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2017-01-23李福英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老年患者

【摘 要】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利用跌倒分级护理在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基础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跌倒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发生率为3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利用跌倒分级护理可有效减轻跌倒情况发生,大大增高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老年患者 跌倒管理

跌倒是临床常见现象,跌倒的发生为患者疾病带来更大风险,引起疾病反复加重。跌倒一般多见于老年人患者,由于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的减退,跌倒的发生率较高,成为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一大因素,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看护,降低跌倒的的发生,使患者远离各种危险因素,促进疾病恢复,可见防老年人跌倒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1]。本文为探究干部保健科患者利用跌倒分级护理在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成效,选取我科2015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请看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科2015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其中观察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3人和17人,年龄在45-75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65±2.1)岁,病程5-25年,平均病程为(15±2.1)年,疾病类型:慢性病22例,急性病18例;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5人、15人,年龄在40-8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60±2.5)岁,病程3-20年,平均病程为(12±1.3)年,疾病类型:慢性病24例,急性病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临床诊断标准 (1)所有患者是老年患者;(2)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基础护理,一般包括:(1)迎接新入院患者,并对医院文化向患者做简单介绍,科室内医生办公室、护士长办公室、水房及卫生间位置等向患者说明清楚;(2)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工作,发放有关防跌倒的书籍和资料,指导患者进行重点阅读,并大力开展此项护理工作的宣传工作,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防跌倒的重要性。(3)在科室相关区域放置防滑标志,对患者起提醒作用,降低跌倒的发生;(4)科室卫生由专门保洁人员管理,确保科室地面的清洁干燥;(5)护士加强对病房管理,消除各种可能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增强对患者的管理意识。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将《坠床以及跌倒危险因子评分法》定为主要评价标准[2],一般在1-35分区间内,其中1-5分为一级风险:护士主要负责对患者进行解释说明工作,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同时在相关地方放置黄色警示牌;6-15分表示二级风险:对患者的生活进行护理,包括饮食、休息等,指导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看护,患者的各项活动,家属都应陪护,并加强患者自我管理的训练,相关区域放置橙色防跌倒警示牌;大于15分时则为三级风险:护士和家属对患者的所以生活和治疗工作全权负责,同时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不良情绪发生。日常护理治疗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生不良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在相关区域放置红色防跌倒警示牌。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2)对比两组患者跌倒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发生率为3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疾病发生率逐年增高,防止老年人住院期间跌倒工作,成为护士护理的主要任务。可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专门护理,一方面可有效发挥护理工作的最大成效,另一方面能够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恢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就是依据《坠床以及跌倒危险因子评分法》标准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防跌倒护理[3]。

本文通过对老年患者利用跌倒分级护理在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成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发生跌倒5例,跌倒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中15例发生跌倒,跌倒发生率为37.5%,对照组患者显著高于观察组。

综述所述,老年患者利用跌倒分级护理在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成效十分显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高,降低了跌倒发生率,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霞.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10):116-117.

[2]赵艳,杨杰,魏文红等.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0):272-272,267.

[3]吕烨辉,郑淑梅.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4):251-251.

作者简介:李福英(1979年2月12日)女,汉族,云南镇沅人,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病例分析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探讨
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