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静的顿河

2017-01-17

连云港文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娜塔莉苏联

静静的顿河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是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05年,出生在克鲁日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肖洛霍夫13岁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不得不中断学业,投身革命。17岁时,肖洛霍夫到莫斯科,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25年,21岁的肖洛霍夫带着妻子又回到了家乡顿河地区定居。也是从这时起,年轻的肖洛霍夫开始创作《静静的顿河》。1939年,获得列宁勋章。194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简介:

《静静的顿河》是俄罗斯文坛上一部不朽的巨著,小说构思于1926年,四部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前后历时14年。《静静的顿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主人公葛利高里,是生长在顿河岸边的哥萨克,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阿克西妮亚之间,徘徊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难者,他有着哥萨克的一切美好品质——勇敢、正直、不畏强暴,而同时,葛利高里身上又带有哥萨克的种种偏见和局限,在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作者用悲剧手段,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男子汉形象,从葛利高里身上,读者能感觉出作者对人的尊重。

猜你喜欢

第一次世界大战娜塔莉苏联
老照片:苏联儿童的冬季娱乐活动
停战一百年之后,美国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普遍记忆仍离不开史努比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错过的圣诞节
数字对调
创伤理论视角下《达洛维夫人》的解读
雾在做迷藏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