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干预的思考

2017-01-23肖莉肖念洪俊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肖莉+肖念+洪俊

【摘 要】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共5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颈椎前路手术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吞咽情况、发声情况以及肺腑感染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干预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情况,减少患者的术后感染发声几率,宜在实际的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干预过程中予以推广。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护理干预 康复措施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推行性退变、肿瘤等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手术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围术期护理过程中不仅要全面监测手术区域的恢复情况、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还要指导患者正确的排痰、呼吸方法,避免呛水和颈部扭动从而影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效果。基于常规的护理方法结合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实际需求,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能够及时发现术后护理存在的问题,加强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有效沟通,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对我院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35岁~67岁,平均年龄(44.25±12.03)岁。对照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31岁~70岁,平均年龄(49.23±15.12)岁。对照组患者在颈椎前路手术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手术,手术使用的内固定材料和康复器械均为同一批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全面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过程和相关康复措施,叮嘱患者禁食水,术后帮助患者进行恢复治疗,定期配置药物,同时注重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满足患者的切实需求[1]。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办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在术前的护理干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患者的手术适应能力,由于颈椎前路手术需要对患者增加解气管和食管,因此要在术前要为患者讲解正确的推移方法,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排痰方法,指导患者采用深呼吸的方式,适应解气管和食管[2]。另一方面,在术后的护理干预过程中,要注重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口唇的颜色,注重检测患者身体情绪上的变化,要注重为患者讲解手术以及康复治疗相关的内容,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的情绪,另外,还要为患者配备伤口应急处理包,防止手术伤口渗血过多,注重检测颈部的肿胀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主治医师,避免由手术区域血肿引发的呼吸困难,导致患者神经出现损坏。除此之外,在患者进食过程中,要先用水进行试验,保证患者适应食管,避免引发不良反应,同时要注重加牢患者的颈托,知道患者正确转动颈部,同时安排患者的复查, 便于患者完全康复[3]。

1.3 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吞咽情况(吞咽是否困难)、发声情况(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以及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吞咽情况、发声情况以及肺腑感染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由于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干预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如果不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则难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同时也容易造成患者手术伤口感染,影响了治疗效果,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基于常规的护理方法难以满足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能够及时发现术后护理存在的问题,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进程,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吞咽情况、发声情况以及肺腑感染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干预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情况,减少患者的术后感染发声几率,宜在实际的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干预过程中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芳,马戈东,张会凡.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正骨,2014,06:79-80.

[2]李清花,林羡枝,许丽军,陈素燕.护理干预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咽喉部刺激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26:5-6.

[3]李叔君.对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颈椎骨折患者进行系统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05:81-83.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