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龄因素对已婚育龄期妇女生育“二孩”的影响研究

2017-01-18刘立夏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婚育二孩青年组

刘立夏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年龄因素对已婚育龄期妇女生育“二孩”的影响研究

刘立夏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反映了社会现状,顺应了民意,符合我国的国情。但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于生育“二孩”时候的考虑不尽一致,当今,影响已婚育龄期妇女生育“二孩”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将会进行阐述。

年龄 “二孩” 生育 调查

为了积极应对全球老龄化,促进我国人口的均衡发展,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宣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全面二孩”时代正式来临,必将对长期严格遵循“计划生育政策”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不同年龄已婚育龄期妇女对生育“二孩”的意愿如何,将会在本文进行探讨。

一、样本与数据

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河南护理职业学院“201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随机生物种群生育率问题研究”项目组于2016年7-8月展开的针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安阳市范围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本次调查通过纸质问卷的形式,随机选取安阳市管辖的4个市辖区的35家事业单位,调查对象为正式在岗的已婚且已生育一胎的育龄期妇女(18-49周岁),将其分为青年组(18-34岁)和高龄组(35-49岁)。

共计发放调查问卷530份,实际回收515份,实际有效问卷数为503份,有效率为94.91%,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一)生育二孩的意愿调查结果

表2 生育“二孩”的意愿(单位:人、%)

通过表2可以看出,关于生育“二孩”这一问题:47.39%的青年组(18-34岁)“还没想好”,所占比重最大;“计划生育二孩”所占比重次之,达40.67%;“不愿生育二孩”者占11.94%。

高龄组(35-49岁)“计划生育二孩”所占比重最大,达到56.17%;有37.45%的妇女“还没想好”;“不愿生育二孩”者仅占6.38%。

(二)生育“二孩”的最重要目的

表3 生育“二孩”的最重要目的(单位:人、%)

结果显示(见表3),青年组(18-34岁)生育目的以“情感慰藉”居多,达41.42%;“养老送终”次之,占38.06%;其后依次是“父母意愿”、“跟风随大流”、“家庭兴旺”和“增加劳动力”。

高龄组(35-49岁)以“养老送终”最多,达54.47%;“情感慰藉”占21.70%;其后依次是“跟风随大流”、“家庭兴旺”、“父母意愿”和“增加劳动力”。

三、结论与思考

(一)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大多数高龄组(35-49岁)妇女有生育二孩的计划,其生育意愿明显高于青年组(18-34岁),大多数青年组妇女对于生育二孩持谨慎和犹豫的态度。这和其工作稳定性和经济基础有一定关系,大多数青年女性刚参加工作或者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在这个阶段生育二孩可能会影响其工作稳定性,而且对家庭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今的青年女性及家庭因生育二孩成本高等因素有可能导致其放弃生育二孩。其次,绝大多数高龄组(35-49岁)女性生育二孩的目的是“养老送终”,占第二位的“情感慰藉”只有21.70%;而青年组(18-34岁)女性生育二孩除了考虑“养老送终”之外,更多的是“情感慰藉”因素的影响。这与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历有关,年龄大的女性更多的考虑到了以后的养老和疾病等,而青年女性更多的是考虑情感方面的因素。

(二)思考与建议

预测研究显示[1],育龄期妇女总和生育率若提高0.2,未来几十年可降低老龄化水平2个百分点,生育率的提高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务必带来又一次“生育潮”,随之而来的住房、医疗、教育矛盾都会呼之欲出。我们在倡导和宣传“全面两孩”政策的同时,要倡导男女平等,引导合理安排二孩生育时间,避免造成较大规模的生育堆积,务必要保证生育质量[2]。“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既顺应了社会发展现状又反应了我国国家制度的成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但是这必将对女性就业的很多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影响[3]。因此,政府在制定“全面二孩”的相关配套政策时,也需要从长远考虑,引导男性承担起照料与养育的责任,减轻女性的育儿负担,提升女性在职场中的地位,从而在根本上促进性别平等与社会的和谐稳定[4]。

[1]侯亚非.北京市未来50年人口变动趋势预测研究报告[A].北京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课题论文集[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2]张晓青,黄彩虹,张强等.“单独二孩”与“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生育意愿比较及启示[J].人口研究,2016,40(1):87-96.

[3]李龙万.“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1):111-112.

[4]张韵.“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因应之策[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6,4:104-112.

201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15GGJS-206)。

猜你喜欢

婚育二孩青年组
杜撰婚育史应该被解雇吗?
数字
未婚育女性也要防乳腺炎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
45例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研究分析
成本高,许多夫妻放弃“二孩”
“二孩”政策,城里人没那么热衷
青年人胃癌31例特征分析
与前列腺炎患者谈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