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的味道,是慢慢腌出来的

2017-01-18程子

现代苏州 2017年1期
关键词:雪里蕻咸肉苏州人

记者 程子

年的味道,是慢慢腌出来的

记者 程子

苏州吃货指南 017版

冠名商:苏州苏太企业有限公司/主办:苏州日报报业集团《现代苏州》杂志/承办:现代苏州杂志社有限公司

活动协办:苏州市餐饮业商会、姑苏区餐饮业商会、吴中区餐饮业商会、相城区餐饮业商会、园区餐饮业商会、新区餐饮业商会

特别协办:苏州饮食文化促进会、中国精英大厨联盟、苏州电信百万粉丝俱乐部

元旦一过,年味渐浓。季羡林曾经撰文写过:“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住,也看不到,但当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心头轻轻一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然而对于苏州人来说,过年的信号最好浓一点,再浓一点。就吃方面而言,什么能让我们知道快过年了?老苏州就明白,在冬天腌制一块块猪肉,一条条鱼,一只只鸡,灌上串串香肠,就是迎接新春最好的仪式。

时光流淌,快节奏生活侵蚀一切,健康观念至上的今天,过年似乎少了很多滋味,其中,是不是就因为餐桌上少了腊肉的影子?

腌,是在唇齿留下美好回忆

对于住在苏苑新村的沈丽琴来说,年味就是腊月里自己开始动手腌咸肉和蹄髈。尽管这些腌肉、腌蹄髈制作过程比较复制,花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自己亲手腌制的特别能显示出那份心意,而且女婿特别爱吃。如今过年,能吃到的菜肴和平时差不多。总要有所差别的话,便是亲手做的咸肉和腊肉最有意味。

苏州城里关于咸肉、腊肉的故事早在腊月之前就开始了。小雪,顾名思义,即虽有雪但还不大之意。小雪时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一是因为小雪期间,田里的农活已经不多了,相对比较空闲,“老苏州”也开始忙着腌菜、做腊肉,以备年事之需。同时,萝卜、雪里蕻、青菜都长得很好,勤快的主妇们把它们买回家腌制,为食物匮乏的冬季做储备。

其实,小雪时,苏州并不特别冷,却已经别有一副冬天的风情。每年农历十月,小雪前几天,太湖流域开始刮起西北风,而且每五六天就要大作一次,太湖一带的乡间称其为“五风信”,并且将十月初五作为“五风”的生日。清朝诗人袁景澜在《姑苏竹枝词》中写道:“五风信起授寒衣,暖阁围炉看雪飞。坐拥金貂吟柳絮,唐花红映醉颜肥。”但这是寒冬来临的信号,一般人家要开始准备御寒过冬,太湖渔民“三季靠一冬”,开始了捕捞和做鱼干最好的季节。

尽管民俗专家说,腌鱼肉、吃卤菜这些是农业社会应对冬季气候变化的生活习惯,寒冬腊月少有新鲜食材,因此要提前储存食物。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生活的仪式与印记越来越少,这样的年货,满足了舌尖,更满足了我们对回忆的保留。

当腊肉在阳台上被晒出幸福滋味

今年的大雪节气早已经过了,一些苏州人的窗户外面也挂起了腊肉。腌腊肉是每年必做的一项工作,虽然现在能买到现成的,但在苏州一些地方,人们还是喜欢自己买来鸡鸭鱼肉,用盐、酱油各种材料自家腌制。看看窗外挂起来的一串串红白相间的腊肉,年味越来越近。

腊肉有个发酵过程,如同精心酿造等待发酵的美酒,需要时间来成全,在阳光和空气的关照下,一些有益菌继续生长,一点点渗透到腊肉的肌理,不动声色地催化着脂肪和蛋白质,成为新年团圆餐桌上最美味的期待。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一般的苏州人家能够吃上腊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而在讲究健康的今天,或许也只有过年,家家户户才能放开且“奢侈”地吃一次腌制出的美食吧。

还有就是灌香肠,和腌腊肉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如今自己手工灌香肠相当费工夫,所以,不少人都会自己买肉,然后付一点加工费,到专门店里或菜场上加工,自己回家晾干。做香肠,用的都是肥瘦适中的“夹心肉”,将肉铰成肉丝后,加入白酒、盐、糖等调味料腌制十几分钟后,就可以将其灌入洗干净的猪小肠中。苏州人口味偏甜,可以适当多加一点糖。

在众多腌制的年货中,咸肉应该是比例最高的。其实,它简直是一年四季都有的食物。不过,一到冬天,“马大嫂”们会更加热衷于为新年和开春准备它。

寒风一起,就到了太湖边渔民忙碌晒鱼干的时候了

咸肉不难腌制,重点是要盐和花椒。如果家里有够大的缸,猪后腿是非常适合做咸肉的部分。家住太湖边的张春晓一到年前,就要发朋友圈显摆他母亲开始腌制的咸肉。他家每年入冬后都要腌上好几个猪后腿,今年就又腌了十个。一般来说,家里会提前挑选15-17斤的上好的猪后腿,和杀猪的说好分两到三次送来,并且宰杀后不能碰生水了。拿回来,去掉遗留的毛和少作处理,就开始腌制。母亲的秘诀是,每个腿一斤半盐,再加上葱、姜、陈皮、花椒、丁香、上好的黄酒和少量的白糖等,把这些料在猪腿上反复地擦,再把它一个一个排放在一口大缸里,压上大石头。过半个月后要翻缸一次,第一次翻缸还要抹上少量的盐。这样每隔半月二十天翻缸一次,以保证每个腿都腌透了,到了春节就好吃了。

但是,不能在缸里放太久,一到开春一定得起缸了。母亲会把一个个腿窜上细绳子,挂在屋檐下阴干,等基本凉干后,分成小块用保鲜膜包上再套上保鲜袋放在冰箱内冷藏起来,要吃时拿一块出来,无论是腌笃鲜还是切片做冷菜都一样的鲜美无比。

而在城里做咸肉就没这么复杂,只要每10斤肉大约要准备1斤盐,15克左右的花椒粒,把盐和花椒炒热,待凉后用盐把肉擦拭并搓匀,放入缸中,上面压好大石头。腌制约20天左右取出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直至晾干就可以食用了。鸡、鸭、鱼肉等也是用相同的方法腌制。

腊肉的制作和咸肉差不多,只是显得更具有风味。老苏州在用盐把肉擦拭一遍后,会穿上麻线把它们挂起来,风干后放在盆子里,加入生抽、老抽、白糖、料酒等调味。

晒腊肉,晒出的是家家过年的幸福

“春不老”的魅力与雪里蕻的紧俏

苏州自古还有冬天腌蔬菜的民俗。入冬前后,田间蔬菜多,苏州城乡都习惯囤一些,加盐腌入瓮中。腌的菜有两种,青菜和雪里蕻,备用于数九寒天或春二三月青黄不接之时食用。

而最有苏州特色的,还是腌制雪里蕻。冬季一到,雪里蕻也上市了,老苏州们也纷纷开始忙着腌菜,为过年做起了准备。新鲜的雪里蕻必须要自然晾晒两天,腌制晒至半干后,雪里蕻的枝干才会结实,在腌制过程中不会折断。要腌出好菜,选料很重要,雪里蕻要新鲜清爽,打蔫的都不行。

等晒好后,一次4、5颗雪里蕻,放到盆内,然后攥取适量的粗盐,将粗盐均匀地洒在雪里蕻上,双手握住雪里蕻来回揉十来次。以前老苏州腌雪里蕻都是用脚踩,事实上,用脚踩是最传统的腌菜工艺,只有这样才能让盐和菜充分融合,否则腌出来的菜很容易烂掉。

老苏州腌出来的雪里蕻不要太鲜美

把雪里蕻揉“透”后,整齐地放入瓦缸内,再撒上一层粗盐,一层就算铺好了。之后下一层雪里蕻入缸时,要和这一层呈十字状,一层雪里蕻一层盐,等把雪里蕻全放入缸内后,再压几个石墩,石墩越重越好,这样才能把菜压透。之后每隔一周要给缸里的雪里蕻“翻身”,将缸里的雪里蕻拿出来,最上面的铺到最下面去,然后重新压上石墩。

会腌菜的老苏州说,雪里蕻必须要腌满28天,亚硝酸盐才会跑掉。腌咸菜的过程中确实会产生亚硝酸盐,比如腌了四五天的雪里蕻,挖出来闻一闻,会有一股辛辣味,就是还腌得不够,亚硝酸盐浓度最高。由此也产生了一个购买技巧,如果去菜场买腌雪里蕻要特别注意,不能买颜色特别翠绿的,颜色稍微发黄的腌雪里蕻腌制时间较长,亚硝酸盐含量较少。

老苏州还有将萝卜寸断后,盐拌酒渍纳入甏中,倒埋于灰窖。甏中的萝卜,经冬不坏,待来年开春打开甏,色微微黄,香气四溢,俗称“春不老”。春未来,人不老。

一块咸肉的百种鲜味

怎么把这些年货吃出幸福的滋味?苏州人家也颇有方法。

比如,咸肉一腌好,咸肉菜饭就可以吃起来了。在每个苏州人心中,咸肉菜饭都是美食中的一绝,饭量再小的苏州小娘鱼都能瞬时添上两碗。苏式的咸肉菜饭可不是炒出来的哦,而是用蒸的。正宗的咸肉菜饭,讲究的是饭粒油亮、青菜甜糯、咸肉喷香。鲜嫩翠绿的青菜,与肥瘦兼有的咸肉丁搭在一起,简直就是绝配,加上糯滑香甜的新米,粒粒香浓!选正宗霜打后的苏州大青菜(矮脚菜更佳),咸肉一定要选肥瘦兼有的。刚蒸出来的菜饭,米粒饱满带着光泽,粉青白三色一起,甚是好看。刚出锅的热菜饭,要是再拌上一勺冷猪油,这个味道简直不能再赞了!咸肉菜饭是平淡而实在的,却能让人实实在在地领略到冬日的韵味。

咸肉太多过年吃不完?别忘了还有春天的腌笃鲜等着呢。腊肉、鲜五花肉、新笋在锅中煸炒后倒入砂锅中,加入高汤、百叶结一起炖,腊肉的腌味和笋的鲜味相互交融,其味之鲜美无以形容。

那么雪里蕻该怎么做才更好吃?最好的就是炒毛豆,此外,雪里蕻冬笋炒肉丝也是老苏州餐桌上的“常客”,碧绿生青的雪里蕻和冬笋都是十分鲜美的食材,在加上一点肉丝一起炒,真是鲜上加鲜。如果喜欢喝汤,拿在里面撒一把雪里蕻,也是别有风味。雪里蕻和很多鱼类都是绝配,比如雪里蕻炒鱿鱼、雪里蕻烧黄鱼、雪里蕻烧小鲫鱼等等,都很受苏州人的青睐。

至于腊肉、腊鸡和腊鸭,可以单用,也可与其它荤素原料配合用。现常用炒、烧、蒸、煮、炖、煨等法制成冷盘、热炒、大菜等菜肴。腊肉炒西芹、蒜苗炒腊肉、腊味杏鲍菇、四季豆炒腊肉、荷兰豆炒香肠、腊肉炒花菜、干锅腊肉、腊肉炒手撕包菜,这些都是不错的日常小炒。

这就是苏州人,从古到今,愣是能把冬天有限的食材“翻出”各种难忘的美味,为新年与生活锦上添花。

腊肉清蒸,咸肉做菜饭……苏州人可以把年货烧出各种好滋味

猜你喜欢

雪里蕻咸肉苏州人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冬天里的翠绿
——雪里蕻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最是那水一般的温柔
文怡拿手菜:扁尖枸杞鸭腿汤
雪里蕻炖豆腐
腌笃鲜
——家的味道
渍菜
张建霖
吾乡雪里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