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力容器大开孔接管有限元分析及强度设计的研究

2017-01-20赵荣木合塔尔买买提依明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4期
关键词:分析法有限元强度

赵荣,木合塔尔·买买提依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 3 0 0 1 1)

压力容器大开孔接管有限元分析及强度设计的研究

赵荣,木合塔尔·买买提依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 3 0 0 1 1)

压力容器常见大开孔结构,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工艺需求,但实践中因实验分析未能达到其安全性与适用性要求,因此,应力分析受到了高度关注,特别是有限元分析法。本文介绍了压力容器设计、开孔补强、有限元分析的概况,重点探讨了压力容器大开孔接管有限元分析及强度设计。

压力容器;大开孔接管;有限元分析;强度设计

压力容器在多个领域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化工、石油、医药等,但其复杂结构、工艺要求较高,实际设计中需要开孔,随之破坏了压力容器的强度。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出现,传统方法为减少开孔,如果不能避免开孔则最大限度地缩小孔径。但实践中面对大开孔结构,因未能有效解决强度设计难题,从而增加了意外事故发生几率。

1 压力容器设计、开孔补强、有限元分析的概况

1.1 压力容器设计

压力容器在实际运行时,常见腐蚀、易燃及有毒等介质,如果其失效,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严重情况下,也会威胁人身安全。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出现,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压力容器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环保性与经济性。经调查发现,压力容器失效形式多种,包括刚度、强度、稳定与密封失效等,各失效形式均有着各自的失效准则,以此为依据,分析受压元件压力,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方可保证设计质量与效果。

压力容器设计主要为两种,一种为常规设计,其设计准则为弹性失效;另一种为分析设计,其前提条件为应力分析,二者相比,后者优势更为显著,如大幅度提高了设计精度、创新了弹性应力评定方法等。

压力容器大开孔接管的应力状态较为复杂,具体有薄膜应力、边缘应力、局部应力等,为了保证压力容器安全与可靠运行,实践中应充分分析与了解开孔接管应力分布情况,并展开相应的强度设计。

1.2 开孔补强

压力容器受过于集中的局部应力影响,其操作安全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开孔补强得到了有关行业重视。在开孔补强过程中应满足以下要求:为了有效补偿因开孔造成的削弱效应,补强中应利用充足的金属,并将其直接设置在开孔附近部位,并对其外形进行合理的处理,以此防止应力集中问题出现。

目前,大开孔补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等面积法,其优点为简便性,将其用于较小直径的开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但因其过于简化,实践中因补强材料过大、部分配置不足,使其未能满足大开孔的补强需求;二是压力面积法,它作为近似分析法与经验法,与第一种方法本质一致,虽然其补强范围偏小、补强较为密集,但不适用于开孔率超过0.7的结构;三是极限载荷法,其以塑性失效准则为依据,以壳体模型为前提条件,凭借极限荷载展开了分析,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开孔的实际情况,保证了计算准确性;四是A S ME法,该方法在压力面积法的基础上,对薄膜应力强度给予了关注,同时,考虑了弯曲应力强度,以此完善了计算,进一步提高了大开孔补强设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上述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与局限性,为了保证强度计算的精准性,使其更加安全与可靠,文本采用了有限元法。

1.3 有限元分析法

2 0世纪中期国外学者提出了有限元分析法,其主要用于处理连续介质问题。它的基本思路便是对连续求解区域进行离散,使其成为有限个数,并以一定方式联结的单元。由于各个单元形状各异,并可以差异化组合,因此,可以对复杂的求解域进行模型化处理。该方法属于数据分析法,通常,分为三个环节,第一划分单元,单元大小与计算精度呈负相关,即:单元越小、精度越高;第二利用简单函数来表达单元位移,此后对各函数进行连接,此时便可获得近似真实的位移函数;第三借助协调条件、叠加原理等,获得多元一次方程组,再引入约束条件,便可得到关于构件强度问题的数值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限元分析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A NS Y S软件出现后,由于其拥有多样的单元库、丰富的材料模型库及差异化的求解器,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问题的有效求解。我国在设计压力容器时采用了A NS Y S软件,凸显了其精准性、简便性与省时性等优点。

2 压力容器大开孔接管有限元分析及强度设计

2.1 模型构建

压力容器大开孔接管处分布着复杂的应力,其作为应力集中区域得到了设计人员高度重视,为了有效处理其应力分布问题,选用了有限元分析法。在实践中为了保证结果准确,需要构建有限元模型。为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中应充分发挥A NS Y S的作用,特别是其实体造型功能,待造型成功后,经网络划分便可获得模型。

在建立模型时以径向垂直接管压力容器为对象,具体为1/8筒体与1/4接管结构,由于其具有轴对称性,因此,缩短了计算时间,高效利用了计算资源。实践中分别构建筒体与接管模型,通过运算,保证其符合建模要求。此外,对模型进行网络划分,由于网络划分方法、单元形式均直接影响着计算结果,因此,在确定单元类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结构类型、计算分析类型,网络质量、数量、疏密等,经综合考量后,选用了2 0节点三维实体等。

边界条件主要包括位移与荷载边界条件,其中涉及的计算条件有:1.2 MP a设计压力、1焊缝系数、2 0℃设计温度、1.5 mm腐蚀裕量。铜锁A NS Y S软件自动求解后,利用应力云图形象、直观呈现了应力分布状况,同时,在处理应力数据时,使用了线处理法。

2.2 补强结构应力分析

根据有关规定可知,压力容器大开孔接管根据其焊接安装方式,可分为两种补强结构,分别为插入式与安放式,前者又可细化为平齐式与内伸式,因此,从两个角度探讨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应力情况。

(1)接管平齐式。研究中构建的模型有6个,为了证实其准确性,运用了电阻应变测量法,其中,容器大开率为0.6 5 3 4、壁厚鼻为2,补强结构为平齐式,焊缝系数为1。通过对有关数据观察,未见最大应力值,并且实验结果为模型4结果基本相同。因此,有限元建模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2)接管内伸式。为了了解接管内伸式补强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本研究构建了两种有限元模型,其不同点表现为接管内伸长度各异,分别为5 0 mm与2 0 0 mm。经计算分析可知,第一个模型:接管和筒体相贯线腹部附件等效应力最大,表现出了明显的集中应力,在实际设计时应对此处进行线性化处理;第二个模型:接管腹部角点处应力较为集中,该特征随着接管与筒壁厚有着紧密的联系,厚度越大,应力集中越明显,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该参数。

通过对应力分布分析可知,内伸式的接管加强了补强结构,但如果内伸过度,则会增加表面弯曲应力。

2.3 大开孔补强结构应力及补强

一是应力分布,在对压力容器进行强度设计时最为关键的环节便是开孔补强,但大开孔补强结构受内压影响,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平齐式或内伸式的筒体开孔接管处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应力集中问题,具体的应力区为补强相贯区。

二是补强设计。实际设计是为了实现应力线性化处理,需要对应力进行分解,具体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沿壁厚的均匀分布、线性与非线性分布,为了有效区分三者,需要借助等效线性化处理法,最为关键点便是对校核线位置及方向进行准确选取。此外,为了保证大开孔补强设计效果,实践中可考虑压力面积法、A S ME法与有限元分析法,但因压力面积法属于经验计算法,未能关注弯曲应力,导致其安全性较差。因此,本文采用了A S ME法,将其与有限元分析法进行了相互验证。对于压力容器大开孔而言,其属于容器薄弱部位,由于其设计规范尚不统一,因此,实践中应尽量保守设计,采用接管补强,对其制作、检验等均进行严格的要求,以此保证容器开孔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大开孔接管补强因应力分布特殊,其补强设计超出了既有规定,为了保证补强有效性与安全性,应力分析设计法经不断探索与研究日渐成熟,本文探讨了有限元分析及强度设计。

[1]景国泉,沈士明.冷凝器大直径接管的应力计算与强度分析[J].压力容器,2 0 1 2,1 9(5):1 2~1 4.

[2]黄克敏,张俊,桂亮等.带偏置大接管封头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与强度评定[J].压力容器,2 0 1 3,2 0(1):2 4~2 7.

[3]李明惠,时文忠,刘德宏等.大直径薄壁大开孔塔结构的有限元分析[J].压力容器,2 0 1 5,2 2(2):1 4~1 7.

[4]郭金泉,杨晓翔.内压容器壳体上矩形大丌孔接管三维有限元分析与强度计算[J].化工机械,2 1 4,3 1(5):2 7 6~2 8 0.

T H 4 9

A

1 6 7 1-0 7 1 1(2 0 1 7)0 2(下)-0 1 3 2-0 2

猜你喜欢

分析法有限元强度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疲劳裂纹扩展分析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更 正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起重机械腐蚀评估中的应用
新型有机玻璃在站台门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