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在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1-23黄红丁琳王思思蔡建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效果评价

黄红+丁琳+王思思+蔡建

【摘 要】 目的:研究在微创腰椎间旁突出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80例,采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40)和参照组(n=40)。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行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记录。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护理后,实验组护理后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数据评分对比,均呈现为t>8,p<0.05的结果。结论:将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法应用于微创腰椎间旁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护理时间有所缩短,这一研究对于临床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阶梯式康复护理 干预模式 微创腰椎间盘突出 效果评价

在当前外科临床治疗中,椎间盘镜的应用可谓是十分广泛,且对于脊柱外科小型手术来讲,这一方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进行微创手术后,患者的痛感有所降低,且安全性有所提高,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副作用。同时,为了更加有效的缩短患者康复周期,进行科学的护理方案也十分重要,针对于此,本文将重点以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为流程,探究将其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进行微创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采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40)和参照组(n=40)。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呈现为p>0.05的无差异性,可以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行基础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加行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2],具体方法如下:①手术前康复指导,患者在入院治疗后,保证自身痛感不会增加的情况下,进行肌肉锻炼,其中主要以腹肌、臀肌为主,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正确的上床和下床;②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评估方法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绝大多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长期受到病症的折磨,出现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同时每一位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也各有不同,所以其心理表现也存在差异性,针对于此,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阶梯式康复护理理念,针对每一位患者制定了护理流程;③手术当日:当麻醉药效过后,可以进行康复训练运动,运动流程由康复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为患者打造制定,训练内容主要为:(1)进行腿部的活动,每次将腿抬高,然后伸直,一组10次,每天完成2组。(2)在清醒状态下应该进行脚踝的训练,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3)手术完成后的一日内,由主治医师观察患者病情情况,在医师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由家属或者护理人员搀扶进行走动,每次5分钟,可逐步增加时间。(4)手术完成后的一周内,进行基础性护理,对疼痛指数进行评分。(5)出院前护理,在患者出院的前一日,指导患者如何在90天内进行正确的穿脱衣服,女性患者不可以穿高跟鞋,注意饮食和防寒护理。

1.3 观察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大体包含10个方面,其中,总分为30分,低于10分者判定为较差,10~15分判定为尚可,高于15分,低于24分判定为良,高于25分判定为优秀。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进行研究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当数据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比较,其中实验组出院时、术后四周以及术后12周的恢复程度均优于参照组患者,详情见表1。

3 讨论

在本次的相关研究中,对阶梯式康复护理方法进行了具体流程的研究,以此阐述在对微创术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所起到的价值[3]。本次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打分,并对两组疼痛评分进行研究,其中实验组出院时、术后四周以及术后12周的评分分别为(1.50±0.50)、(0.90±0.30)、(0.40±0.60),参照组分别为(2.10±0.80)、(1.90±0.35)以及(0.80±0.75),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

且相关论断表明,在手术后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腰部以及腿部功能的运动,能够加强其身体腰部以及腹部的力量,从而缓解疼痛,达到康复的效果[4]。实验组和参照组对比,实验组分别从入院前、手术前以及手术后进行了个性化的护理,而参照组患者仅进行了相应的基础护理,在手术完成以及出院后,护理人员只能通过电话等形式和患者交流沟通,难以达到一个有效的护理效果[5]。

根据数据研究报道表明,进行手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率高达18%,因此进行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患者详细了解护理后的流程,以此避免病症复发。

综上所述,将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月萱,郑林林,吴海燕等.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在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6):4378-4380.

[2] 李小容.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27):6156-6157.

[3] 赵静.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4):2043-2043.

[4] 宋朋.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恢复中应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9):101-102,103.

[5] 苏桂娣.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运用于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临床探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1):57-57.

猜你喜欢

效果评价
不同剂型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Fs866断层注浆效果评价
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