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的观察

2017-01-23荣翠凤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护理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围术期不同护理方案而将其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案,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增加明显,对比于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高,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促使病情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 护理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对此,一种全面、有效的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1]。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综合护理模式,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主要目的在于控制经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2]。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疗护理服务水平,选取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的应用价值,为日后临床提供可靠护理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0例脑出血患者,均经过颅脑CT,同时结合临床检查而确诊,根据患者围术期不同护理方案而将其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5例,临床护理路径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最小的是50岁,最大的是72岁,平均年龄(64.3±5.8)岁。常规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小的是48岁,最大的是73岁,平均年龄(63.2±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行一般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组则在此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①成立护理路径小组。首先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组员包括科主任、主管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等,针对主治医师意见,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以表格的形式确定诊疗计划、护理程序、功能康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各项护理措施。②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师、护士长进行评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说明临床路径路径目的、护理内容及注意事项,征求患者家属同意后,签署执行同意书,由分管护士跟随,针对路径指标,结合患者合理需求,反复评估、评价、完善护理计划。由责任护士负责各项护理内容的实施,已执行项目做标记“√”,未执行项目做标记“X”,并在每天护理项目上签字确认。责任护士于每次交接班时实施评估护理计划,包括并发发生情况、专科体征、阳性资料等,并观察记录好患者病情变化以及患者意见反馈。

1.3 评价标准[3]

采取ADL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并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案,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增加明显,对比于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高,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脑出血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脑出血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伤害患者机体,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很有可能造成患者智力障碍、肢体障碍等现象[4]。

脑出血致病原因复杂多样,多伴随其他疾病,并且容易发生恶性后遗症,如伤残、死亡等,患者护理需求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难度。常规护理主要是执行医生医嘱,在医师做出相应指示后而为患者提供护理,等到患者及家属提出问题后才予以相应指导,缺乏预见性、系统性[5]。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转化以往以疾病为主的护理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改变传统机械执行医嘱,简化、优化护理工作,以时间为横轴,护理内容为纵轴,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制定出具体的护理日程安排,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图表为患者提供连续性、主动性的护理,包括接诊诊断、入院宣教、检查、饮食、治疗、肢体功能锻炼等,使得护理工作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时间性,避免盲目护理,避免浪费资源,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合理需求,同时根据实施效果适当调整护理方案,增加护理方案有效性,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6]。通过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路径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住院时间缩短、护理们满意度提高等方面具有巨大优越性。

总而言之,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医疗模式,加强护理力度,促进临床治疗成功,避免浪费医疗资源,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各种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彭影. 脑出血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探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4): 601-603.

[2] 曾广灿.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显微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4): 136-138.

[3] 武欣. 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2): 132-134.

[4] 方丽萍,黄红梅,陈杏梅. 循证护理基础上构建的综合干预方案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2): 145-146, 149.

[5] 倪林梅,刘晓玲,江悦,等. 脑出血患者并发肺炎应用醒脑静治疗并临床护理[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8(11): 1927-1929.

[6] 王金兰,陈玉霞,彭红霞,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21): 13-14.

作者简介;荣翠凤 (1968-02)女 贵州都匀 大专 主管护师 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