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如何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2017-01-17盛夏,刘剑文,黄金高

农经 2017年1期
关键词:农户金融农业

金融如何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主持人:

中信证券农林牧渔

首席分析师 盛 夏

论坛嘉宾:

世界银行全球农业发展实践局

高级农业发展专家 刘剑文

深圳前海点筹互联网金融

服务有限公司总裁 黄金高

宜信惠普融资租赁部

副总经理 毛芳竹

中信融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农业食品事业部总经理 马 力

在12月5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农业企业领袖年会论坛上,中信证券农林牧渔首席分析师盛夏对话世界银行全球农业发展实践局高级农业发展专家刘剑文、深圳前海点筹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裁黄金高、宜信惠普融资租赁部副总经理毛芳竹和中信融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农业食品事业部总经理马力,请他们结合各自企业的特点,深入浅出地分析金融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如何选择农业投资项目、如何规避风险等热点问题。

盛 夏

盛夏:我在这几年的农业和金融交叉研究中发现,农业非常需要金融的支持,这跟农业本身弱势的情况有非常大的关系。您认为农业产业最缺哪些金融产品?

刘剑文:世界银行作为一个国际机构,其主要的使命可以用八个字形容,就是消除贫困、共同发展,这也是中国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 从世界银行全球农业实践局在中国的项目来看,很重要的一点是到2020年解除绝对贫困。同时在绿色发展、支持农业现代化、食品安全等领域都有和中国政府、有关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合作。

说到农业产业最缺少什么金融产品这个问题,我认为从扶贫和农业农村经济转型的角度来看,我们传统的农业金融产品比较缺乏。因为农业是一个长周期的产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都非常大,跟其他产业相比,盈利水平相对比较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中国目前农业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怎么样能够有创新的金融产品可以支持这样的转型,同时,这种金融产品又能够使小农户、特别是我们贫困地区的农村以及农户受益,我认为这可能是最关键的。

投资一个项目,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项目是否会对原住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这种影响需要怎样克服,怎样保证原住民在项目区内正常生产生活,不受影响且能够受益。

盛夏:金融的本质是经营风险,但是农业又天然地面临着很多风险,比如说天气、疫病、价格。您认为应如何识别风险?如何预警风险?如何控制风险?

刘剑文:说到风险,从世行工作的角度和商业金融机构所需要掌控的风险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或者说有我们自己更关注的。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世行做了什么。

首先,世界银行作为一个国际金融机构,我们是在所在国支持这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在中国支持中国政府一系列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农业方面就是农业现代化、扶贫、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在支持国家项目的时候,支持国家战略发展的时候,和中央政府的合作是非常紧密的。

其次,中央政府的政策实际上给我们在具体金融支持方面提供了一个方向。我们在选择项目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这个项目是否盈利,作为一个国际金融机构来说,是以促进全球的经济发展为己任的,这个经济发展在中国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在2020年消除贫困。我们会在环境保护、 提高农业生产率水平、土地生产率水平和劳动力生产率水平方面做出贡献。与此同时,作为全球的知识库,我们能够给产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一些知识性的产品。

说到怎么样掌控风险,首先要考虑的是在项目区这个项目是不是会对本地的,比如说原住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怎么样克服?怎么样保证原住民在你的项目区内正常生产生活,不但不受影响反而能够受益?从环境保护方面来说也是这样的。国内有非常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执行项目上也有非常严格的环境评估。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就是要在项目开始之前对环境、人文社会、项目区人口等社会性影响比较大的方面多加考虑。同时还要保障项目区进展时能够合法合规。我觉得这一点对国内企业,尤其是“走出去”的企业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据我了解,很多企业“走出去”以后在项目国受到很多挑战,成功的不是特别多。比如说对当地的法律法规体系不了解、对当地的民风民情不了解等,由此将带来一系列问题。

此外,市场的风险也需要考虑。比如说我们做扶贫项目,最终是需要落地的,不管是农民还是农民合作社,需要的都是持续的造血机能,那就要有相应的技术、相应的管理经验和相应的人才。同时,还要考虑到对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扶贫项目的合作地区看到本地可能发展某产品比较好,比如说苹果,就大量种植,但是从去年到现在,市场上苹果的供给量是过剩的,怎么样控制这样的风险是很重要的; 还有生产时自然灾害的风险也必须要考虑到。

盛夏:现在,大家都在给农户提供金融产品,除了金融产品本身之外,您认为我们金融产品的提供者还有哪些增值服务?

刘剑文:这个话题和世界银行做的工作相距有点远,但是我想讲这样的一个观点,农业在转型,农业是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产业。归根结底,无论其生产形式怎么变化,农业这个产业是关于生命的产业。所谓关于生命的产业,第一,我们生产的产品是生命。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鱼类,这些生命类的产品需要什么?需要投入、需要营养,也需要关怀。比如说像畜牧业,国内有动物福利中心,在动植物产品生产过程中给予的关怀越多,得到产品的质量可能就会越高。

第二,作为生产这个生命的产业,它需要什么?它需要的也同样是你的投入,需要的是高质量的。而且用一句话来说是与时俱进的。科技不断地进步,管理水平、管理能力不断地提高,劳动力水平、知识技能等这一块的能力都能够不断地提高,只有这样,我们的农业才能是面向未来的,才是有可能现代化的。

第三,我说我们这个农业产业是一个关于生命的产业,同时还关乎农民的生活水平,关乎我们的土地,关乎农村,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它千百年来的载体在哪里?就是在农村。

这一点关乎生命,也关乎消费者的生命。所以要求我们生产的产品是高品质的,是安全、健康有营养的。与此同时,因为我们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土地产出率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是可承担的。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业的成长空间和金融服务的发展空间相当大。从产业成长的空间来说,当前农业土地规模小需要规模化发展。需要规模化就需要培育大的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当前,我们有4万个中小实体生产企业,上百万个小的食品售卖点,甚至是街道上的,在街上摆一个小摊就可以卖食品。它的整合规模化是未来中长期的趋势。预示产业的整合、产业的兼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金融服务方面,农业产业有大资本的运作,但是面向中小农户的、面向生产这一阶段的金融服务相对来说比较欠缺。比较典型的就是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农业企业参与的PPP业务比较少。我们在做项目过程中,也有PPP项目,但是我们发现这些项目确实缺少企业的参与。在我们做扶贫项目的时候也是,我们希望能够在贫困地区发展它的造血机能,但是很多贫困地区没有生产的能力,没有技能,更没有经营头脑,没有营销的渠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引入龙头企业、资金、技术和产品销售的渠道等。

尤其是农业这个领域,我们觉得光靠情怀和耐心不够,本身需要企业家和核心团队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盛夏:大家可能对中新融创不是很了解,请您介绍一下中新融创的业务模式。

马力:中新融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是资产管理公司,本身是聚焦于上市的股权投资,通过金融和资本的工具协助做业务的转型和整合。我负责的是农业食品方面,因为我们的投资领域是横跨一级、二级市场,我觉得在农业领域对于资金的需求是一个二元世界,是分裂的。

本身优质的上市公司根本就不缺钱,反而是很多机构追捧的对象。但90%以上的小微企业,还有更多的农户实际上在生产和制造上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尤其是农业本身有周期性,可能面临气候、疫情、价格的周期波动时,也缺乏相应的金融产品对冲风险。我觉得这是目前国内农业产业链最缺少的服务,我相信像宜信和点筹这样的机构,可以在未来帮助他们解决这样的问题。

盛夏:一级市场主要是投资的风险,二级市场的风险主要是股票交易的风险。那么另外一种潜在的风险在于平台资本方和管理层之间未来磨合中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出现矛盾,那么您怎么看股权关系方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这种潜在风险?

马力:本身我们做投资的时候在所有的投资中首先看赛道,必须是足够宽松的池子,如果是小脸盆,怎么样也出不了一头大象。第二是在这个领域里选择最优秀的选手,跑得最快的、最强壮的,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尤其是农业这个领域,我们觉得光靠情怀和耐心不够,本身需要企业家和核心团队有很强的生存能力。这样来说,在市场竞争中的优胜者——龙头企业,就是生存能力强的表现。

在投资上怎么平衡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从资本方来说,我们只能无条件信任管理者。首先进入以前要反复考察、多角度考察,一旦决定进入以后,资本就要充分信任管理者,因为企业管理者是抬轿的人,资本方只是坐轿的人。

盛夏:一级市场的增值服务比较多。能请您谈一些增值服务中比较成熟的案例吗?

马力:因为我们机构横跨了一级、二级市场的投资,所以在增值服务方面主要还是立足于行业整合。因为本身农业企业相对上市公司,在杠杆和金融上受限制。所以,我们一方面是以企业为支点,为公司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工具。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协助优质的上市公司平台来做行业的整合,也可以把优质上市公司的经验分享给一级市场早期或者中期的企业,为其提供更多的视角和咨询服务,从这几个领域给企业的成长提供一些资本的服务。这些主要还是我们从财务投资人的角度来说,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点筹网的优势在于,农户去找金融机构借钱,到期时本金和利息是必须用现金偿还的。但是找我们借钱,农户只要用实物偿还就可以了。

盛夏:深圳的前海点筹是一个新兴的农业金融方面的公司,在农业众筹领域目前是排名第一。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点筹网的业务模式。

黄金高:一句话,在互联网金融的业态里以众筹为主要业务的,在众筹里我农业做得最好,在农业里面,我众筹做得最好。在“互联网金融+众筹+订单农业”,我做的应该算是不错的。

因为我是农业的新兵,在这个行业里只有两年的时间,今天确实学到很多东西。

简单来说,点筹做了三件事情。第一,我们不仅给农户生产资金,还把销售问题解决掉。第二,不仅把钱提前给农户,实现了订单农业,还实现了把产品对C端。有人对了B端,有很多大咖交易规模几百亿元。我们的交易体量相对小,2016年全年度预估只有6亿元。但是6亿元的销售规模,是我们服务于27万个家庭的结果,我的APP活跃的用户家庭超过100万个。我们的用户单品采购量只有几千块钱,但是人多。第三,我们实现了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我的用户。为什么?在互联网时代就要用互联网的办法,如果我不能用娱乐的办法让你们记住我,我就失败了。

所以我建议,如果你们真正想了解点筹,百度它就知道了,如果不想了解点筹,我说再多也没有用。

盛夏:像点筹网这一类的互联网创业类民营企业对风险的控制可能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具体业务开展中,众筹的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如何承担?

黄金高:点筹在广东等南方省份是名副其实的网红,获得了从省里到深圳市等各级领导的重视。我们所有的项目来源只有三个渠道:一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比如说农业部门、扶贫办。二是人民银行,因为我们不仅是当地农业部门的试点企业,更是人民银行的试点企业、也是农业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百佳企业。三是协会。所以首先我们的项目来源一定是通过以上三种渠道,必须是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推荐。同时,因为我们有自己的电商平台(点筹网),所以如果作为一个农户,你只要保证我把钱给你以后,你按照我们的合同标准把实物给我就可以了,不一定要用钱。

换句话说我们的优势在于,过去农户去找金融机构借钱,到期时本金和利息是必须用现金支付的,但是找点筹借钱,农户只要用实物偿还就可以了。

盛夏:除了众筹的产品之外,有没有给农户提供一些类似于价格的预判分析以及后端的市场销售?有没有提供给他们更多的服务,像小麦或者大豆类产品的销售?

黄金高:我说三句话。第一,我能够提供的第一点是影响,这个世界上没有做不好的生意,只有卖不出去的产品。我深知用户喜欢看什么,所以我就写这样的内容影响你,让你剁手。

第二,你在淘宝、天猫、京东买东西看的是图片,但你在点筹网买东西时,是通过VR虚拟现实可以实时看到这个产品如何在农场生产的,整个过程全程实时监控,还给你提供营养分析。

第三,我们做这个有一点好处,先把钱给你了,通过众筹的方式把这笔钱结合起来。我做众筹好的地方就是从来不保证这个投资是否成功或者失败,但是可以保证一点:一定有农产品给到你。换句话说,你投了1000元,万一这1000元回不去了,还有1000元的农产品(如羊肉、牛肉等) 给你。

盛夏:宜信是金融领域比较知名的公司,我们知道宜信人贷、宜信的财富管理,但是宜信做农业这一块的了解比较少,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宜信在农业领域的金融服务。

毛芳竹:宜信不只是P2P,也是集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于一体的金融科技公司。2010年宜信普惠开始涉足农业金融服务,开启了第一个五年规划,2015年开始已经是我们的第二个五年规划。

简单来说,融资租赁就是在企业或者个人生产当中已经确定要增加或者是更新其设备,资金不够由我们给他提供融资支持,方式是帮他把设备买下来,然后租给他,由对方按期支付租金,这是融资租赁的方式。

宜信普惠2012年成立融资租赁事业部,2013年开始涉及农机融资租赁业务。但是在这段时间中,宜信租赁基本上在市场上没有遇到过竞争对手。所以,我想在这里说,在农业领域中,金融服务是非常不充分的。

我们现在所做的农机租赁,涉及整个农业的产业链,从耕、种、收到烘干、储藏、粮食加工,整个产业链。在农机租赁业务开展过程中,我们去年又开始把业务向其他领域延伸,去年做了全国创新性的“活体租赁”(奶牛租赁),从原来的设备租赁业务开始延伸到生物资产。

同时,我们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围绕农业产业链对资金的需求开始拓展其他方面的服务,比如说农业保险以及针对农产品销售的众筹产品,为客户提供云平台等。我们知道有些客户的产品非常好,但是销售不理想,通过我们的平台帮客户在我们内部做一些好农产品众筹, 这也是我们主要业务之一。

另外,我们呼吁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加入到农村金融服务当中来,市场中能有更多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的助力,因为我们感觉到对这个市场的金融服务还非常不充足。

只要做到了这些链条上每一个相关者都能赢,就可以保证我们的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盛夏:宜信普惠开展了很多农业金融产品服务,那是否在此过程中对于合作的农户或者中小企业有信用数据分析?

毛芳竹:在宜信租赁的背后是宜信,宜信做了很多年的金融服务,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我们在风险把控中用到的理论非常简单,如果是一个小微企业或者农户已经找到了赚钱的途径,那我们就乐于为他们赚钱的途径或者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这类人群的特点就是这样,我们让他能够赚到钱,他没有理由不还。我们的模式就是这样的思路,农民、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在生产或者生活当中已经到了一定的规模,现在正在需要一些设备。比如说一些东北的农户可能自己家里就有几百亩的地,现在靠人工种植已经不可能了,这样他就需要一些设备。根据过往的经验,这种方式能够赚到钱,现在选择设备以后,我们帮他把设备买下来,租给他,这里面首先要考察的是他买设备的交易是不是真实的?因为做金融,无论是银行还是其他的金融企业,风险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交易是否真实。比如农户跟你说了一个借钱的理由,你觉得靠谱就借给了他,但是最终他却没有按照这个理由来用这笔钱,这是最大的风险。

我们做农机租赁非常好的一点是交易真实,我们不是把钱给到农户、合作社,而是把钱交给农机销售的经销商,农户和经销商之间选设备、订设备是他们之间的事,我们只是帮他付款,这个钱直接交给农机经销商,农户看不到。我们在评估时首先要看农户或者合作社用这个设备能够带来的盈利能力。有了盈利能力,另外一个风险的关键点就是他还款的意愿,挣钱以后愿不愿意还,在一些风险管理的措施当中,我们重点还是要强化还款意愿,保证每一个农户用到我们的设备以后能赚到钱,而租金就是他赚钱的一部分,让他能够愿意把这个钱拿出来。

此外,在产生合作之前,宜信普惠还对农户进行信用意识的教育,也就是说除了做融资以外,宜信普惠同时还担负着建立农村的信用体系的责任。在农村里很多农户没有信用记录,之前没有向银行借过款,也没有征信的记录。空白的信用记录你帮他怎么写就是怎么样,你帮他写好了就是一个好的信用开始。所以我们在做的另外一个主要工作,也是教育农户要通过和我们的合作把信用建立起来,按时还款把你的信用积累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释放你的信用价值。释放信用价值除了做农机租赁以外,如果日常当中需要其他的资金,比如说买种子、买化肥,宜信普惠都可以提供其他方面的金融支持。这是贯彻宜信一直在强调的“人人有信用、信用有价值”理念,帮助农户强化他的还款意愿。

盛夏:未来是不是围绕着当前已有的内容做一些拓展服务?

毛芳竹:在做金融服务的过程当中,基本上只要和我们有业务合作的都会被我们视为合作伙伴。因为融资租赁涉及的相关方比较多,因此它呈现出的特点就不一样。比如说买农机,这是最简单的三方:经销商、农户、宜信租赁。在交易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共赢,我们强调的不是双赢,是共赢,这个链条上每一方都要获得利益,我们这个模式才能持续下去。我们在业务开展时,围绕我们的伙伴在金融方面的需求提供全方面的服务。现在农户通过我们的这种方式获得的农机设备,按时还款,可能我们设定的期限是一年或者两年,这个设备就还完了。还完了以后,这个农户在我这里积累的信用是一个良好的记录,后来他又需要种子、化肥、孩子上学等资金。按照融资租赁的业务范围是不能直接放款的,我们的钱不能在没有任何设备做保障的情况下直接给。我们怎么做?因为前面的农机他已经还清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让他把农机再卖给我们,我买下来后把钱给他,就是对他信用价值的释放。

随着我们服务的农户越来越多,我们开始探索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对这些农户每年评选,符合条件的授予“诚信之家”的牌照,有了“诚信之家”的牌照,这些农户后期的所有融资需求我们都会去满足。

我们始终是围绕客户需求设计服务产品,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聊一聊宜信普惠的“活体租赁”业务的产生。一个牧场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买青贮收获机、挤奶设备时,我们了解到这个牧场对奶牛更新方面有融资需求,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开拓了“活体租赁”业务。比如,这个牧场需要整体产业升级,但是他除了牛没法提供其他抵押物,那我们就为这个牧场的200头泌乳牛办理售后回租业务——这200头牛我从你手里买下来,买了以后租给你,从客户需求出发设计金融产品。

另外,每一个人家里都有一个顶梁柱。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有一些种植大户在买了机器以后,因为顶梁柱身体有疾病或者交通意外造成还款困难,有还款意愿,想还但还不了怎么办?我们通过保险公司给我们的客户提供大病保险,给“诚信之家”的农户送保险,钱虽然不多,但是对他的保障非常大。

只要做到了这些链条上每一个相关者都能赢,就可以保证我们的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围绕客户的需求给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除了设备租赁以外的其他增值服务。

猜你喜欢

农户金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央企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