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2017-01-23李路剑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总管开腹

李路剑

【摘 要】 目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与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感染率情况。结果:数据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少(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手术安全性可得到保障,术后感染率在可控范围内。

【关键词】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 治疗效果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获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24例,男患者80例,女患者44例,年龄为35~70岁,中位年龄为(51.33±6.8)岁;平均病程(4.55±1.32)年;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患者。征求患者治疗意愿,且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后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操作如下:

给予静脉复合麻醉后,通过四孔法完成手术操作,选择戳孔位置良好的建立二氧化碳气腹,严格控制人工气腹压力。在建立气腹后须确保术野内可清晰观察到患者胆囊交界位置以及壶腹、胆囊管。首先经胆囊周围粘连适当分离,若粘连带中包含粗血管需谨慎处理,粗血管受损会造成大量渗血引发术中危险。若胆囊解剖动脉无法清晰显现时,可将刀头定在慢速档,切断胆囊动脉,维持一定张力的粘连症状,防止十二指肠等位置在手术期间受到损伤。应用抓持钳提起患者肝脏边缘,控制力度牵引胆囊底,动作缓慢的分离胆囊床间隙,位置高于壶腹部时开始结扎胆总管。在手术期间需要避免器械热传导对右肝管、胆总管等产生损伤。沿胆囊管处理分离操作直至胆总管,距离约0.5cm时结束分离处理,避免挤压到胆囊。在壶腹部分离期间尽可能促进胆囊管与胆囊颈以锐角呈现,若患者胆总管胆囊管出现较为严重的粘连症状,应适当将胆囊颈部切开,探明胆囊管方向,实施游离处理,并使用钛夹将夹闭胆囊管。完成手术后在肝下将多孔引流管留置,手术后采用抗生素给予连续应用,降低感染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9.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通过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腹腔镜操作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的优势,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广泛[1]。随着我国腹腔镜相关技术、医疗设备、硬件设施配备以及临床医师操作水平的迅速发展,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迅速扩展,胆囊炎相关疾病也可通过腹腔镜辅助完成 [2]。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美观、住院时间短、脏器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机体环境影响小、治疗费用低等优势,可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但需注意的是基层医院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需要具有完善的人员培训以及设备配套,在开展腹腔镜初期,需要对手术禁忌症以及适应症进行严格观察,通过分析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以及病例。禁忌症体现如下:(1)近期发生胆囊炎急性发病,胆总管直径以及胆囊后壁>0.9cm以及>0.05cm;(2)肝肾脏器功能出现异常情况;(3)并发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适应症体现如下:(1)患者与家属知情手术并同意;(2)排除上腹部手术史;(3)近期未出现胆囊炎急性发作史;(4)排除黄疸病史;(5)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均呈现正常;(6)年龄小于70岁;(7)疾病为胆囊息肉或者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在传统治疗上多采用药物保守控制和开腹手术治疗,药物控制疗效甚微,而开腹手术则会造成患者身体较大创伤,若患者年龄较大或存在手术禁忌症则无法实施手术治疗[3]。另外,由于开腹手术会造成患者腹部创面较大,术后的感染控制也是治疗关键。根据本次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在一小时内可结束,术后住院四天左右可出院。而对照组手术接近两小时,需住院一周以上才可出院。并发症方面,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8%,观察组仅为6.45%。

研究表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不仅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尚风,黎颖.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v.51;No.740 06:68-69.

[2]叶方进.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v.24;No.129 07:113-114.

[3]胡安古丽·胡依西克.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v.9 23:93.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总管开腹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