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2017-01-23秦延辉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药理学

秦延辉

【摘 要】 目的:研究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分析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学特点。结果与结论:头孢洛林是最新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厌氧菌、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关键词】 头孢洛林 抗菌活性 药理学 临床应用

引言

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低毒性与广谱。在世界抗感染的药物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美国礼来公司先后研发了第1代至第4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药品的品种也有50多种。第4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噻利1998年在日本上市,第5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在2008年研发成功。但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中也有使用不合理的情况,这些导致了细菌耐药问题的产生。本文主要分析第5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性、临床应用,为第5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1 抗菌作用机制

头孢洛林的作用机制与其它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非常相似,也是通过与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进行结合,形成稳定的抑制剂复合物,从而表现出对PRSP的强活性对细菌细胞壁进行干扰,引起细菌细胞结构的变化,抑制细菌细胞的生长,最终能够导致细菌细胞的死亡。而且头孢洛林与青霉素结合蛋白2a( PBP-2a)也能够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是其它头孢菌素类药物所不具有的功能,也是其对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具有强效抗菌活性的原因。但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这种蛋白不容易结合,因此,头孢洛林对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优于其他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2 药理特点

2.1 抗菌活性

头孢洛林是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中主要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大多数的革兰阴性厌氧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厌氧菌都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而且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比较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也具有杀菌作用。而且头孢洛林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较强,头孢洛林与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药理作用及其相似,对拟杆菌的作用要差些,但是对厌氧消化链球菌具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头孢洛林对耐大环内酯以及大多数的青霉素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氨苄西林敏感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抗菌活性也很高。对耐氨苄西林肠球菌表达的PBP5缺乏亲和力,从而对该类菌没有活性。

2.2 稳定性与耐药性

临床医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成年人注射头孢洛林的效果比较好,也没有出现不良的反应,表明健康成年人对头孢洛林的耐受性比较好。因为第5代头孢洛林与第3代头孢洛林的作用相似,其对大肠杆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就在于其对大肠杆菌产生的A类β-内酰胺酶稳定性很高,对C类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也比较强,这些因素决定了头孢洛林对阴沟肠杆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但是对某些ESBLs(如TEM1、TEM2等)并不稳定,因此不能作为产 ESBLs 菌的治疗药物。而且在琼脂培养基中加入头孢洛林,对11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进行培养,结果发现头孢洛林VISA、CA-MRSA、对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PRSP和β-内酰胺酶阴性的流感嗜血杆菌都没有对头孢洛林产生耐药性,这说明大多数的病原菌对头孢洛林出现自发性耐药的可能性很小或者说不存在,因此各类致病菌均对头孢洛林不易出现耐药性。

2.3 不良反应

头孢洛林具有很好的耐受性,一般来讲患者只有轻度或者中度的不良反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体现在味觉障碍,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也比较短,不良反应的症状主要为恶心与呕吐。主要原因估计是因为注射头孢洛林剂量太多引起的,如果患者对头孢洛林过敏或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或对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者禁用。

2.4 头孢洛林应用原则

头孢洛林的上市应用为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 CABP) 和 ABSSSI 包括 MRSA 所致的感染提供了新的药物,对控制与治疗 MRSA 的感染提供了新的选择,迎来了“第 5 代头孢菌素”的时代。但是为了减少耐药菌的出现并保持头孢洛林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头孢洛林只应用于已被证明或强烈怀疑是由多重耐药或泛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应采取合理的抗菌药物应用顺序,延缓或控制耐药菌株的出现。在 MRSA 出现以前,β-内酰胺类为治疗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随着 MRSA 感染的逐渐流行,此类药物的应用比例有所下降,而且临床还有数例用 β-内酰胺类治疗 MRSA 感染失败的病例报道,无论它的药敏试验结果如何,MRSA 都被认为对所有 β-内酰胺类耐药。研究证实,头孢洛林对从美国各地收集到的 CA-MRSA 分离株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活性,对于社区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治疗,头孢洛林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

3 临床应用及评价

3.1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头孢洛林对分离自受试患者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极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头孢洛林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包括 MRSA 在内的感染都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和病原菌清除率,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疗效均与万古霉素标准疗法相近。

3.2 淋病奈瑟菌

对淋病奈瑟菌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表明,头孢洛林酯对淋病奈瑟菌的抗菌活性比青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四环素更强,但比现在已应用于临床的第 3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克肟、头孢曲松的抗菌活性稍差,而且对头孢曲松有更高 MIC 值的淋病奈瑟菌分离株,头孢洛林酯没有表现出更好的活性。另外,已有研究证实,头孢洛林对从美国各地收集到的CA-MRSA 分离株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活性,对于 CAP 和 HAP的治疗,头孢洛林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

4 结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临床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自20世纪60年代第1个头孢菌素问世以来,第2、3、4代头孢菌素相继用于临床,为控制革兰阴性菌为主的感染提供了良好的药物。然而,近年来少有新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品种上市。头孢吡普和头孢洛林对革兰阳性菌包括MRSA等耐药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同时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也较好,在细菌耐药问题成为世界性难题的今天,第5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将成为抗多药耐药菌的新型药物,可以预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熊礼玲,游 莉,刘家健.新型广谱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头孢吡普[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36(9):641-642.

[2]顾觉奋,戴君.新一代抗 MRSA 抗生素的临床研究进展[J].抗感染药学,2009,6(4):223-224.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药理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艺术药理学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不同医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
黄连解毒汤的药理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