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2017-01-23高晓琳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重症患者呼吸内科

高晓琳

【摘 要】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呼吸困难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组81例采取应急护理干预,对照组81例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应急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继续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应急护理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引言

呼吸内科是呼吸性重要疾病,其病程时间长,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呼吸衰竭。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发展缓慢,会引起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急性发作会由于急性感染造成患者症状恶化,不仅会引起其它并发症,而且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对内科呼吸重症患者采取应急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呼吸困难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81例采取应急护理干预,年龄 45-87岁,平均年龄为(63.2±13.2)岁;对照组81例采取常规护理,年龄 43-85岁,平均年龄为(61.2±12.7)岁。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其年龄、性别、疾病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患者采用常规呼吸护理,对护理期间出现的呼吸性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及指导等。观察组采取的护理措施为:(1)呼吸道护理:重症呼吸疾病由于炎症的长期损害,呼吸道黏膜病情反复,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也造成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提高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2)心理护理:呼吸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15%以上,治疗比较困难,而且很容易复发。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上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针对老年人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还要多向患者宣导成功治疗的案例,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自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与疾病作斗争,有效改善治疗的效果。(3)病情监测。呼吸性疾病重症患者在手术后,还要继续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等治疗,加大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力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重症患者的心电监测最少要在7天以上,平均要在8.15天。而且在手术后最少有5天的时间要对患者尽心心电监测。并根据心电监测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监测时间。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现象,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救治。(4)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整洁和安静的环境,让患者在适宜的温度、光线和湿度以及气味下进行就医和修养,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能够让患者在身心俱佳的状态下进行护理治疗,此外工作人员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也具有良好的效果。(5)出院指导:患者完成治疗后,身心状态逐渐恢复,除了指导其定期复查和治疗外,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兴趣爱好、文化背景等鼓励患者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或恢复患者的社会价值或功能。对患者家属进行教育,鼓励其对患者进行关心,从而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以及安慰感,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并不断培育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降低其呼吸困难的发生。

1.3 检验标准

对呼吸内科的两组患者的pH值、 PaO2、PaC02呼吸频率、心率的护理前后指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4.0 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P <0.05 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两组不同护理干预前后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后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体征、病情恢复和精神状况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个月后观察组在 pH 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和心率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病情、体征恢复较好,精神面貌良好。

3 讨论

重症急性发作的患者,由于气道炎症,损害了气道粘膜上皮细胞,因此造成炎症反复发作,同时支气管壁的炎症还会扩散到周围的组织,引起支气管壁周围组织增生,粘膜和支气管壁的软骨出现萎缩性病变。呼吸性疾病的病变,会逐渐蔓延到细支气管和肺泡比,对肺组织结构造成损害,形成血栓,影响肺泡腔内的压力,严重损害气道和肺组织。从而引起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而支扩、阻塞性肺气肿,由于阻塞会引发病变,进一步造成感染,很容易引发其他多种并发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后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体征、病情恢复和精神状况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个月后观察组在 pH 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和心率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应急护理干预对于呼吸重症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

总之,呼吸重症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够满足患者的需求,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康乃民.老年呼吸患者心律失常的护理[J].心脑血管疾病防治,2014,4(11):191-192

[2]张竞.重症呼吸疾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9(3):413-414

[3]叶任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22-123.

猜你喜欢

重症患者呼吸内科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血糖变异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