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2017-01-23张亚莉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感染妇产科护理

张亚莉

【摘 要】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实施综合护士过程中的危险感染因素,且提出对应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2456例(产科918例,妇科1538例)患者,调查、统计并分析其住院期间感染情况,得出妇产科患者的感染年龄分布、主要感染部位及感染率。结果:呼吸道感染为妇科感染部位最多(35.56%),泌尿道感染(28.89%)为其次;创口感染为产科感染部位最多(46.67%),呼吸道感染为其次(26.67%);患者年龄因素密切相关于感染率,伴随患者年龄增长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妇产科感染和患者住院时间成正比例关系。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发生感染的因素多样而又复杂,为实现妇产科住院人员感染率的有效降低,护理人员需做到规范操作、强化培训,尽可能实现妇产科住院患者感染率的降低。

【关键词】 妇产科 护理 感染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人们在健康意识方面得到大幅提升,患者也越发重视住院期间相应感染问题。妇产科感染作为整个医院感染的重要构成,现今已经引起诸多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1]。为实现妇产科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率的大幅减少,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本次研究则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2456例患者,就其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基于此提出有效解决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2456例出院患者,其中产科918例,妇科1538例,年龄区间为19~36岁,平均为(36.7±1.4)岁;依据院内感染登记及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分析,所选取患者入院前,均开展各项指标功能性检查,如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尿常规等,将呼吸道及泌尿道疾病予以排除。

1.2 方法

依据2001年卫生部所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就住院患者感染情况予以回顾调查,且统计分析患者的住院时间、年龄、感染部位及感染率等。

2 结果

2.1 感染率。见表1。

2.2 感染部位分布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妇科中感染部位中,主要为泌尿道(28.89%)及呼吸道感染(35.56%),而创口感染(46.67%)则为产科最高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26.67%)位列其次。

2.3 年龄分布与感染率。见表3。

由表3可知,感染的患者人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于60岁感染者所占比重最多(41.67%),而后则岁年龄降低,感染比例随之下降。

2.4 住院时间与妇产科感染关系分析。见表4。

3 讨论

3.1 妇产科感染因素

(1)手术因素。医疗器械及医护人员手术技巧等奶味主要手术感染因素。相关研究指出,医护人员术前未能充分洗手;消毒液时间及浓度等因素所造成的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医生不娴熟的技能造成手术创口大,手术时间长,这必然增加了与细菌接触面积及时间等因素,均会造成手术中感染。(2)感染部位。①呼吸道感染。妇产科患者在分娩或手术后,通常身体均较为虚弱,免疫力严重下降,如若稍微不慎,则会引发感染。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呼吸道感染为妇科感染部位最多,泌尿道感染为其次,主要原因为:妇产科患者在住院手术期间,患者家属等前来探望,而这些人员在探视同时,还会带至诸多细菌,此时患者处于免疫力严重下降状态,易诱发感染[2]。传统观念的较大影响,产妇完成生产后,于被动或主动状态下,紧闭门窗,造成空气难以流通,细菌大量繁殖,这便会引发感染。②泌尿道感染。由本次研究可知,泌尿道感染处于妇科感染的第二位,导尿及留置导尿乃是造成产后感染的关键性因素。据相关研究可知,产科留置导尿管时间通常为1~7d,并且导尿时间与产妇受感染几率之间呈现正比关系。引发感染原因为:护理人员在实施插导管操作时,存有不规范状况,这便会对尿道粘膜造成刺激,另外,尿管消毒不完全,这些均会诱发感染。③切口感染。 产妇在生产中消耗大量体力,体质变得格外虚弱,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传统观念影响,诸多产妇产后不洗澡,这也会引发感染。④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存有随之下降必然趋势,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几率也随之不断增加,至此,高领女性最易出现感染。

3.2 护理对策

(1)手术因素护理对策。相关工作人员需依据消毒标准严格消毒;医疗过程中,所使用器械,均需严格依据消毒程序实施消毒。(2)呼吸道感染护理。病房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与新鲜,每日需通风2~3次,20~30min/次,并适当调节室内温度。探视人员需严格消毒,而后方能进至病房,尽可能减少探视人数;遵循医院消毒流程,每日对手术室及病房实施消毒,不留死角,对换药室及淋浴室等场所采取对应消毒方式实施消毒。(3)泌尿道感染护理。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属乃是引发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因素,此些细菌基于一定条件下乃为致病菌,一般不易引发感染,尤其是爱正常条件下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环境适宜时,则会诱发感染[3]。至此,若患者存有细菌性阴道感染,在临产之前,需积极实施治疗;妇产科于住院期间内,则多开展阴道及肛检查;每日清洗会阴部位,保持外阴清洁;对于剖宫产后及胎膜早破产妇,则采用抗生素实施感染预防。(4)切口感染护理。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循无菌从挨揍,产前彻底消毒孕妇,住院期间,尽量将侵袭性操作次数减少,强化操作质量,尽可能减少产道损伤。(5)老年患者护理。因老年患者抵抗地下降,至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病情予以全面了解,实施耐心护理,知晓患者各方需求,实现感染率的降低。

参考文献

[1]王建敏.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J]. 医药与保健, 2013(12):341-341.

[2]许从.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控制对策[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 8(19):144-146.

[3]道吉草. 概述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问题[J]. 健康导报:医学版, 2015(4):228-228.

猜你喜欢

感染妇产科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