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学的理论支撑

2017-01-16归云飞

东方教育 2016年19期

归云飞

摘要:本文阐述了人因工程学与设计学各领域不可分割的关系,分析了在设计学中人因工程学的价值,其功能、环境、人体机能与心理因素为何被现代设计所高度重视。当前设计教育的难点与重点是专利申请和技术商业化接轨,而人因工程学将会是促进产学研健康发展的纽带与桥梁,其在设计学领域的价值也将不断得到提升。

关键词:人因工程学;色彩学;材料学;设计学

一、人因工程学的起源

人因工程学起源于欧洲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由美国人泰勒(F.W.Tylor)发起研究,形成于美国,之后该学科内容被各国专家不断丰富,其内容涵盖了方法研究、工具设计、设施规划等,几乎涉及了所有人和机器、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期间呀包括了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条件、减轻疲劳等。

这些不断丰富的内容是研究者对人机关系与环境关系的不断总结与反思。最初的契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由于专注在“人适应机器”的观念中,使得在许多的机械操作中,人们频繁地产生疲劳状态,导致了许多意外事故的发生。这些失败的教训使得人们认识到,机械地操作应该要考虑到操作者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人的能力限度。于是人的因素成为了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战结束后,人因工程学从专业的军事领域向整个设计领域扩展开来,在研究队伍中还包含了心理学、医学、生理学、人体测量学及工程技术等各方面的学者与专家,因此也被称为“人机工程学”或“人的因素工程学”。

二、人因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技术性灾难,例如核电站事故、有毒化学物质泄漏与爆炸等,人因工程学又添加了保证重大系统安全和可靠性的研究领域。到如今,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因的应用早已扩展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渗入到了各个领域。衣、食、住、行自是无需多言,连学习、工作、文化、体育等各种设施与环境都已离不开人因工程学的支撑,细微的差别只是在于不同行业所应用的人因工程学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而已。因此我们会看到现在人因工程学包含了很多更为专业的分类: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环境、卫生、安全、服装、广告等。而随着人类工作和生活的不断丰富,人因工程学的领域也在不断地被扩充和发展,例如随着电子与计算机地普及,人因工程学又随之发展出了计算机界面、人机交互等专门的学科。

三、人因工程学与色彩学

色彩学是整个设计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领域,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以及绘画、雕塑、装饰艺术等,全都离不开色彩这个重要的组成模块。而人因工程学中的心理效应,很好地帮助了我们认识色彩的各种含义,让我们在设计的时候知道该如何选取适合的色彩来满足人们对美的心理需求。

人们通常觉得美的设计更适用,这就是威廉?立德威尔提出的“美即适用效应”法则,这是一种心理感应现象:人们认为美好的设计更适用。在设计中的认可度、使用度以及表现度上,“美即适用”都有所体现。反之,功能好但形式与外观不美好的产品,包括广告与媒体等,人们接受度可能就很低。好比我们选购一件商品,色彩是我们决定购买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小到一支笔,大到一辆车,色彩与外观形式的美往往对于我们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功能,却时常被放在了选择的第二位。美丽的色彩能帮助人们形成正面积极的态度,从而使人们对于产品在功能上的缺陷产生包容性,这也正是设计是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我们需要美的设计,美的设计更加容易被接受并长期使用。色彩的取用也往往能让一项设计或者一项产品成为经典之作,例如苹果产品的色彩,就牢牢地抓住了一大批忠实的拥护者,不可不称为是色彩运用的成功典范,同样的,出色的人因工程学也体现在了苹果产品系列的外观形式的设计上。苹果产品的成功不单单是在其方便使用的功能性上,更是兼顾了形式美学的结果,它满足了消费者在心理上对产品美学的需求。

四、人因工程学与材料科学

人因工程学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它不但要重视人的生理和心理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在设计中素材的选用,因为材料是直接与人体相接触的界面要素,例如首饰设计、产品设计、家具设计以及纺织品设计等。优良的面料,从人因工学的角度出发,需要考虑其是否能很好地给与人们心理上的亲和度,使人们感受到舒适与惬意,这是材料选取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指标。尤其在医学产品的设计领域,材料的好坏与否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一系列基于人因工程的原理所开发的新型材料,其本质就是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了对于舒适感与安全感的满足,而这些材料随着日后人们衍生出的更多的心理需求,也会随之不断地改进再改进。由此可见,人因工程学不止是一门单一的理论学科,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需要时刻与时代接轨的理论与实践并存的艺术学科。

五、人因工程学与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在现今社会中越来越被重视,人们在稳定的社会形态下,越来越多得关注到特殊人群的需求,并期望能够设计出实际对特定人群有真正帮助与使用意义的产品。如何让残障人士能够更为方便地出行,如何使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生活自理,如何让各式特殊人群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都成为了设计师迫切渴望解决的问题。以帮助特殊人群为目标所产生的设计,不仅能够为特殊群体提供了行动上的便利,在心理上也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感受到整个社会对于其的善意,帮助他们更好更健康地融入到社会活动中。

在无障碍设计不断被人们所认知的今天,基于人因工程学的设计理念针对的已经不仅仅是特殊人群,而是更适用于所有大众了。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向于简单、便于使用的产品,而无障碍设计在其中的原则包含了:易读性、易操作性、简易性和包容性。这些特性刚好诠释了人因工程学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它通过对人们生理与心理的各项指标的测试,为设计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连接起了设计与生活的真正纽带。人因工程学使设计不再是凭空和虚幻的名词,而是真真正正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学科。

六、结语

人因工程学包含了心理学、生理学、生物科学、共学等各种学科领域,其中包含的科学依据为设计学的各个领域都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理论依托。这种依托使得设计学更为贴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在简单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感受到不简单的美学。一项完整而成功的设计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而是应该与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相辅相成,在不断完善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能兼顾到其不断提高的生理与心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Kindle Edition)by Francesco Violante

[2]《通用设计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 威廉?立德威尔等著 朱占星 薛江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