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写字课堂??提升写字素养

2017-01-21鲍飞波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练字写字书写

鲍飞波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字教学,把它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写字不仅具有实用性,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在写字教学实践中,如何优化写字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写字素养呢?

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写字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运用好这个主阵地抓好写字教学的质量。在每一次的写字教学中,我都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遵循“练字五步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从观察入手做到心眼结合

“练字先练眼”。这就要求学生应先从字的整体出发观察,思考字的主体笔画、间架结构、布局特点等,然后具体看清楚每个笔画的形态特点及笔画间的位置关系。如教学“山”字旁的字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山的图片,认识山,了解山的形状、特点;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山的象形字,然后让学生将图形与字形对照比较,从形上了解相似处,认识象形字;最后,让学生将现代汉字的字形、象形字以及图片三者综合比较,观察。观察是一个眼与心相结合的过程,只有心到、眼到,观察才能有一定效果。

2.在反复比较中不断进步

要提高写字能力,在练字的时候反复比较、反复推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教长横的时候,学生反复比较“七”与“上”两个字后,得出都有长横,而“七”的长横有点倾斜,“上”的长横是最后一笔,是平的,在整个字中起到稳定的作用。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汉字的变化之美,写字时就能胸有成竹。对小学生来说,练好一个字,都有一个由不好到好的过程,所以在学生练字的时候,我要他们不断地把自己的写好的字和范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出自己的不足,还要将自己第二遍写的字和第一遍写的字进行比较,找出自己进步的地方,以及还需要加强的地方,在比较中不断地进步。

3.发现特点总结书写规律

汉字的构造都有规律可循,我们在指导学生书写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找出汉字的书写特点,以及每个字各部分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对”字,根据左窄右宽的写字规律,“又字旁”写得瘦长,且比较收敛。“林”字,先从整体观察结构,发现左边的“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而右边的“木”字的最后一笔是捺,再进行书写,逐渐感悟出汉字的“谦让”、“穿插”、“照应”“高低”、“长短”等构字规律。左右结构的字中有左右相背面的,也有左右相向的;上下结构的字有的是上压下,有的是下托上,有的上下不相让……各种结构形态的汉字都有其内在的规律,都有各自的特点,让学生弄清同一类型汉字的结构特点,总结出书写要点,才能帮助他们准确把握书写规律,书写时做到得心应手,为写好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4、建立评价机制调动主观积极性

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对学生作业进行讲评,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让他们能增强自信心,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进行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1)自评。这是最基本的一种评价方式,也是贯穿写字教学的整个过程。写字之前,让每一个学生定一个目标,写时引导学生感知:我写的字和范字一样好吗?我的不足是什么?我的字有进步吗? 当学生写好一个字后,就应该马上和范字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在下一字当中改进。当然,自评也可以在小组互评,老师的评价后。把自己的作品和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发现不足,这样可以增强孩子敢于发现自己缺点和不足的勇气,培养其诚实的品格,陶冶其情操。

(2)互评。在学生自己练写结束后,我们可以开展小组或者同桌之间的互评。老师要给学生评价的标准,比如:书写是否工整,页面是否整洁,结构是否合理……互评和自评应该有区别,教师应该多鼓励引导学生在互评中,多发现同学写得好的地方,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善于学习借鉴,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互评不仅能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使他们不骄不躁,能正确全面地看待人和事物。

(3)点评。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的点评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教师的一句点评可以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心。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过强的专业素质,要懂得欣赏、评价,教师的的点评要恰当准确,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肯定、表扬;对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不要一棒子打死,要委婉地指出,帮助其改进。

5.不断改写得以提高

我认为写字教学最后一点应归结到改上去,而且应是及时地让学生在评字之后,一个字一个字、一笔一画地再发现、再改进。改的过程是再完善、再提高的过程。学生一旦养成认真细致地习惯,就会终身受益。

二.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提高素养

单是课堂上的教学可能让学生感受不到写字是一件快乐的事,只有激发其写字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持久性与实效性。一旦学生对事物产生了兴趣,它所崩发出的能量是无限的。对于写字教学来说也不例外。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便会由被动变得主动,注意力变得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像力变得丰富。

1.讲述书法故事,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小学生爱听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我利用每节课的课前几分钟给学生讲述古人习字学书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院子里的整个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学生学到了自强不息……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是教育、引导学生练字的生动教材。跟学生讲一些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故事,不仅让学生明白中国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同时在他们心目中确立一个榜样,向他们学习。在写字教学中,还要不失时机地把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赞美,把当今国外许多人都想学习我们中国的书法,正在学习我国的书法这些事例讲给孩子们听,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明白书法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责无旁贷的。

还有一些字可以抓住字形特点,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脑海中。有这样一个关于“心”字的故事:在深蓝的夜空中,有一弯新月,那是月亮姐姐,她的名字叫卧钩,在她的周围还有一些忽闪着眼睛的星星们,它们是左点、斜点和右点。她们正在讨论一个话题:月亮姐姐(卧钩)和星星妹妹们(左点、斜点、右点)谁最亮?起先她们谁也不让谁,喋喋不休地争吵着,到了后来,一颗流星飞来劝告她们:同是天空的一员,要学会宽容和忍让。最后,她们醒悟了,左点星星靠左边,右点星星靠右边,卧钩月亮姐姐躺在下面,大家让那颗比较弱小的斜点高高地挂在最上面。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故事形象地表述了“心”字各个笔画的位置,使学生如临其境,兴致井然。同时更折射出“学识字更在学做人”的人生哲理。

2.利用表扬、鼓励机制逐步养成学生练字的良好习惯

课堂上,口头表扬是一种比较随机、灵活的表扬方法,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地运用。在每一次作业批改后及每一节写字课前都对学生好字作一个简单的肯定性评价,表扬那些写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学生,调动其他学生写好字的愿望。积分表扬是对学生进行鼓励的一种机制。在写字教学中,我给每次写字评为优或有进步的学生奖励5分。从而延伸到课外每星期练习一张,练习上交者每人可得1分,合格者每人加3分,优秀者每人加5分,累积到20分就让他们摸一次奖。如果没有合格,继续练习直到合格为止。就在这积分前进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致都很高,都希望自己的积分越积越多。

3.举办各类活动和比赛,让学生提高写字的素养

为了保持学生写字的热情高涨,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众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如:课堂上,教师范写之后,让几名实力相当的学生上来板演比赛,其他学生共同评议,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举办各种形式的书写比赛对争强好胜的儿童来说,往往能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和喜悦。如做作业时进行生生之间的比赛。如同桌间的比赛,看谁进步大。师生之间的比赛。即在每次作业时,老师和同学同时写,作业完成后,写得好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批改老师的作业。每周的书法作业优秀者把作业都张贴在教室后面的“书香小屋”中。每个月在班上举行一次书法比赛,把优秀学生作品制成多媒体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播放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感受写字的成功与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爱写、乐写、想写,提升了学生自我品位与素养。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兴趣的激发、方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写字课堂教学才能优化,才能教会学生科学的写字方法。学生学会了方法,就拥有了有力的武器,在以后的写字过程中达到得心应手的效果。

(普陀区沈家门第四小学 浙江舟山)

猜你喜欢

练字写字书写
该练字了
Unwritten 尚未书写
芭蕉上练字
用什么书写呢?
王献之练字
豆豆练字
我学写字
学写字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