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有关造纸化学品文献摘要

2017-01-23

造纸化学品 2017年2期
关键词:施胶纸浆题名

国内有关造纸化学品文献摘要

(编者按:本栏目收录最新国内相关造纸期刊公开发表的涉及造纸化学品的有关文献,内容包括文献题目、作者、刊名、发表年份、卷(期),起止页码和摘要。)

文献题名:超声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涂布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作者:王成云,刘斌斌,林君峰,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4):40-4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HRMS)同时测定涂布纸中多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方法。该方法以三氯甲烷为萃取溶剂,超声萃取涂布纸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提取液经处理后进行UPLC/OrbitrapHRMS分析,外标法定量。样品用Hypersil GOLD色谱柱(100 mm×2.1 mm×1.9μm)进行分离,以量浓度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甲醇为流动相,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进行电离,以保留时间和准分子峰的精确质量数定性,以提取色谱峰的面积定量。2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质量准确度小于3 mg/kg,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各组分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检出限为0.1~2.0μg/kg。在3个不同浓度的加标水平下,方法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0.2%~93.1%,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3.3%~9.9%。该方法定性可靠,定量准确,灵敏度高。采用该方法对市售涂布纸进行测定,在部分样品中检出不同含量水平的多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文献题名: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在纸浆漂白中的应用

作者:杨少杰,高海有,李晞,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4):71-76

摘要:随着酶制剂生产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促进了造纸用酶制剂的研究开发和市场化应用,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在纸浆生物漂白研究和应用中极受关注。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是主要的半纤维素酶类,在纸浆预漂白过程中能够降解半纤维素,有利于化学漂白剂的渗入和木素脱除。多年来的研究表明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能够增加纸浆漂白的白度,降低卡伯值,减少纸浆漂白过程中化学品的用量。该文从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用于纸浆漂白和2种酶在纸浆漂白中的协同作用展开了简要综述。

文献题名:生物酶控制造纸白水中的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恒,孙嘉浩,李鹏飞,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4):77-80

摘要:综述了果胶酶、脂肪酶、漆酶以及其他酶在控制造纸白水中的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研究进展,并分别阐述果胶酶、脂肪酶和漆酶对DCS的降解作用机理;最后首次提出了采用复合酶系或者微生物和酶联合使用处理造纸白水的方法。

文献题名: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峥,杨仁党,王建华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4):83-90

摘要:该文介绍了制浆造纸废水的来源及特点,综述了国内外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目前几种常见方法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综合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并介绍了一些最新的技术及发展趋势,提出了通过多种工艺联合处理制浆造纸废水,实现优势互补、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文献题名:表面施胶对未涂布喷墨打印纸印刷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仁爱,曹云峰,张岩,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学报,2016,31(3):12-17

摘要:为使未涂布喷墨打印纸获得一定抗水性的同时提高喷墨打印质量,采用不同配比的苯乙烯-马来酸酐(SMA)与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对未涂布喷墨打印纸进行表面施胶。综合纸张表面物理、印刷以及润湿性能得出,当m(SMA)∶m(PDADMAC)=100∶5时,表面施胶对未涂布喷墨打印纸印刷质量的改善效果最佳,其中色域和色密度相对于未施胶纸样分别提高了12.5%和8.6%。

文献题名:接装纸透气度对卷烟燃烧温度和烟气指标的影响

作者:尧珍玉,徐济仓,沈妍,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学报,2016,31(3):18-21

摘要:为分析不同透气度的卷烟接装纸对卷烟烟气成分和卷烟燃烧温度的影响,对不同透气度接装纸的卷烟进行烟气分析,并采用红外热像仪测定了不同透气度接装纸卷烟的燃烧温度。结果表明:随着接装纸透气度的增大,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焦油量、CO释放量、烟气烟碱量均显著线性下降,而抽吸口数增加;与采用透气度为0的接装纸相比,采用透气度为500 CU的接装纸后,其卷烟的主流烟气中焦油量降低50.6%,CO释放量降低64.6%,烟气烟碱量降低42.9%,抽吸口数增加22.5%;接装纸透气度对卷烟抽吸燃烧温度影响显著,随着接装纸透气度的增大,卷烟第3口抽吸温度和峰值平均值均明显下降;接装纸透气度从100 CU增加到500 CU,卷烟第3口抽吸温度下降了115℃,峰值平均值下降了87℃,而阴燃平均温度未发生明显变化,此外,阴燃平均温度明显低于第3口抽吸温度和峰值平均值。

文献题名:碱脲体系对高得率浆淀粉增强性能的影响

作者:宋冰,石勇,翟睿,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6,37(14):13-17

摘要:使用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预处理漂白阔叶木化学热磨机械浆,促进纤维之间的结合及纤维表面淀粉的留着以提高纸张强度。通过单因素实验,评估淀粉用量、纸浆浓度、用碱量和冷冻时间对纸张强度的影响情况并探究最佳工艺条件。当淀粉用量为15%、纸浆质量分数为15%、用碱量为7%、冷冻时间为45min时,该化机浆的增强效果最明显;在打浆度相当的前提下,成纸抗张指数、耐破指数都均较大提升,但耐折度没有明显变化。

文献题名:APMP纸浆纤维的阳离子改性及对纸浆强度性能的影响

作者:王孝辉,孔凡功,王守娟,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6,37(14):18-22

摘要:采用阳离子试剂3-氯-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C)对杨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进行改性,以改善纸浆强度性能。以改性后纸浆强度性能为指标,研究了改性剂用量、NaOH用量、反应温度和浆浓对纤维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纸浆的抗张强度、撕裂度等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最佳改性条件为改性剂用量0.8%(对绝干浆),NaOH用量1%(对绝干浆),温度50℃,浆浓8%;在此条件下,纸张的抗张指数提高了22.8%,撕裂指数提高了16.3%。同时,对改性前后的纸浆纤维进行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探讨了阳离子改性纸浆纤维提高纸张强度性能的机理。

文献题名:纤维素纳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作者:颜明,宋冰,陆海龙,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6,37(14):23-26

摘要:通过共混法制得不同比例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和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再通过扫描电镜、万能拉力机、傅立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检测纤维素纳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通过检测分析可以得出:纤维素纳米纤维能够和环氧树脂很好地结合,对于环氧树脂有着很好地增韧效果,与纯环氧树脂材料相比而言,纤维素纳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变大,韧性变好,而且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加入对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能基本没有产生影响。

文献题名: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烟用纸张中26种溶剂残留物

作者:杜显生,张颖明,侯鑫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6,37(14):27-30

摘要:建立了烟用纸张中26种溶剂残留物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研究方法。以三醋酸甘油酯作为溶剂,使用静态顶空仪对烟用纸张进行前处理,溶剂残留混合组分导入气相色谱仪中逐一分离,进入质谱检测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在87.1%~107.8%,检出限在0.001~0.204 mg/m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该方法可同时检测烟用纸张中26种溶剂残留物。

文献题名:褪色分光光度法测试纸品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

作者:李党国,杜显生,宋元航,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6,37(14):34-36

摘要:对纸品(含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超声抽提,将提取液与吖啶橙进行反应,在波长488 nm处测定溶液的褪光度,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纸品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的分光光度方法。该方法经实际应用证明,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可以用于纸品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测定。

文献题名:ASA乳化设备的调试实践

作者:李情兰,宋雪萍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6,37(14):49-53

摘要:从生产实践角度,介绍了ASA乳化工艺流程在生产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的实践,阐述了ASA乳化效果的调控方法。

文献题名:助留助滤剂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分析

作者:徐艾清,丛丰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6,37(15):60-63

摘要:通过研究分析专利申请状况,可以发现技术创新产品及技术与产品的发展趋势。该文分析了造纸用助留助滤剂的中国专利申请状况,重点分析了国内申请和国外来华申请的发展趋势、专利类型、申请人构成、区域分布、申请人排名情况、法律状态和重点专利技术,并给出了发展对策。

文献题名:聚乙烯亚胺对阴离子干扰物的化学控制及对纸料湿部性能的影响

作者:王春俭,陈晨,戴红旗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6,37(16):39-45

摘要:造纸湿部系统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s,简称DCS)以及无机电解质积累所引起的黏性干扰物问题对造纸生产具有严重影响。选用低相对分子质量、高阳电荷密度的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简称PEI)固着剂控制纸料中的DCS,探究不同Ca2+浓度及PEI用量条件下DCS的固着效果,并探讨其对纸料湿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I用量提高,DCS的固着效果提高,纸料的Zeta电位绝对值和网下滤液阳离子需求量降低,纸料滤水速度略有提升;当纸料中存在Ca2+时,Ca2+会屏蔽纤维及DCS模拟物表面负电荷,影响PEI对DCS的固着效果,但可提升纸料的滤水性能。

文献题名:多孔硅酸钙加填轻型纸的生产实践与分析

作者:王玉珑,唐春霞,刘艳新,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6,37(16):59-62

摘要:对高铝粉煤灰基多孔硅酸钙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轻型纸中的加填应用进行了生产实践与分析。结果表明,硅酸钙呈多孔状结构,具有白度高、密度低、孔隙率高和磨耗低等特点。与轻质碳酸钙相比,多孔硅酸钙用于轻型纸加填可明显提高填料留着率,但纸机网部滤水性降低,干燥部汽耗增加,施胶效果降低。硅酸钙填料用于轻型纸生产可以大幅提升轻型纸松厚度和填料含量,有助于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有效地解决硅酸钙加填产生的施胶问题是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关键。

文献题名:大型文化纸机白水系统的溶解胶体物问题

作者:马金霞,马朴,於旺盛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1):1-5

摘要:以大型文化纸机白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短循环白水中溶解胶体物(Dissolvedand ColloidalSubstance,简称DCS)的来源,DCS和纸机排水、纸料留着率及纸张强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白水中DCS中的无机物主要来源是填料碳酸钙,有机物来源主要是浆料和化学品;当短循环白水中DCS质量浓度超过900 mg/L时,纸机开始排水,短循环白水中DCS含量能反映纸机清洁程度;同时DCS含量对纸料总留着率、灰分留着率及纸张强度都有影响。

文献题名:高浓臭氧漂白对硫酸盐竹浆纤维特性的影响

作者:洪明珠,李友明,雷利荣,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1):8-12

摘要:采用高浓臭氧技术漂白硫酸盐竹浆,对漂后竹浆纤维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漂白后,纸浆白度提高,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很小,纤维的物理强度影响不大。

文献题名:重质碳酸钙提高二氧化氯漂后浆pH

作者:梁永杰,李海明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1):15-16

摘要:介绍了向二氧化氯漂白浆中添加重质碳酸钙,以提高浆料体系pH的工艺实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

文献题名:Youtell3种生物酶预处理促进漂白针叶木浆打浆

作者:慈元钊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1):17-21

摘要:使用Youtell3种酶(A、B和C)和Novozym N476,在不同用量条件下处理全漂针叶木浆,分别测出酶处理纸浆的打浆曲线,纵向比较酶处理节约PFI打浆能耗的情况,横向比较至一定打浆度时所需酶的用量及PFI转数。初步分析了使用Youtell酶辅助打浆对纤维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酶用量下(小于2.5 IU/g),3种打浆酶均能明显节约打浆能耗(约40%),较容易获得高打浆度的纸浆,同时酶促打浆对打浆度的提升存在极限值。纤维形态方面,相对于打浆酶A和B,打浆酶C更容易切断纤维。与NovozymN476相比,Youtell打浆酶在目标打浆度为低打浆度时存在优势。

文献题名:生物酶法改性壳聚糖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娜,倪书振,贺同华,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1):22-26

摘要:生物酶法改性壳聚糖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方法。主要介绍有关酪氨酸酶、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协同多种化合物改善壳聚糖抗氧化性和抗菌性的研究成果,讨论接枝改性后壳聚糖衍生物的性能特点,简要介绍壳聚糖固定化生物酶的最新研究,并提出将来生物酶改性壳聚糖的研究方向。

文献题名:镍氢电池隔膜纸的特性及研究进展

作者:赵丽君,周立春,刘文,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1):27-33

摘要:介绍了镍氢电池隔膜纸的特性和发展概况,阐述了镍氢电池隔膜纸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尤其是镍氢电池隔膜纸亲水改性方法和生产工艺,总结和展望了镍氢电池隔膜纸的发展方向。

文献题名:红外光谱法分析乙醇木素的酯化效果

作者:潘梦丽,平清伟,张健,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1):34-36

摘要:芦苇乙醇木素可以与顺丁烯二酸酐发生酯化反应,乙醇木素酯化最优条件为:以丙酮为溶剂,反应温度60℃,木素与顺丁烯二酸酐质量比1∶2,反应时间7 h。红外光谱(FT-IR)法可以对酯化后的乙醇木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酯化后木素羰基吸收峰向长波数方向移动;乙醇木素的相对酯化效果可以采用红外定量方法中的积分面积法来评价,即通过酯化乙醇木素红外光谱中—OH面积与愈创木基苯环(1 514 cm-1)基准峰面积比值大小来评价,比值越小,酯化效果越好。

文献题名:使用复合干强剂提高纸板内结合强度

作者:姜兆宏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2):4-7

摘要:纸板各层湿纸页相互贴合在一起前,在相邻湿纸页间喷淋由改性聚丙烯酰胺干强剂与改性淀粉干强剂的混合溶液,2种干强剂产生协同效应,可降低改性淀粉的使用量,改善纸机的操作性,大大提高纸板的内结合强度。

文献题名:小麦秸秆中纤维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来水利,国雅娜,肖雨晨,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2):11-14

摘要:实验考察了NaOH的质量分数、液固质量比、提取温度及时间等对小麦秸秆失重率的影响,并用硝酸-乙醇溶液进一步提取秸秆纤维素,结果显示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以12∶1的液固比在温度100℃下蒸煮秸秆粉末90 min,小麦秸秆的失重率最大。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静态接触角测量仪对得到的秸秆纤维素进行结构表征与性能测定,表明秸秆粉中的纤维素被充分提取,其表面粗糙,与去离子水的接触角为15.9°,这可使其用于后续接枝反应时与试剂的接触面积有所增加。

文献题名:中性纤维素酶预处理改善针叶木打浆

作者:慈元钊,彭洋洋,付时雨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2):15-18

摘要:中性纤维素酶预处理被用来改善针叶木浆打浆性能。结果显示:中性纤维素酶预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提高纸浆滤水性能和节省打浆能耗的方法,中性纤维素酶预处理是通过改善纤维的吸水润胀来实现酶促打浆的,在低酶用量的情况下,经过酶预处理后打浆,相对于空白样,纸浆的打浆度有了大幅的提升;在酶用量2.5 IU/g,目标打浆度40°SR时,可节约约47%的能耗,并且在低酶用量下,纸浆的物理性能也得到了改善。

文献题名:漆酶催化的OCC纸浆疏水改性

作者:倪书振,刘娜,贺同华,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2):19-22

摘要:利用漆酶结合没食子酸月桂酯体系(L/LG)处理旧瓦楞纸箱(OCC)纸浆,初步探讨了该处理体系对纸页施胶度、强度性能以及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未处理的OCC纸浆,经L/LG处理后,纸页的施胶度提高30倍,湿/干环压强度和湿/干抗张强度可分别提高约30.8%和37.2%,静态接触角从20.0°提高至122.5°,可勃(Cobb)值降低了69.1%,改性纤维的保水值下降17.5%,纸页的疏水性得到明显改善。

文献题名:淀粉改性碳酸钙填料提高复印纸性能的研究

作者:郑斌,马晓娟,黄六莲,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2):23-28

摘要:用淀粉与碳酸钙填料共混后进行糊化溶胀,再进行干燥和研磨处理的方法制备淀粉包覆改性碳酸钙填料。对淀粉包覆改性碳酸钙造纸填料的抗剪切性能、留着性能和纸张强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包覆改性后的碳酸钙填料具备较强的抗剪切性能,同时具有较高的留着率;相比于添加未经淀粉包覆改性的碳酸钙填料,添加淀粉包覆改性碳酸钙填料的纸页强度性能较高,且强度性能下降的幅度明显减缓。

文献题名:文印材料的演进及电脑一体机热敏版纸原纸性能的改进

作者:程益民,鄢伟华,姚巍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2):29-35

摘要:随着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及新材料的出现,电脑一体机热敏版纸代替了铁笔蜡纸、打字蜡纸等文印材料和方法,与静电复印相比,在复印批量较大时具有单份价格低的优点,因此一体机热敏版纸被广泛使用于制作文件、讲义、试卷等场合。为改变传统热敏版纸原纸生产所需的桑皮、构皮等韧皮纤维制浆过程带来的水环境污染和提升原纸的品质,该试验采用LPET/PET双组分聚酯纤维与PET纤维、黏胶纤维、针叶木纤维和剑麻纤维进行组分优化并确定合理的打浆工艺,在侧浪式长网纸机或斜网纸机上生产热敏版纸原纸,再在涂布机上进行黏合剂涂布增强,制成性能优异的新型热敏版纸原纸,获得良好的效果。

文献题名:检测纸张物理性质时试样处理与试验的环境要求

作者:邱国平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2):36-38

摘要:在纸张物理性质的检测中,处理与试验的环境对其影响极大。国家标准GB/T 10739—2002《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只给出了指导性的做法。结合GB/T 10739—2002对主要纸张检测的国家标准进行了梳理,为纸张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以及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文献题名:氧化阳离子表面施胶淀粉的生产及应用

作者:张鹏,乐晓旺,金贞玉,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2):1-3

摘要: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氧化醚化复合反应,在碱的催化作用下以真空干法生产高浓低黏氧化阳离子施胶淀粉。与氧化淀粉、阳离子淀粉的应用对比试验发现,采用氧化阳离子施胶淀粉施胶后纸张的表面强度、平滑度、抗张强度最高,施胶效果最佳;通过SEM观察发现,高留着氧化阳离子淀粉施胶后,表面纤维仍较疏松,胶液能很好地渗入纸张的孔隙中,纸张表面的纤维结合更紧密,从而减少由于空隙导致的毛细作用,有效地降低液体渗入纸页的速度,从而达到较好的抗水效果,也改善了纸张平滑度。

文献题名:生物质基造纸助留助滤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作者:由耀辉,岳丽君,王碧,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6,35(2):22-27

摘要:为了实现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科研工作者们对生物质基助留助滤剂的研发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该文综述了当前典型的生物质基助留助滤剂分子结构及其助留助滤性能,并基于助留助滤剂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几类有望用于制备助留助滤剂的生物质基材料,以期促进新型生物质基助留助滤剂的研发。

文献题名:Mg(OH)2粒径对桉木硫酸盐浆氧脱木素的影响

作者:黄剑锋,黄海,马晓娟,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5):1-9

摘要:该文通过镁盐和氢氧化钠不同的添加顺序而生成不同粒径的Mg(OH)2作为氧脱木素过程纤维素保护剂,考察Mg(OH)2粒径对桉木硫酸盐浆氧脱木素过程的影响;并在桉木硫酸盐浆中添加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过渡金属离子,考察在过渡金属离子存在情况下,Mg(OH)2粒径对桉木硫酸盐浆氧脱木素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桉木硫酸盐浆氧脱木素过程中,Mg(OH)2的粒径不影响纸浆中木素的脱除,但对纸浆纤维素的降解有显著影响;Mg(OH)2的粒径越小,对纤维素的保护效果越好,纸浆的黏度和氧脱木素选择性越高;桉木硫酸盐纸浆中过渡金属离子含量越大,Mg(OH)2的粒径对纸浆氧脱木素的影响越显著。

文献题名:甲醇在水-纸浆体系中的吸附行为

作者:阳玉琴,胡会超,柴欣生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5):14-17,23

摘要:该文以未漂桉木硫酸盐浆为原料,考察了甲醇在水-纸浆体系中的吸附动力行为。结果表明:甲醇的吸附在时间约60 min可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其等温吸附可以通过Freundlich模型进行描述。将温度引入该模型后,可得到平衡温度、甲醇浓度与平衡吸附量之间的经验模型,即:qe=(142-0.375T)·Ce0.71。该模型可很好地描述甲醇平衡吸附量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R2为0.995 2。

文献题名:基于乙醇制浆技术的生物质炼制模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静,柴欣生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5):18-23

摘要:该文系统介绍了基于乙醇制浆技术发展出的生物质炼制过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从经济可行性的角度对此过程进行了探讨。

文献题名: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定剂的无皂Pickering丙烯酸酯乳液表面施胶剂的合成

作者:张恒,宋雪,李鹏飞,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5):28-33

摘要:该文研究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为软硬单体、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稳定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Pickering丙烯酸酯乳液。首先考察了不同配比的CMC-Na对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然后测定了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接触角,并对合成的乳液进行了红外表征,最终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接触角为36.59°,并且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配比为3%时,乳液的固含量为24.12%,转化率为96.49%,粒径为152 nm,施胶度为37 s,此时制得的丙烯酸酯乳液的稳定性和抗水性最佳。

文献题名:水溶性壳聚糖/硅溶胶复合施胶剂的研究及应用

作者:张薇,陈继伟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5):34-38

摘要:将降解的壳聚糖和硅溶胶混合液用于表面施胶,探究壳聚糖与硅溶胶二者的复配比例、施胶用量和硅溶胶的粒径大小对成纸的抗张强度、平滑度、Cobb值和表面强度等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手段对壳聚糖/硅溶胶的成膜性能进行分析以及其与AKD和PVA/淀粉等传统施胶剂的表面施胶效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与硅溶胶的最佳施胶配比为1∶9;在表面施胶量为40 g/m2范围内,增加施胶量,成纸的强度、平滑度和抗水性能越好;SEM测试结果显示壳聚糖/硅溶胶具有优异的成膜性;与AKD和PVA/淀粉对比结果显示壳聚糖/硅溶胶施胶的成纸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文献题名:提高镁铝曲板衬纸湿强性能的试验研究

作者:李兵云,吴胜龙,何婉芬,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5):39-42,58

摘要:镁铝曲板衬纸要求具有较高的干湿强度和一定的柔软度,该文主要研究了PPE用量、松香、硫酸铝、CMC、打浆度和PEO等参数对PPE增加镁铝曲板衬纸湿强度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PE可以显著提高镁铝曲板衬纸的湿强度性质,添加松香、硫酸铝、CMC和PEO可以增加PPE的增湿强效果,提高打浆度也可以增加PPE的增湿强效果。合适的工艺条件(化学品用量)为:PPE 1%~2%、松香1%、硫酸铝4%、CMC 0.2%和PEO 0.1%。

文献题名:3种侧耳漆酶在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中催化特性的研究

作者:孙见良,伍星,刘浩,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5):48-53

摘要:漆酶在纸浆漂白、纤维改性、废纸脱墨、废水氯代酚降解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使用离子液体/水混合溶剂可以提高漆酶催化不溶性底物合成或降解的效率,但同时会造成酶的活力下降。作者从红平菇、榆黄菇和糙皮侧耳菌糠中分离得到漆酶并研究了它们在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中的催化特性。结果表明:红平菇、榆黄菇和糙皮侧耳漆酶在3种离子液体中均受到抑制作用;几种溶剂的抑制作用排序如下:乙醇<丙酮<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盐([EMIM]EtOSO3)<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丁酯([BMIM]DBP)<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动力学分析表示,离子液体[EMIM] EtOSO3与底物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对酶分子活性位点发生了竞争性结合,因此推测,漆酶在离子液体中的表观活力与初始酶用量无关,增加ABTS浓度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酶的利用效率。

文献题名:亚硫酸铵法制浆废液促进纤维素酶产出及用于酶解废纸浆的研究

作者:朱青,陈洪雷,李敬龙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5):54-58

摘要:以亚硫酸铵法制浆废液提升纤维素酶生产菌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的产酶能力,当废液浓度不超过3.0°Bé时,均能够促进菌体生长,尤其浓度为1.0°Bé和2.0°Bé时,菌体数量增长最为明显。产酶实验结果表明,1.0°Bé废液培养基中的最大FPA为13.07 IU/mL,酶产量最多,较原始培养基提高了41.14%,更适用于纤维素酶的制备。以1.0°Bé废液培养基制备纤维素酶并用于废纸浆的水解,在40 IU/g(浆)的最适酶用量下,未漂浆和漂白浆酶解液中的糖含量分别达到3 820 mg/100 mL和11 310 mg/100mL。

文献题名:利用造纸污泥产纤维素酶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作者:刘晴,戴尚志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5):59-63

摘要:以预处理后的造纸污泥为研究对象,检测污泥的组分,利用预处理后造纸污泥,培养里氏木霉生产纤维素酶。研究了碳源浓度、通气量、pH、摇床转速和温度对里氏木霉产酶的影响,优化产酶条件。结果表明,里氏木霉在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下,即碳源质量浓度40 g/L、通气量120 L/d、pH为4~6、摇床转速180 r/min、第1天温度30℃、第2天开始温度28℃培养时间7天,发酵培养所得粗酶液中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酶活较优化前的有明显的提高。优化后的滤纸酶活、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和木聚糖酶酶活分别为87.53、121.66和202.45 U/mL。

文献题名:生物酶预处理针叶木浆和竹浆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梁晓菲,李强,宋德军,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5):64-68

摘要:该文应用溢多利生物助漂酶A对针叶木KP进行预处理,探讨了酶用量、温度、pH、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浆料后续漂白效果的影响,选出最佳工艺条件,同时探讨了溢多利生物助漂酶A对竹浆漂白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物助漂酶A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00 g/t(对绝干浆)、预处理pH=6.5、预处理温度50℃、预处理时间2 h;助漂酶对竹浆的预处理效果好于木浆;经酶处理后的针叶木浆成纸强度有所提高,与未经酶预处理的纸浆相比,纸张的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均有提高,分别提高了约12.7%和10%。

文献题名:湿部化学检测方法分析纤维吸附能力的研究

作者:刘文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5):69-72

摘要:该文利用Zeta电位仪和颗粒电荷检测仪,通过检测不同目数的浆料在添加阳离子试剂前后浆料Zeta电位和浆料过滤水颗粒电荷的变化情况,分析纤维对阳离子试剂的吸附能力。实验发现,颗粒电荷检测仪能够较好的判断试剂在水介质中的溶解情况;但是Zeta电位不能真实反映纤维对阳离子试剂的吸附能力,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纤维会发生表面吸附和内部吸附,内部吸附部分无法通过Zeta电位仪检测;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同浆浓条件下可电离基团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同,并且不同的纤维形态Zata电位和颗粒电荷会相互干扰。

文献题名:聚木糖的羧甲基化及用于模拟印染废水脱色的研究

作者:刘忠明,许仃仃,王孝辉,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5):77-80,87

摘要:以桦木聚木糖为原料,以氯乙酸钠为醚化剂,进行了聚木糖的羧甲基化研究。利用红外光谱以及核磁碳谱对羧甲基化聚木糖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电荷密度为4.54 mmol/g、取代度为0.94的羧甲基聚木糖。该文还对羧甲基化后的聚木糖用于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性能进行了探讨。发现,乙基紫染料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最佳的脱色工艺条件为温度40℃,羧甲基聚木糖用量50 mg/ L,pH为9,混合时间40 min,在上述工艺条件下,该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效率能达到97.1%。

文献题名:响应面法优化大豆秸秆乙醇预处理条件

作者:涂洪峰,张冬启,姚兰,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学报,2016,31(4):4-8

摘要:用秸秆等木质纤维素原料制备生物质燃料(乙醇)时,预处理是重要的一个步骤。与其他预处理方法相比,乙醇预处理后抽出组分纯度高,预处理液更易回收。因此,采用响应面法对大豆秸秆乙醇预处理过程中的预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找出中心点,通过中心组合条件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了大豆秸秆乙醇预处理最佳条件:保温温度170℃,保温时间90 min,乙醇体积分数50%。经软件Minitab17分析,保温温度对大豆秸秆预处理得率和还原糖得率影响最为显著。对预处理后固料进行成分分析发现,乙醇预处理主要脱除大豆秸秆中的半纤维素和木素。在最佳预处理条件下,大豆秸秆中木素脱除率为61.95%,半纤维素脱除率为82.85%。

文献题名:双氰胺甲醛缩聚物造纸助留助滤剂的制备及应用

作者:何柳,李鹏飞,许磊,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学报,2016,31(4):9-14

摘要:以双氰胺、甲醛为原料制备双氰胺甲醛(DDF)缩聚物,并研究DDF用作造纸助留助滤剂的可行性。探讨DDF用量、浆料pH、混合时间及DDF与填料碳酸钙添加顺序等4个因素对浆料助留助滤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DDF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在纸张中的留着情况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先加入用量0.03%的DDF、再加入20%碳酸钙、浆料pH为9、混合时间6~7min时,浆料可获得较好的助留效果,但助滤效果不明显。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碳酸钙和细小纤维在DDF作用下絮聚成体积较大的絮团,留着在纤维交织层中,从而提高了填料和细小纤维的留着率。

文献题名:pH敏感型纳米二氧化硅乳化的ODSA施胶剂乳液及其应用

作者:高大磊,林兆云,李友明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学报,2016,31(4):15-20

摘要:采用pH敏感型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作为乳化剂,制备了Pickering型十八烯基琥珀酸酐(ODSA)施胶剂乳液,研究了pH、纳米SiO2颗粒用量对ODSA乳液稳定性、形态、动力学稳定性和施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敏感型纳米SiO2可以用于制备均一稳定的Pickering型ODSA乳液;随水相pH的增大,ODSA乳液稳定性逐渐提高;此外,ODSA乳液作为一种剪切稀释型流体,还具有修复功能。

文献题名:3种非木材原料制备纳米纤维素及其膜性能的比较

作者:周爱静,付时雨,蒙启骏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学报,2016,31(4):21-27

摘要:对蔗渣、芦苇、竹子等3种典型的非木材原料进行蒸煮、漂白以及TEMPO氧化,以制备纳米纤维素和纳米纤维素膜。比较了由3种原料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材料的热学性能、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比较发现:由竹子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竹子纳米纤维素的热稳定性最好,芦苇纳米纤维素次之,蔗渣纳米纤维素最低;竹子纳米纤维素膜的透明性最高,蔗渣纳米纤维素膜次之,芦苇纳米纤维素膜最低;竹子纳米纤维素膜的力学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92.8MPa和5 945MPa,芦苇纳米纤维素膜次之,其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72.7 MPa和4 780 MPa,蔗渣纳米纤维素膜最低,其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为68.4MPa和3 572MPa。

文献题名: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研究

作者:姚兰,周晓明,田彦,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学报,2016,31(4):28-32

摘要:研究了杨木木质素、银杏木质素、玉米秸秆木质素等3种不同来源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并与微晶纤维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杨木木质素为GS型木质素,银杏木质素为G型木质素,玉米秸秆木质素为GSH型木质素;4种底物对于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强弱顺序为:银杏木质素>玉米秸秆木质素>杨木木质素>微晶纤维素;木质素主要吸附的是纤维素酶中的内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而对外切酶的吸附较少。

文献题名:环保型造纸湿强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媛媛,类延豪,姚春丽,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学报,2016,31(4):52-57

摘要:文章概述了造纸湿强剂的技术现状和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传统造纸湿强剂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以及羧甲基纤维素(CMC)和改性壳聚糖等环保型造纸湿强剂对纸张湿强性能的影响及机理,介绍了聚羧酸、阳离子淀粉、纳米微晶纤维素和海藻酸钠作为造纸湿强剂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归纳了它们的优缺点,以期为造纸湿强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文献题名:造纸泥质炭和商品活性炭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作者:刘琳,张安龙,罗清,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6,37(18):33-37

摘要:由于活性炭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吸附效率高、去除效果好,活性炭吸附法已在造纸废水处理技术中应用和推广。该文阐述了活性炭的吸附机理,探究和比较了自制的造纸泥质炭和商品活性炭对造纸中段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对处理造纸工业废水最佳工艺的探究,得出泥质炭处理造纸工业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量0.4 g/L,吸附温度20℃,吸附时间7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COD去除效率41.16%,SS去除率29.98%,色度去除率84%,TOC去除效率56.96%。结果证明:自制泥质炭可以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经济和可行的商品活性炭替代品用于造纸工业等含有大分子污染物废水的处理,从而实现污泥的低品质高值化利用。

猜你喜欢

施胶纸浆题名
日奔纸张纸浆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栖凤阁题名记
车用层压复合座套面料施胶工艺研究
新型乳液型表面施胶剂的开发
褪去喧嚣 回归理性 让纸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
阴离子松香施胶剂的制备及性能
松香类施胶剂及其技术发展动向
文章题名要求
文章题名要求
佳石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