护理人员对其行常规检查,并于术前做好肠道准备工作,并留置胃管行连续肠胃减压。以气管中插管其静脉麻醉,胃肠道手术后将导管直接转至ICU内,待与拔管指征相符后,可将气管导管直接拔出。

1.2.1 研究组

患者口渴时,医务人员给予其饮用20毫升温开水,之后按照机体需求调整,每次给予20-40毫升,2次间隔的时间不低于2小时。

1.2.2 参照组

患者口渴时,医务人员用棉签蘸水来湿润其嘴唇。所有患者均术后镇痛处理,仔细查看患者各项指标无异常后,将其转至外科病房。

1.3 观察指标

医务人员对患者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术后严密查看并记录下两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胃肠功能恢复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1.4 数据统计

本次所选软件的版本是SPSS20.0,对文中涉及到的各项计量数据,选(x±s)代表。客观对照两组相关数据信息,若有差距,表明(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

研究组排气时间(2±0.5)d、排便时间(5±1.4)d、肠鸣音恢复时间(2±0.4)d等均优于参照组排气时间(3±0.4)d、排便时间(5.5±1.2)d、肠鸣音恢复时间(3±0.5)d(P<0.05)。

2.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入选的41例患者中,口渴35例(85.37%),恶心2例,腹胀1例,腹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9.76%(4/41);参照组入选的40例患者中,口渴23例(57.5%),恶心5例,腹胀3例,腹痛2例,并发症发生率25.0%(10/40)(P<0.05)。

3 讨论

胃肠道手术患者于麻醉复苏过程中,因术前绝对禁食、禁饮,且于术中注射相应的抗胆碱药物,可有效抑制机体腺体的分泌,同时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口腔长期处于张开的状态,这就容易造成很多干燥的气体直接进至患者的呼吸道中等,上述因素易造成患者的唾液分泌逐渐缩减,最终使患者术后易引发口渴。

据相关临床实践研究结果证实,临床并不再将肠呜音恢复当做解决肠麻痹或是患者已恢复至进食的一种指征[2]。术后,医务人员需尽快给予患者食用正常的食物或是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即便针对行结直肠切除手术患者,医务人员也应于患者术后数小时之内,给予其使用清淡的流食(清水)。

据有关资料显示,胃肠道手术患者于复苏期给予其少量饮水,其饮水反射可促进机体大脑的皮层、皮层下的中枢兴奋,之后经迷走神经直接传到机体的消化腺内,从而促进消化液大量分泌,且除了部分被吸出之外,有很少的一部分直接进至肠道内,最终刺激其机体肠蠕动功能快速恢复。而且,人体大脑迷走神经的末梢所释放出的大量乙酰胆碱能够刺激胃肠的平滑肌快速兴奋,这也使可帮助胃肠蠕动快速恢复[3]。

胃肠道患者行手术期间,若胃管发生严重堵塞,则可通过胃管注射25毫升左右的生理盐水,以确保其顺畅。而且,胃的膨胀性较高,通常情况下,正常成人的胃容量最大为1OO0毫升食物,尽管大量饮水也可经胃管的负压直接将水分吸出,因而,胃肠道手术患者于术后给予其少量饮水,并不会使胃容量的负担加大,从而不会加大吻合口的张力。而且,于连续性的胃肠减压之下,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复苏期给予其少量饮水,并不会引发相应的并发症,其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医务人员给予复苏期患者少量饮水的过程中欧,应充分考虑相关因素(饮水量、患者身体复苏情况、进水姿势等)是否安全,以促进其胃肠道功能恢复。

本次研究中,对胃肠道手术患者于复苏期给予少量饮水,研究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均优于参照组(P<0.05)。由此表明,少量饮水对缓解患者的口渴感、减少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综上所述,胃肠道手术患者复苏期少量饮水可帮助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降低术后恶性、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有助于患者及早康复。

参考文献

[1]黄凌云,王建平,姜益,等.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胃肠功能、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104-106.

[2]单君.综合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4(10):141-142.

[3]袁兰蓉,古明锋.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