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湾往事》荣获第十五届文华大奖
—— 作曲杜鸣谈《沙湾往事》的音乐创作

2017-01-17本刊编写组

岭南音乐 2016年5期
关键词:名曲广东音乐沙湾

文|本刊编写组

《沙湾往事》荣获第十五届文华大奖
—— 作曲杜鸣谈《沙湾往事》的音乐创作

文|本刊编写组

10月31日晚,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在陕西大会堂举行,同时,第十五届文华奖获奖名单揭晓。本届文华大奖的10部优秀剧目中,广东歌舞剧院选送的舞剧《沙湾往事》名列其中,作曲杜鸣。

舞剧《沙湾往事》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沙湾古镇为背景,以“何氏三杰”等众多广东音乐人为创作原型,以广东音乐人创作传世名曲《赛龙夺锦》的故事为主线,展示广东音乐人传承发展民族音乐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

《沙湾往事》从2013年6月开始筹备,2014年2月开始排练,2014年5月8日首场内部演出,10月8-9日在广州大剧院对外公演。在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沙湾往事》获优秀剧目一等奖及表演、编剧、导演、音乐创作、舞台美术等单项奖。通过评审、公示,成为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并在2016年3月通过专家主审和观众投票等形式,优中选优,最终成为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全国八台大戏之一。

中央芭蕾舞团一级指挥卞祖善对《沙湾往事》的音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该剧以舞剧的形式叙述广东音乐发展的故事。音乐有特色,主题鲜明,富有张力,舞蹈性强。音乐调色、和声、配器很到位,尤其是表现《赛龙夺锦》这样阳光之气的舞蹈很有震撼力,很有特色。作曲把广东音乐重要符号比如高胡、笛子、琵琶,融入交响化,尤其是《赛龙夺锦》交响化非常出色。八一电影制片厂一级编剧刘星认为,《沙湾往事》音乐的民族特色、岭南风格被音乐家杜鸣发挥到了极致。

杜鸣表示,《沙湾往事》拿奖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主创团队、表演团队、运作团队所有参与者都是倾尽全部的才华、精力和热情,使得舞剧的艺术品质一步一步往高水平走。意料之外,是因为这一次艺术节竞争也比较激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广东歌舞剧院执行力相当好,有效率,相关的服务、保障、宣传工作做得很专业。综合体现了省歌一直以来的水平和地位。

杜鸣介绍说,《沙湾往事》创作的难点在于创新,难在把广东音乐有新意地、自然而合理地融入其中,不是简单地把广东音乐的名曲照搬到舞剧中,而是力图根据剧情的需要有变化地应用,在岭南风格音乐主题的变化发展、戏剧性处理、交响化烘托等方面进行探索,力求以鲜活的生命力满足今天的审美和情感需要。

对于《沙湾往事》在音乐的交响化与表现广东音乐两者之间的关系,杜鸣介绍说,广东音乐特色独奏乐器是点缀、色彩,是韵味,而宏大的情感展示则需要交响乐。对于广东音乐的特色乐器的选用上,也是根据音乐的需求、剧情需要,自然地融入到交响乐中。对《赛龙夺锦》、《雨打芭蕉》这些广东音乐名曲需要合理的处理方式,让人感受到新广东音乐的神采。另外合理运用西洋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又不影响广东音乐整体的神韵。这就要求写作上需要具备交响乐的写作技巧、符合现代审美的判断力、不脱离剧情需要和敢于创新的追求。

作为一出舞剧,《沙湾往事》在音乐与舞蹈之间关系的处理上,杜鸣认为,音乐是舞蹈非常重要支撑。处理音乐和舞蹈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神韵”二字。神,就是它精神上的东西;韵,就是它的风姿。《沙湾往事》的成功,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坚持广东音乐的神韵,坚持岭南地域特色元素的运用。

第十五届文华奖评选是中央文艺评奖改革后的首次评奖,汇聚了近年来全国艺术工作者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获奖作品主题意蕴丰厚、艺术表演精湛、舞台呈现精彩,代表国家艺术形象,具有时代水平,展示了艺术家从高原迈向“高峰”的艰苦努力。

猜你喜欢

名曲广东音乐沙湾
新时期广东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世纪以来广东音乐的海外传播研究
十二生肖·蛇
论“广东音乐”的名实之变
番禺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分析与研究
粤乐唱响上海滩(上)——从文化变迁视角论广东音乐驻沪成因(1867-1949)
多源多相复杂储集层预测——以春风油田新近系沙湾组一段1砂组为例
小沙湾黄河特大桥针对高低塔的减震设计
趣填我国古典十大名曲
小沙湾黄河桥主塔锚固区应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