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肺功能检查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

2017-01-23金红芸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准确度手术

金红芸

【摘 要】 目的:探讨在术前肺功能检查中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术前肺功能检查的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术前肺功能检查总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检查的用时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查结果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用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用时15min以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肺功能检查经循证护理干预后检查结果的准确度提高明显,检查用时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模式 肺功能检查 手术 准确度

术前肺功能检查是在临床较为常见,准确快速的术前检查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术后死亡率[1]。因此,在术前肺功能检查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帮助患者快速完成检查并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十分重要[2]。循证护理模式可通过多种护理方案帮助患者了解正确的检查方式,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选取我院120例进行术前肺功能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术前肺功能的检查用时以及检查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进行术前肺功能检查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下列纳入标准:①手术前需进行肺功能检查;②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积极配合,③神志清楚,理解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②具有其他重大器质性病变者;③因特殊情况无法做肺功能检查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男35例,女55例,年龄25~75岁,平均(46.63±7.84)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2~76岁,平均(47.14±6.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患者常规术前护理,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术前肺功能检查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医生指导患者呼吸并进行检测时,护理人员根据医生指示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整体状况、病情发展以及患者的认知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发现临床护理模式的不足,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寻找科学证据,结合患者的迫切需求以及临床护理条件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并予以实施。其主要为:①健康宣教:在检测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普及,帮助患者了解肺功能检查的相关流程以及检查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检查。②检查方法讲解: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交流,耐心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正确的呼吸方法并通过图片或自身示范使患者彻底了解,告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夹住鼻孔,用嘴进行呼吸,指导患者做平静呼吸,最大吸气、呼气量的方法与技巧;③心理护理:患者对检查比较陌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影响检查结果。医护人员可通过积极与患者交流,向患者讲解肺功能检查安全、无痛、无创等优点,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1.3 观察指标

1.3.1 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结果为正常例数,并进行统计分析。

1.3.2 检查用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检查中用时<15min,15min≤用时≤30min,用时>30min以及其它情况的发生例数,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检查结果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用时情况比较

观察组整体用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用时15min以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术前肺功能检查作为常规术前检查之一,主要是评价耐受手术麻醉能力肺以及功能受损程度,指导麻醉的选择与管理,减轻对患者身体的损害,也可以指导术后治疗,在临床手术的实施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检查速度以及准确性对手术效果影响重大。循证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针对护理不足寻找科学证据,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缓解对检查的恐惧,积极配合检查,提高对检查的信心。同时通过图片教学或亲身示范使患者学会使用检查工具,了解检查时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检查用时,提高手术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用时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显示出循证护理通过积极与患者交流,通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检查方法示范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科学合理的护理,不仅从心理以及精神上缓解患者的对检查的恐惧,还能通过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以及正确的检查方法对检查结果的重要性,使患者认真对待检查,护理人员通过自身示范以及图片宣教的方式让患者了解检查的正确方式,从而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同时排除患者检查时因为不能理解医生意思导致重复检查所致的无用耗时,缩短用时时间。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术前肺功能检查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检查的准确性,减少检查用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海玲,周宇麒,周密,等. 术前肺功能检查对非胸部手术慢阻肺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预测价值[J]. 实用医学杂志,2015,31(05):779-782.

[2]胡文梅. 护理干预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07):65-66.

猜你喜欢

准确度手术
改良Beger手术的临床应用
手术之后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一款基于18位ADC的高准确度三相标准表的设计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一种高准确度直流毫伏校准装置及其不确定度
浅谈新型手术敷料包与手术感染的控制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
高炉重量布料准确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