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体会

2017-01-23熊素梅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熊素梅

【摘 要】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纱条填塞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小时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而言,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术中出血、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宫腔纱条填塞术

剖宫产手术是当前产科重要的手术之一,可以有效解决产妇难产的问题,其中剖宫产产中出血是剖宫产手术过程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具有病情严重、发病迅速、病情进展快等特点[1],若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与治疗,容易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进而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当前临床上多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动脉结扎术等方式进行止血。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与其他止血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2],本文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2岁-42岁,平均年龄26.3±3.1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27.1±2.6岁。所有患者均为足月产妇,有明显的剖宫产指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期、健康状况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因此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纱条填塞术,医生固定患者宫底后,用卵圆钳将纱条填塞入宫体中,填塞时要保持纱条均匀,不能留有空隙。用组织钳夹住并提起子宫切口,将纱条一端送至宫颈外口,用上述方法将宫体下段塞满后进行缝合。缝合时需要从宫角向中间缝合,避免缝及纱布。手术结束后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根据病情使用宫缩剂或抗生素进行治疗,24小时候取出纱条。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将子宫托出腹腔,暴露子宫下段,进针点选择子宫切口右侧下缘2-3cm处,穿过宫腔后在上缘处出针,然后在宫角3-4cm处将缝合线垂直经宫底绕向子宫后壁,于前壁进针进入宫腔,横向至左侧后壁与右侧出针。出针后收紧缝合线,呈背带式[3]。手术预期效果应是子宫宫体逐步缩小并呈纵向压缩状,缝合后观察子宫10-15分钟,如果子宫恢复红润,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以进行常规关腹处理。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所得数据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百分数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小时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由表1所示,此外,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对照组共有5例患者出现产褥感染、宫腔粘连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观察组共有1例患者出现产褥感染,并发生发生率为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前,剖宫产术中出血问题已经引起产科医师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产科医师需要了解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方式,做到合理的外科干预。传统的宫腔纱条填塞术容易造成术后感染与再次出血,而子宫动脉结扎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因此采取新型的止血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4]。背带式缝合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控制产后出血的缝线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等有点,可以通过给子宫纵向压力,减缓血管内血流量,通过局部加压的方式也有利于形成血栓进行止血,对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纱条填塞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经研究发现,观察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小时出血量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而言,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涓,刘月红,吉文倩.104例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2014(32).

[2]韩秀荣.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12(23).

[3]王瑞华.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效果[J]. 广东医学,2014(07).

[4]陈文翠,张宝艳,马竹云.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