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朝月夕》音乐创作随笔

2017-01-17房晓敏

岭南音乐 2016年5期
关键词:首演星海音乐厅

文|房晓敏

《花朝月夕》音乐创作随笔

文|房晓敏

本文从“形式多样的作品展演与发表、作品的音乐分析”两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与分析了《花朝月夕》的“表演形式与版本、曲式结构、主题与副题及其变奏的旋律、主调与复调、调性与调式”等,在当代广东音乐创作中的实际应用。

花朝月夕 作品展演 音乐分析

《花朝月夕》是本文作者1998年应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广州市文化局的委约,为高胡与钢琴而作(中西乐器组合)的室内乐。此作是近年来海内外职业和非职业民族乐团经常上演的音乐会曲目之一,现已成为我国华南、香港地区高等音乐院校高胡演奏专业以至于业余考级的必选曲目之一。

2003年,获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广州市文化局“第四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三等奖。2011年,获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音乐创作奖。

2012年,获广东省委宣传部、 广东省文化厅“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音乐创作奖;同年,再获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广东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岭南音乐新作品征集暨作品展演活动”金奖(第一名)。2014年,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北京市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第四届民族管弦乐(青少年题材)新作品评奖”银奖(第一名)。

一、形式多样的作品展演与发表

此曲从1999年至今,应海内外各种职业和非职业民族乐团的委约;已有“独奏、重奏、协奏与合奏”等多种表演形式的演奏与演唱版本,并在广州、上海、香港、北京、汕头、南京、澳门、沈阳、台湾彰化、台北、新加坡、西安等地多次公演(首演)与发表。

(一)独奏

包括“高胡与二胡独奏(钢琴伴奏)”两种独奏形式。

1.高胡独奏(钢琴伴奏)

(1)1999年3月20日,第二届广东音乐百场演奏会开幕式暨第三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颁奖晚会(首演),广东省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余其伟高胡独奏,曾慧君钢琴伴奏。

(2)2001年1月10日,星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会,广东省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余其伟高胡独奏,曾慧君钢琴伴奏。

(3)2002年6月15日,大型经典管弦乐·星期音乐欣赏会,广州南方剧院,余其伟高胡独奏,曾慧君钢琴伴奏。

(4)2002年7月,中国广东音乐·高胡名曲荟萃——余其伟编注演示版,上海音乐出版社(首版),上海第1版第207-209页。

(5)2003年11月10日,黄日进从教40周年音乐会,星海音乐音乐厅,余乐夫高胡独奏,党育钢琴伴奏。

(6)2006年3月29日,演艺中乐音乐会·广东音乐新作品专场(香港首演),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厅,成毓婷高胡独奏,郑慧钢琴伴奏。

(7)2008年9月6日,江楼望月·中秋的浪漫与感怀,香港牛池文娱中心剧院,陈璧沁高胡独奏。

(8)2013年1月27日,神采飞扬系列·风花雪月四重奏音乐会,香港沙田大会堂音乐厅,陈璧沁高胡独奏。

(9)2013年4月23日,文传盈二胡艺术讲座音乐会,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室内乐厅,郭蔚之高胡独奏,张帆钢琴伴奏。

(10)2014年11月21日,中央音乐学院·第二届北京胡琴艺术节——希望与未来·优秀学生专场音乐会(北京首演),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曹佳望高胡独奏。

2.二胡独奏(钢琴伴奏)

(1)2016年5月9日,2016第六届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星海音乐学院参展卖场音乐会(首演),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校区音乐厅室内乐厅,王一婧二胡独奏,刘云天钢琴伴奏。

(2)2016年5月19日,2016第六届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星海音乐学院综合音乐会,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沈阳首演),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王一婧二胡独奏,刘云天钢琴伴奏。

(二)重奏

包括“三重奏、五重奏与六重奏”三种重奏形式。

1.三重奏

包括“琵琶与双筝、五重奏与六重奏”两种三重奏形式。

(1)琵琶与双筝

(1)2014年10月18日,中共汕头市龙湖区宣传部、汕头市龙湖区文广新局、汕头市爱乐合唱团主办·汕头市龙湖区文化馆、新华艺音乐艺术机构承办——2014第五届爱乐市民音乐会·“弄潮”古筝重奏音乐会(首演),汕头市龙湖区翰苑剧场,杨青(琵琶)、马照珩(古筝)、林晓冰(古筝)演奏。

(2)琵琶、二胡与中阮

2016年5月19日,杨晨琵琶独奏音乐会(首演),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第一教学楼208讲学厅,杨晨(琵琶)、肖艳(二胡)、李雨莲(中阮)演奏。

2.五重奏

采用“高胡、中胡、梆笛、扬琴与中阮”的五重奏形式(广东音乐五架头)。

(1)2013年10月13日,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复赛(首演),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陈一粟(高胡)、梁妙翠(中胡)、刘佳(笛子)、罗嘉欣(扬琴)、周凤仪(中阮)演奏。

(2)2015年11月7日,香港中乐团·粤乐新秀音乐会(香港首演),香港油麻地戏剧剧院,巫致廷(高胡)、余美丽(中胡)、刘心琳(笛子)、司徒健(扬琴)、毛清华(中阮)演奏。

3.六重奏

采用“二胡、扬琴、琵琶、中阮、古筝与大提琴(革胡或大阮)”的六重奏形式。

(1)民乐六重奏《花朝月夕》(二胡、扬琴、琵琶、中阮、古筝与革胡),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2010年第4期第68-77页。

(2)2011年4月2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2011音乐季——花朝月夕·春天的旋律音乐会(首演——二胡、扬琴、琵琶、中阮、古筝与大提琴),北京音乐厅,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张列指挥。

(3)2011年11月5日,北京论坛之夜·2011北京论坛专场音乐会,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高思(二胡)、胡康琪(扬琴)、陈笑(琵琶)、陈豪(中阮)、陈思(古筝)、赵宇飞(大提琴)演奏。

(4)2013年5月11日,岭南乐韵绕濠江音乐会(澳门首演),澳门长虹音乐会艺术活动中心演奏厅,肖艳(二胡)、王文礼(扬琴)、杨晨(琵琶)、苏素筝(中阮)、陈蔚旻(古筝)、翁庆昇(大提琴)演奏。

(5)2015年11月27日,温婉典雅的民族女神之约——“怎墨笙箫”民乐团专场音乐会,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民族室内乐团演奏。

(6)民乐六重奏《花朝月夕》,2015年12月30日,民族室内乐教学音乐会之一,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校区)观摩厅,周科伶(二胡)、潘伊月(扬琴)李晨(古筝)、卞秀婷(琵琶)、谢立艺(中阮)、刘懿莹(大阮)。

(三)协奏

采用“高胡与民族管弦乐队”的协奏形式。

1.2007 年3月4日,灯月辉映团圆情·广州新春音乐会(首演),广东省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何王保独奏,广东民族乐团协奏,胡炳旭指挥。

2.2007 年12月3日,房晓敏系列作品音乐会Ⅱ·民族器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沈阳首演),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印再深独奏,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协奏,洪侠指挥。

3.2008 年12月5日,心乐集·HKCO菁英音乐会(香港首演),香港文化中心剧场,成毓婷独奏,香港中乐团协奏,周熙杰指挥。

(四)合奏(民乐与流行国乐)

采用“民族管弦乐队、民族管弦乐队与电声乐队”的两种合奏形式。

1.民乐合奏

采用民族管弦乐队的合奏形式。

(1)2011年4月9日,广东民族乐团2010-2011音乐季——房晓敏作品音乐会Ⅲ·岭南风格民族管弦乐专场(首演),广东省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广东民族乐团演奏,胡炳旭指挥。

(2)2011年9月2、3日,2011台湾彰化当代国乐节——风华粤韵·民族音乐会(台湾彰化首演),彰化员林演艺厅,广东民族乐团演奏,胡炳旭指挥。

(3)2011年9月4日,2011台北当代国乐节——风华粤韵·民族音乐会(台北首演),台北中山堂,广东民族乐团演奏,胡炳旭指挥。

(4)2011年9月11日,“广东民族乐团2011-2012音乐季开幕式——乐满中秋·花好月圆”民族音乐会,广东省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广东民族乐团演奏,胡炳旭指挥。

(5)2012年3月8日,广东民族乐团2011-2012音乐季——你在我心中·2012庆祝三八妇女节音乐会,广东省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广东民族乐团演奏,张列指挥。

(6)2012年7月27、28日,新加坡华乐团2011-2012音乐季·时空随想音乐会(新加坡首演),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新加坡华乐团演奏,胡炳旭指挥。

(7)2012年9月2日,粤韵飞扬·广东民族乐团音乐会(北京首演),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广东民族乐团演奏,胡炳旭指挥。

(8)2012年9月5日,广东民族乐团国乐精品音乐会(西安首演),西安音乐厅,广东民族乐团演奏,胡炳旭指挥。

(9)2012年9月29日,月满白云 情溢中秋·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2012中秋音乐会,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岭南大会堂,广东民族乐团演奏,胡炳旭指挥。

(10)民族管弦乐《花朝月夕》,2012年10月11日,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优秀作品展演·广东民族乐团《粤韵飞扬》音乐会,广东省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广东民族乐团演奏,胡炳旭指挥。

(11)民族管弦乐《花朝月夕》,2013年7月12日,龙跃东方·广东民族乐团2012-2013音乐季闭幕式音乐会,广东省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广东民族乐团演奏,王甫建指挥。

(12)2014年6月,中华粤韵·广东民族乐团经典作品专辑——Ⅰ.《风华南粤》·民族管弦乐专辑,中共广东省委宣传、广东省文化厅联合出品,广东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DCD1952。

(13)2 014年8月,共圆中国梦——广东原创音乐新作品集(DIS5-CD),广东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制作。

(14)2014年11月24日,澳门长虹音乐会·《花朝月夕·倾情濠江》音乐会——房晓敏作品专场(澳门首演),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澳门长虹民族乐团演奏,洪侠指挥。

(15)2014年11月27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北京市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第四届民族管弦乐(青少年题材)新作品评奖颁奖音乐会,北京音乐厅,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彭家鹏指挥。

(16)2015年12月18日,清华国乐社一周年专场音乐会,清华大学建馆报告厅,清华大学国乐社演奏。

2. 流行国乐合奏

采用“民族管弦乐队与电声乐队”的合奏形式。

2011年11月19日,广东民族乐团2011-2012音乐季——涛声依旧·流行国乐音乐会(首演),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广东民族乐团演奏,张列指挥。

(五)合唱

采用女声合唱的演唱形式。

1.2014 年12月12日,2014星海音乐学院第四届音乐“家”音乐季——房晓敏教授合唱作品音乐会(首演),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音乐厅交响乐厅,星海音乐学院岭南女声合唱团,张新指挥。

2.2015 年1月4日,广州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广州市合唱协会、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东外语外贸艺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青春之歌·广州地区大学生新年合唱音乐会,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厅(大学城),星海音乐学院岭南女声合唱团,张新指挥。

二、作品的音乐分析

作品采用了广东音乐“汉宫秋月”的音乐素材,优美而深情的音乐描写了晨花的秀丽与夜月的幽美,寄托了遥深而高洁的人生哲理,以细腻柔美的音乐唤起了人们对“花晨月夜、良辰美景”的遐思与憧憬。

本文将从“曲式结构、主题与副题及其变奏的旋律、主调与复调、调性与调式”四个层面,作如下音乐分析。

1、曲式结构分析

此曲是双主题对位变奏形式为主体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图式如表1所示:

此曲的宏观结构为“带引子的缩减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公式为:引子(双句)+A(单三部)+B(单三部)+A1(乐段)。其中,引子(a+b)为“对比句”;呈示部(A+B+A1)与中间部(C+D+C1)均为“单三部”;再现部(A2)为“乐段”。

在中观结构中,呈示部的第一部分(A+B/A1)为“双乐段”,第二部分(A2/B1)与第三部分(A3/B2)均为“乐段”;中间部的第二部分(A5+B3/ A6)为“双乐段”,第一部分(A4)与第三部分(A7/B4)均为“乐段”;再现部(A8/B5+B6/A9+A10/B7)均为“三乐段”。

在全曲十二个乐段的微观结构中,引子与中间部的第一部分(A4)均为“单乐段”;呈示部、中间部、再现部的第三部分(A3/B2、A7/B4、A10/ B7)均为五个乐句的“扩充式复乐段”;其它7个乐段均为四个乐句的“方整性复乐段”。

2、主题与副题及其变奏的旋律分析

表1 《花朝月夕》曲式结构表

例1 《花朝月夕》主题(1-24小节)

例2 《花朝月夕》副题(26-40小节)

例3 《花朝月夕》主题变奏四(83-90小节)

例4 《花朝月夕》主题变奏九(171-186小节)

主题(A)为四个乐句(16小节)的“对比型方整性复乐段”(见例1),其结构公式为:a+a1+b+c(4+4+4+4)。

副题(B)为四个乐句(16小节)的“对称型方整性复乐段”(见例1),其结构公式为:d+e+d1+f(4+4+4+3)。

主题(A)共有十次变奏。主题变奏一(A1)为“音色变奏——钢琴演奏”;主题变奏二(A2)为“调性变奏——下属(F)调”;主题变奏三(A3)为“局部重复、结构变奏——前半部提高八度、五句的扩充式不方整性复乐段”;主题变奏四(A4)、为“节奏、速度、调性、结构变奏——紧凑的附点节奏(见例3)、行进的小快板、下属(F)调、双乐句(a2+a3)缩短式对称型方整性单乐段”;主题变奏五(A5)为“节奏、速度、局部调性、结构变奏——紧凑的节奏、行进的小快板、第三个乐句之后属(G)调、五个乐句扩充式非方整性复乐段”;主题变奏六(A6)为“节奏、速度、局部调性、结构变奏——紧凑的节奏、行进的小快板、第三个乐句后属调、五个乐句扩充式非方整性复乐段”;主题变奏七(A7)为“节奏、速度、局部调性、结构变奏——紧凑的节奏、行进的小快板、前两个乐句下属调和第五个乐句属调、五个乐句扩充式不方整性复乐段”;主题变奏八(A8)为“重复变奏——提高八度”;主题变奏九(A9)为“节奏、音色变奏——松紧交替的均衡与附点相间节奏(见例4)、钢琴演奏(a4+a5+b1+c1)”;主题变奏十(A10)为“结构变奏——五个乐句扩充式不方整性复乐段”。

副题(B)共有七次变奏。副题变奏一(B1)为“音色、调性变奏——钢琴演奏、下属(F)调”;副题变奏二(B2)为“局部音色、调性变奏——三、四乐句钢琴演奏、属(G)调”;副题变奏三(B3)为“速度变奏——行进的小快板”;副题变奏四(B4)为“速度、调性变奏——行进的小快板、下属(F)调”;副题变奏五(B5)为“局部重复、音色变奏——三、四乐句钢琴八度及附加和音式重复演奏”;副题变奏六(B6)、七(B7)为“局部调性变奏——三、四乐句属(G)调”。

3、主调与复调分析

主题(A)与主题变奏四(A4),均采用了多声部的主调音乐写法。主题(9-24小节)采用了旋律与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相结合的多声部写法,主题变奏四(83-90小节)采用了旋律与断奏和弦伴奏音型相结合的多声部写法。

副题/主题变奏一(B/A1)、主题变奏二/副题变奏一(A2/B1)、副题变奏三/主题变奏六(B3/A6)、主题变奏七/副题变奏四(A7/B4)、副题变奏六/主题变奏九(B6/A9),均采用了双主题的支声复调写法。

主题变奏三/副题变奏二(A3/ B2)、主题变奏五(A5)、主题变奏八/副题变奏五(A8/B5)、主题变奏十/副题变奏七(A10/B7),均采用了主调与复调相结合的多声部写法。在主题变奏三/副题变奏二(A3/B2)中,一、二乐句(59-66小节)采用了单主题的支声复调写法;三、四乐句(67-74小节)则采用了双主题的支声复调写法;第五个乐句(75-82小节)采用了旋律与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相结合的主调音乐写法。在主题变奏五(A5 )中,一、二、五乐句(91-98、107-110小节)采用了旋律与断奏和弦伴奏音型相结合的主调音乐写法;三、四乐句(99-106小节)则采用了单主题的支声复调写法。在主题变奏八/副题变奏五(A8/B5)中,一、二乐句(155-162小节)采用了旋律与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相结合的主调音乐写法;三、四乐句(163-170小节)则采用了双主题的支声复调写法。在主题变奏十/副题变奏七(A10/B7)中,一至四乐句(187-202小节)采用了双主题的支声复调写法;第五个乐句(203-212小节)采用了旋律与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相结合的主调音乐写法。

4、调性与调式分析

此曲的宏观调性与调式结构为“主——下属——主(C-F-C)”,结构公式为:I-Ⅳ-I。其中,引子、呈示部、再现部为“主(C)调”;中间部为“下属(F)调”。

在中观调性与调式结构中,分为三种类型:(1)主转下属回主(CF-C)调——呈示部;其中,主(C)调——A(呈示)、A1(再现)段,下属(F)调——B(中间)段。(2)下属转主回下属(F-C-F)调——中间部;其中,下属(F)调——C(呈示)、C1(再现)段,主(C)调——D(中间)段。(3)主(C)调——再现部。

在全曲十二个乐段的微观调性与调式结构中,分为六种类型:(1)主(C)调——引子、B/A1、B3/A6段;(2)下属(F)调——A4段;(3)主转属(C-G)调——A、A8/B5、B6/A9段;(5)下属转属(F-G)调A2/B1、A7/B4段;(6)主转属回主(C-G-C)调——A3/B2、A5、A10/B7段。

上述从“形式多样的作品展演与作品的音乐分析”两个方面,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与归纳,供专家、教授与同行参考。

猜你喜欢

首演星海音乐厅
璀璨夺目的陇原国宝星海
闽剧现代戏《生命》首演
一座史诗级音乐厅的前世今生
Chinese Tragedy Performed in Greece
Foro Boca音乐厅
迪士尼音乐厅
2016年度优秀剧目推荐名单
汉堡音乐厅漏水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青春版”越剧《春草》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