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2017-01-23穆晓青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压氧临床疗效针灸

穆晓青

【摘 要】 目的:分析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实施高压氧、针灸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科随机抽选早期中风偏瘫患者90例,抽样分成三组:针灸疗法A组,共30例;高压氧疗法B 组,共30例;高压氧、针灸联合疗法C组,共30例,统计疾病治疗结果。结果:A组、B组、C组患者的疾病优良率分别为66.7%、70.0%、93.3%,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早期中风偏瘫患者高压氧、针灸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学习。

【关键词】 高压氧 针灸 早期中风偏瘫 临床疗效

中风偏瘫是一种多发性的临床病症,语言、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严重者无法自理生活,降低生活质量[1]。近年来,我科借助高压氧、针灸联合疗法治疗,取得一定的成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从我科2013年8月-2015年10月随机抽选早期中风偏瘫患者90例,抽样分成三组:30例A组中,男性、女性例数比20:10,年龄段51-77岁,平均(52.1±1.3)岁;疾病史1-3个月,平均(2.1±0.4)个月;偏瘫部位:12例左侧,7例右侧,1例双侧;30例B组中,男性、女性例数比19:11,年龄段52-78岁,平均(52.2±1.4)岁;疾病史2-4个月,平均(2.2±0.5)个月;偏瘫部位:13例左侧,6例右侧,1例双侧;30例C组中,男性、女性例数比18:12,年龄段51-78岁,平均(52.3±1.5)岁;疾疾病史2-5个月,平均(2.3±0.5)个月;偏瘫部位:14例左侧,5例右侧,1例双侧。3组患者的偏瘫部位、男女例数等基线资料无区别,P>0.05。

1.2 方法

90例患者入院后,经明确诊断且病情平稳后进行治疗, 30例A组患者于对症治疗后实施针灸疗法,操作:将阳明经作为主要穴位,太阳经、少阴经作为辅助穴位,选取上肢的手三里、外关、曲池、合谷等穴位,下肢的足三里、昆仑、太冲等穴位。若患者伴有口眼歪斜病症,需添加地仓、牵正穴位;若患者伴有吐字不清病症,需添加廉泉、少海、金津、玉液穴位。针刺上述穴位,以患者感觉麻木、酸、胀为宜;30例B组患者实施高压氧疗法,操作:15分钟加压,然后稳压在0.2Mpa,患者戴面罩吸氧30分钟后,休息5分钟再次吸氧30分钟,然后行15分钟的减压处理,共95分钟,每天1次,持续10次为1个疗程,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继续治疗2-3个疗程。30例C组患者则实施上述两种疗法。

1.3 判定标准

判定疾病治疗优良率、肢体功能评分,优良率标准: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可自行活动,且评分在70分以上,为优;肢体运动功能变化,活动能力评分在40分以上,为良;活动能力评分低于40分,无法自行活动,为差。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借助FMA量表进行判定,总分处于1-100分之间,分数越低,运动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软件包SPSS14.0处理文中数据,其中,肢体功能评分属于计量资料,优良率属于计数资料,分别用(x±s)、(%)表示,组间比对实施t、卡方检验,P<0.05,有区别。

2 结果

2.1 疾病优良率统计

结果表明,通过给予A组、B组、C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不同的疗法,疾病优良率分别为66.7%、70.0%、93.3%,C组和其他两组相比,P<0.05,有区别,见下表1。

2.2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统计

结果表明,通过给予A组、B组、C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不同的疗法,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提高,C组和其他两组相比,P<0.05,有区别,见下表2。

3 讨论

中风(脑卒中)是一种临床上的特殊性病症,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程度不同的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的循环障碍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将诱发系统紊乱、脑溢血等病症。中风具有起病急、发展快速的特点,以中老年人为主,随着病情的演变,将造成偏瘫,降低生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具备可塑造性,大脑组织病变后出现的自我调节现象,可促使机体功能、结构等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造成严重影响[2]。因此,临床需借助外界性手段来刺激中枢系统,从而促使其再次重建。针灸是临床上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常用手段,具有改善患者脑部组织供血现状,加快血液流动速度,加快脑部细胞恢复的作用。但临床实践表明,虽针灸疗法可获得一定的疗效,最终结果却不满足需求。故而,需探究一种合理、有效的疗法辅助治疗,以增强疗效,提高质量[3-4]。

近年来,通过临床的不断探究得知,于针灸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疗法,可于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中获得显著成效。高压氧疗法的实施可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弥散,提高组织氧储备量,从而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调查结果显示,C组30例经由高压氧、针灸联合治疗后,疾病优良率为93.3%,明显高于A组、B组患者的66.7%、70.0%,P<0.05,有区别;从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上来看,针灸、高压氧联合疗法组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说明:高压氧、针灸疗法的联合应用,协同性更佳,可实现最终的疏通经络、活血、补气及改善患者患肢功能的目的。

综上,临床给予早期中风偏瘫患者高压氧、针灸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学习。

参考文献

[1]朱虹,刘小波,王晓玲,等.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6):61-62.

[2]姚秋丽,郑萍,邬继红,等.穴位按摩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197-1199.

[3]苏晓梅,纪凤双,程子辉,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治疗早期中风偏瘫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9):76-78.

[4]翟景芬.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114-115.

猜你喜欢

高压氧临床疗效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