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2017-01-23张银良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急腹症临床效果小儿

【摘 要】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腹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开腹治疗,观察组30例患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67%vs2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 小儿 急腹症 临床效果

急腹症(acute abdomen)泛指突发的、疼痛剧烈的、病因未明的腹部疼痛,儿童患者因为难以进行明确的语言表述,导致该疾病的诊断更为困难,为防止患儿出现威胁生命的严重不良后果,临床在治疗该疾病时,多通过手术治疗[1] 。本文就对小儿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作出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腹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年龄最小7岁,年龄最大15岁,平均(11.13±0.1)岁;对照组30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14岁,平均(11.02±0.5)岁。其中急性阑尾炎患儿20例,肠套叠患儿2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儿10例,小肠炎患儿1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病因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结果有效。

1.2 入选标准 根据段栩飞等[2] 有关于此的研究,可以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条件须符合:(1)腹痛剧烈,确诊为急腹症的患儿,症状符合手术指征;(2)既往体健,在主治医生的讲解下,对两种手术方式有所了解,由家属与患儿商议后自愿选择手术方式;(3)围手术期有家属全程陪同,对于研究人员提出的有关于患儿疾病的相关问题,在患儿叙述不清或叙述欠缺时能及时给予补充;(4)在研究人员的讲解下,患儿及其家属对本研究有所了解,自愿参与其中,并由家属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5)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进行。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通过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在此不过赘述,观察组患儿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1.3.1 急性阑尾炎 帮助患儿仰卧于诊床上,麻醉并常规消毒手术部位后,于上腹正中、右上腹、右下腹做3个5cm手术切口,通入二氧化碳做气腹后,在腹腔镜下开始手术,找出病变阑尾,使用丝线结扎后切除,将病理组织送检,切口电凝止血良好后,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吸尽积液,放出二氧化碳,恰当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手术结束。

1.3.2 肠套叠 手术步骤同上,区别在于将套叠肠管复位后,结束手术。

1.3.3 下消化道出血 手术步骤同上,找出出血原因,采取相应止血措施后,结束手术。

1.3.4 小肠炎 手术步骤同上,腹腔镜下若见炎症严重,及时转为开腹治疗。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疼痛评分标准:根据NRS面部表情评分法,总分为10分,分值越大,代表疼痛越剧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在疼痛评分上的对比 在治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别,经专项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上的对比 经过不同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患儿中有例出现了恶心呕吐,1例出现了寒战,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30例患儿有3例出现了恶心呕吐,2例出现了寒战,1例出现了呼吸抑制,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3 讨论

急腹症的特点是急、重、快、变化多端,患儿一旦发病,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有因为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症状导致死亡的可能,为有效挽救患儿生命,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临床上逐渐兴起的一种治疗方式,对比传统开腹治疗,该手术方法具有优点:(1)手术切口小,对患儿身体的伤害小;(2)术后切口愈合快,患儿下床时间早,可有效避免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且可减少患儿哭闹;(3)腹腔镜可实时、高清反应病灶变化情况,对比开腹在肉眼直视下手术,视野更清晰,结石切除更干净,可有效避免患者再行二次手术;(4)手术切口小,可有效降低术中伤及其他正常组织的几率,使手术更为安全 。此外,根据李辉[3] 等有关于此的研究,该手术方式同时具有缺点,(1)二氧化碳做气腹时,易导致患儿出现高碳酸血症;(2)该手术对手术医生的要求较高,医生需经过专业训练,可熟练操作仪器;(3)手术时间难以估计,一旦患者术中出现了危险情况,该手术的手术切口小,不能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治疗,严重时甚至可威胁患者生命。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于改善患儿的术后舒适程度的效果显著;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儿高达20.0%,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于提高手术疗效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对小儿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余东海,张文,冯杰雄等.经脐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中的应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8):586-589.

[2] 段栩飞,郑凯,梁翀等.腹腔镜诊治小儿急腹症769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8):524-526.

[3] 李辉,黄河,杨涌等.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7):745-748.

作者简介:张银良(1972年2月-);男;布朗族;云南昌宁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普外科临床诊治工作。

猜你喜欢

急腹症临床效果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