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州市海洋环境监测体系的构建

2017-01-22马正波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年5期
关键词:惠州市监测技术环境监测

马正波

(惠州市海洋技术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8)

惠州市海洋环境监测体系的构建

马正波

(惠州市海洋技术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8)

惠州市海域属于沿海经济开发热点区、环境风险高发区和生态保护敏感区,其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尤显重要,构建完备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对于加强惠州市海洋环境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惠州市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加强应急监测能力体系建设、制定完备的监测方案、引进多样化监测手段等方面的建议,以期为国内相关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提供借鉴。

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构建

海洋环境监测是了解海洋环境特点与规律、防止和消除海洋环境污染、减少损害的重要手段[1],是关系到海洋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惠州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技术支撑和管理手段。本文将在总结现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探讨惠州市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构建的重点与思路,以期对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有一定的指导。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监测体系不健全

目前,只有市级海洋技术中心通过了CMA计量认证,拥有海水水质、生物和沉积物等检测能力,能独立承担上级部门的海洋环境监测任务。而惠东县目前尚无海洋环境监测实验机构,主要通过市级机构的监测结果来获得辖区相关海洋环境监测数据。

1.2 监测手段单一,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

基本采用常规监测技术,即主要通过现场采样实验分析法,通过监测人员乘坐船舶抵达预定的海域,进行定点现场采集水样,然后将采集的水样带回实验室通过化学实验分析获取数据。该监测方式是目前惠州市海洋环境监测的主要手段,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

1.3 应急监测能力薄弱

惠州市大亚湾海域石化产业发展迅猛,通航环境日趋复杂,环境敏感资源众多,周边城镇发展迅速,经济承载力巨大,使得赤潮灾害、溢油事故、渔业污染事故等突发事件风险加大。无论从人员设备配置还是管理上,惠州市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1.4 监测方案设计不够完善

目前,监测方案对特定区域的海洋环境特点关注度不够,造成某些关键监测资料短缺,无法满足海洋环境管理的实际需求,在监测内容、站点布局、对象、区域、种类、方法、手段上的针对性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1.5 监测数据代表性不够

常规监测技术采集的数据是以点代面,覆盖范围有限,因此数据的典型性、代表性受到影响。同时,现场采样受到天气条件的限制,影响了数据的实时性与连续性。

1.6 监测资源分散

涉海相关部门间缺乏有机联络和合作,造成重复监测、资金分散,甚至相互制约,无法合理配置已有监测资源和设备,难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技术设备互补。

1.7 信息分享度不高,服务面窄

各监测机构获取的监测资料共享度较差,难以综合开发利用。在资料产品的开发利用上,各监测机构缺乏开拓和创新意识,限制了服务能力的提高和服务领域的拓展,造成服务面窄,服务质量不高,难以满足海洋管理和环境政策决策的需要。

2 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构建的建议

针对上述海洋环境监测体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工作实际,笔者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使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能满足新形势下海洋环境管理的需求。

2.1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分级责任制,围绕大亚湾区、惠东县海洋环境监测现状和海洋环保工作的需要,必须加强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惠州市区域一体化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2.1.1 重点建设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

加快实验室用房建设,完善仪器设备配置;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积极引进人才,打造一支专业设置合理、稳定、高效的技术队伍。加强标准化建设,以实验室CMA认证、CNAS认证、海洋环境监测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为基础,形成科学、简洁、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2.1.2 加强县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大亚湾区海洋环境监测站目前拥有部分海洋环境监测能力,但还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大部分监测任务需委托给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一方面要引进人才,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一方面要加强对委托的监测任务的质量控制,并尽快建立监测全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2]。

2.2 加强应急监测能力体系建设

一方面配备多参数水质测定仪、便携式测油仪、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箱等一批快速检测设备及试剂,同时进行相关培训,建设一支专业的应急监测技术力量,以具备一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应急预案框架机制下,整合海洋与渔业局、环保局、海事局、县(区)海洋与渔业局及涉海相关企业的应急资源,加强应急协同作用,构建起顺畅、完备的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体系。

2.3 制定完备的监测方案

有效合理地布设监测站位,既要满足监测结论的代表性,又要尽可能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应在上级部门下发的惠州市海域环境监测方案的基础上,优化海洋环境监测布局和功能,制定出符合惠州市自身情况的监测方案。

2.4 引进多样化的监测手段

惠州市要引进、发展多种海洋监测技术,加强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在运用常规监测手段的同时,综合运用遥感监测技术、船载快速监测技术、浮标监测技术、水下无人站监测技术等先进海洋监测手段[3-4],将构建合理的监测网络,获取典型、全面综合的多源监测数据,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2.5 加快“智慧监测”体系建设与信息共享

从目前惠州市海洋环境监测发展的水平看,应以开展“智慧海洋项目”为契机,整合协同全市乃至上级部门、市外相关科研机构的海洋环境监测资源和数据结果,以更加完整、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决策的“智慧”。

2.5.1 建立智能化监测网络和监测数据信息体系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集成主要利用通信、数据库、集成等技术,集成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手段[5],获取多种监测手段的多源数据,进行多源监测数据的综合处理、数据集成,开展多源、多时相数据的客观分析、主要环境要素的时空变化分析,从而全面分析、了解海洋环境状况。

2.5.2 建立一体化的监测业务管理系统

建立先进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与海洋环境监测业务系统[6],按照实际业务流程设置软件工作环节,针对监测工作和环境管理各业务岗位人员的权限提供任务提示、原始记录、数据计算、报告、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自动化服务,为海洋渔业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更快、更新、更准的信息,提高技术决策的科学性,同国内外先进业务管理体系接轨。

2.5.3 支持建立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平台,实现环境监测一张图,建立对外的公众服务平台

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可以提供各类专题图查询以及环境质量评价功能,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显示度,为企业、公众提供一个服务平台和一对一的沟通平台,使全海域环境质量一目了然,方便养殖户、公众出行及查询各类环境信息,使环境监测工作更好地即时服务于公众。

2.6 陆海统筹,建立排污总量跟踪监测体系

实施入海排污总量控制制度,通过对影响海区海水质量的环境因子的研究,追溯到陆源排污源头,再通过行政、经济等手段控制污染源,达到削减污染物排海总量的目的[7]。要建立污染源监管与排海总量减排体系,跟踪监测海域总量控制制度污染物指标,使总量核算能实时更新,海域环境容量计算模型能得到验证,更真实地反应陆源入海排污状况及海域环境容量承载力水平,为总量控制制度的执行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

2.7 提高监测数据的服务水平

要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和方法开展海洋环境监测,使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和广泛的可利用性。要充分开发利用现有海洋环境监测资料,利用信息化和高技术的优势,深化对海洋监测信息产品的加工,使花费了巨大人力和物力获得的资料的价值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得到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利用的信息产品。要大力推进海洋监测资料共享进程,在不违反相关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制定相应政策,建立资料共享机制,促进海洋资料的共享,提高数据的利用率。

3 结语

惠州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机遇,需将海洋环境监测与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融合一体,使其向信息化、科技化、用户化、服务化、立体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按照问题导向原则,有针对性地设置监测方案,获取监测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信息产品的制作能力、显示度和服务能力,以进一步提升海洋环境监测整体功能,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

1 马春生,潘 红,周洪英,等.发展海洋环境监测的意义和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7(2):123-124.

2 姜军成,夏锡荣,纪 灵,等.海洋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0(4):42-43.

3 赵聪蛟,孔 梅,孙笑笑,等.浙江省海洋水质浮标在线监测系统构建及应用[J].海洋环境科学,2016,35(2):288-294.

4 刘孟德,孙继昌,程广欣,等.高新技术对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的影响[J].山东科学,2006,19(5):7-11.

5 罗续业,周智海,曹 东,等.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J].海洋通报,2006,25(4):69-77.

6 白志清,张 银.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2):240-242.

7 赵 骞,杨永俊,赵仕兰.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与技术的研究进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0(2):65-70.

Construction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in Huizhou

Ma Zhengbo
(Huizhou Marine Technology Center, Huizhou 516008, China)

Huizhou sea area belongs to the coast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ot spots as well as a high environmental risk and ecological sensitive area.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of this area is very important. Construction of a complete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is the basic work for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In this study, several ke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in Huizhou City were discussed and thus some advic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monitoring capacity, developing a reasonable mo nitoring program, introducing a variety of High-tech monitoring methods,etc.for its further improvement were proposed.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to the similar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in China.

oce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construction

X834

A

1008-9500(2017)05-0074-03

2017-03-16

马正波(1987-),男,四川达州人,硕士研究生,中级环保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环境保护、环境监测。

猜你喜欢

惠州市监测技术环境监测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一道三元分式最小值问题的求解与推广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惠州市海洋减灾能力评估研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气井出砂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如何提高小学生女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以广东省惠州市五所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