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科术前手术患者院前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2017-01-23童海龙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效果评价眼科管理模式

童海龙

【摘 要】 目的 本次研究针对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采取院前管理的模式进行临床病症治疗的干预方式,观察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需要进行患者资料收集,在本院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的620例患者资料,其中2013年1月到2013年7月期间的患者3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8月到2014年1月的310例患者资料划分为实验组。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住院手术管理方法进行干预,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院前的管理方式进行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管理干预的信息,为后续的研究比对提供数据信息支持。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的院前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实验组患者对于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方面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高,而且具备较好的手术前自我准备程度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房的退住院占据几率从之前的3.84%降低到当下的2.64%,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前的住院时间平均比对照组缩短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眼科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术前的护理干预,提升院前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功能,能够提升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依从性,对于患者自我进行的服药和自我照顾具有良好的协助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并促进患者积极的配合医院的相关医护干预。

【关键词】 眼科 术前手术 患者 院前 管理模式 效果评价

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口,对于眼睛的照顾和治疗非常重要,关注到眼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患者病症的干预和护理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次研究针对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采取院前管理的模式进行临床病症治疗的干预方式,观察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手术治疗效果[1]。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研究需要进行研究操作流程设计,针对本次研究需要进行患者资料收集,在本院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的620例患者资料,其中2013年1月到2013年7月期间的患者3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8月到2014年1月的310例患者资料划分为实验组。以上患者资料均采取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提供相关信息资料。本次研究收集的620例患者资料中,男性患者480例,女性患者14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4到70岁之间,患者资料收集排除智力不正常以及不能自主配合手术的患者,以上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眼科病症。

1.2 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进行相关研究设计,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住院手术管理方法进行干预,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院前的管理方式进行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管理干预的信息,为后续的研究比对提供数据信息支持。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住院手术管理干预,实验组需要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模式之上进行院前管理干预。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下:

首先,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辅导,并为患者提供整洁的住院环境,收集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储备需求的基础,提供高科技技术设施。其次,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健康教育环境,向患者宣传眼科手术的相关医疗知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求医院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引导科室,室内应当具备良好的空气指数和整洁的环境,适当采取植物、装饰画作为点缀,让患者在良好的情绪环境下接受治疗,提升患者的护理舒适程度。再者,应当为患者提供多媒体方式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向患者接受手术前的生命体征观察项目,如血压、心率等。向患者介绍手术前的注意事项,给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文本资料信息,有专业医护人员耐心向患者讲解相关内容。保证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具备良好的管理评价体系验证,考量个性化护理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效果。在患者接受眼科手术治疗后,还需要进行术后的回访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数(n)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研究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操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的院前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实验组患者对于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方面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高,而且具备较好的手术前自我准备程度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房的退住院占据几率从之前的3.84%降低到当下的2.64%,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前的住院时间平均比对照组缩短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根据研究设计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操作,能够得到以下研究结果信息。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的院前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实验组患者对于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方面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高,而且具备较好的手术前自我准备程度和效率[2]。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房的退住院占据几率从之前的3.84%降低到当下的2.64%,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前的住院时间平均比对照组缩短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次研究设计发现,针对眼科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术前的护理干预,提升院前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功能,能够提升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依从性,对于患者自我进行的服药和自我照顾具有良好的协助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并促进患者积极的配合医院的相关医护干预[3]。

参考文献

[1]闫沛,王宇,胡雪慧,戴艳然.日间手术患者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02:130-133.

[2]曹昕,骆洪梅.两种床位预约模式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到达医院后取消手术的影响分析[J].华西医学,2016,04:629-631.

[3]孙力,于鲁海,蒋玉凤.我院眼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调查[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5:69-70.

猜你喜欢

效果评价眼科管理模式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升降散加味治疗眼科疾病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