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临床护理研究

2017-01-23邹美玉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老年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措施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72例开展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术后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手术护理组)各30例,分析两组护理措施及效果差异,进行分析评价,指导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实践 结果:综合术后护理组的老年髋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并发症、肢体活动障碍、肢体功能评分等方面好于常规护理组,两者有显著差异 (P<0.05) 结论: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综合预防护理可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髋骨关节置换 术后并发症 老年 预防护理研究

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车祸增多,以及老龄化的来临,老年患者易发生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需要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1]。随着现代骨科医学的发展,全髋关节置换术广泛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中,是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近几年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对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并发症的综合预防及临床护理,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下面就此措施与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72例开展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综合术后护理组)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60~74岁,平均67岁,原发疾病中股骨颈骨折2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4例,其它2例,合并高血压12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6例,手术时间(90±16)min,对照组(常规手术护理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2~74岁,平均68岁,原发疾病中股骨颈骨折2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例,其它2例,合并高血压10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4例,手术时间(86±12)min,所有患者结合临床病史、症状、x线检查确诊,两组从性别、年龄、原发疾病、合并疾病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概述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股头颈头下型骨折愈合困难或股骨颈头下型粉碎性骨折时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以通过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材料的进步,目前这一手术已经相当成功,然而全髋置换术后一些并发症是该手术所特有的,如神经血管损伤、周围脏器损伤、出血和血肿、术后关节不稳定和脱位、异位骨化、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手术的效果,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仍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工作。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进行常规骨科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手术及疾病宣传教育,做好相关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心肺功能监测 ,制定个体化术后活动方案(具体略)

1.3.2 观察组 进行综合术后护理,具体为:

1.3.2.1 基础措施 加强病情观察,术后正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保持正确体位,防止关节脱位

1.3.2.2 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 术后正确搬运,应2-3人同时平行移动,切不可屈膝屈髋,避免术侧关节伸直内收,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双下肢分开,患肢小腿抬高10°~20°,避免髋关节过度内收、内旋,注意观察患肢远端血运。两大腿问放置梯形枕,膝下垫高。为预防术后低血压,应每1h测Bp、P、R各一次,接好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预防褥疮应注意在患肢制动前提下,将髋部整个托起,使臀部离开床面,解除骶尾部压迫,每2-4h1次按摩局部,防止局部潮湿刺激,保持床面平整干燥和会阴部的局部清洁干燥。加强感染控制,定时通风,嘱患者深呼吸做有效咳嗽,轻拍背部,嘱病人多喝水,增加尿量冲洗膀胱预防泌尿系感染。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行成,术后继续使用抗凝药物,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肢端循环及疼痛肿胀情况

1.3.2.3 康复预防护理 尽快进行相关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早期必须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术后当日尽量伸直术侧下肢,防屈髋畸形。术后中期开始进行有卧到坐,有坐到站,有站到走的训练。以主动和抗阻力训练为主。术后晚期应加强髋外展、外旋、内收功能锻炼。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协助进行行走练习,并进行逆肢体方向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3.2.4 其它辅助护理 嘱病人多摄入低脂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海产品等,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血流,改变血液黏稠度。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主动交流,减少患者焦虑心理。提高自身抵抗力,保持心情舒畅和充足的睡眠

1.4 疗效评判

12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效果评价,包括并发症、肢体活动障碍等,对患者进行骨科JOA肢体功能评分,分析临床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 检验,以P<0.01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效果分析[n(%)]

2.2 观察组1例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2例静脉血栓、1例关节脱位、1例术后感染,经对症治疗缓解

3 讨论

髋关节易发生髋关节后脱位,尤其年龄老化、其它疾病影响会导致股骨头坏死需要手术治疗[2]。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术后功能,发生骨折、脱位、感染等,若发生血栓栓塞则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我们在实践中对术后患者采取综合并发症预防护理,除做好骨科一般护理外,提供舒适条件,预防褥疮、感染发生,协助抬臀、正确翻身,指导多饮水,髋关节脱位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6%,与手术类型、手术方法、不当的搬动等有关,因此术后应避免患肢关节伸直内收,保持外展45度中立位,膝下垫高,避免曲髋,防止关节脱位。由于手术对局部的刺激压迫,术后卧床静脉回流减慢,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护理时注意嘱其抬高患肢,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康复护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康复,从而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其它并发症的出现[3]。

综上,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综合预防护理可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娇鸿;盛振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医正骨;2012,14(02):156—158

[2]程英;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康复指导[J];医药前沿,2012,23(08):128—130

[3]汪飞;邱麟;佘国荣;沈思;刘斯润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影像学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18(07):269—270

作者简介:邹美玉(1973年11月23日—)女,汉族,大专,湖南祁东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骨科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术后并发症老年
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
青光眼滤过手术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探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肥胖患者手术后近期预后指标变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