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2017-01-16冯蓓娜周莉

东方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借鉴高等教育思考

冯蓓娜++周莉

摘要:美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和教育强国,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并探索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选拔人才;广开财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多办大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关键词:高等教育;借鉴;改革;思考

我们分析和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经验的目的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借他山之石,雕琢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之玉。美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和教育强国,特别是美国高等教育以教育兴国的战略思想、崇尚创新的教育理念、多元文化“有教无类”的教育国策、灵活多样的教育体制以及多种渠道的资金投入,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并探索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

一、重观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就是成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人,……需要摆脱与家庭、社群以及传统思想的联系。”这是一位叫贝拉·埃·阿尔的美国问题专家,对美国人人性进行深入研究后,作出的表述。的确,美国在漫长独特的文化积累中,形成了崇尚个人奋斗、个人价值、个人成就为内核的美国精神。这种精神的外在表现,就是冲破传统束缚,敢于探索,不断创新。历史的前进,世界的发展,只有摆脱传统桎梏,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美国建国才200多年历史,却能发展成为在各个领域的超级大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传统思想,没有传统观念,没有传统文化的束缚,一切都在不断改革的新领域中前进。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恰恰是这种悠久与深厚,形成了约束现代文明的羁绊。如我们的学生彬彬有礼,却缺乏自我表现;公式定律滚瓜烂熟,却缺乏独立思考;考试成绩优秀而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却颇为低下。我国高等教育内容的凝固,教育方法的僵化,严重阻碍了学生智力与潜能的发挥,也影响到包括学生在内整个社会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缺乏创新,教育就没有活力,民族就没有生机,国家就会落后。因此,高等院校要理直气壮地重视对学生创新理念、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教材、教师、考试、录取等多个环节上突出创新能力,要改革填鸭式、灌输式及一张试卷定终生的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改革,活跃教学形式,打造创新氛围,激活创新机制,让学生从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中受到熏陶,发挥潜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高等教育对学生来讲,意味着主动地追求认知、生活、做人的大气魄、大胸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敬畏真理、遵循法则、理性行动和生活。大学生活的基本任务就是创造性地学习,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始终是一种智慧化的力量教育,即培养学生独立的、有创建性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能力。其特点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充满了学科探索的前沿性、启发性、激励性、想象性;二是充满思想、方法、视野的探索性、求证性;三是充满了科学精神的开创性和人类文化视野的拓展性;四是充满了学科发展的历史观,充满了人类智慧进步的整体观和人类文明前进的生态观。基于这些特点,赋予了高等教育以更高要求和任务,即根据当代对人才整体要求的标准,高等教育要将普通人培养成多元开放的文化视野、身心健康的文明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二、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选拔人才

我国隋朝建立科举取士的考试制度,后经唐代武则天时期加以完善和强化,考试便成了评价人们学识、智力、能力的主要方法,对学生几乎是唯一的方法。现代国际上流行的标准化考试,以及以此为凭据的升学制度、公务员选拔制度,技术职务晋升制度等等,无不效仿和师承于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历史的角度看,这应该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它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和全球范围起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仅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前沿的需要,时代需要既具备深厚知识功底,又具有信息技术和富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很明显,标准单一,形式单一的考试,它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一个人复杂的学识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个性化的实质。即使在创立了科举制度的隋唐时期,真正通过考试取士的数量,也仅占朝廷选官的10%,更大量的人才是通过伯乐相马似的推荐,在办事实践中被上司赏识等多种方式选拔的。无论从什么角度讲,考试作为唯一方法既缺乏生命力,又不能赋予被选拔者的生命力。

美国高等教育在本世纪初也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人才的方法,但在实行二十年后,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因此1933到1940,在进步主义教育联盟会长艾钦的领导下,在七所大学和三十多所中学,以新的教育理论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设计了全新的课程和方法,并建立了著名的“八年实验研究,”成立了以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泰勒担任委员会主任的专门机构进行评价和研究。通过多年努力,泰勒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系统的、完整的、富有创造性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他本人也获得了“教育评价之父”的美誉。由于美国高等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才能保证多年来教育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就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而言,可以说深受其害或者深得其益。因此,个人认为现有高考继续推行下去,但同时还应该有第二套高考系统。这套系统可能更像目前国外大学的人才选拔系统。高考可以一年考四次,任何时候都可以考,把高考分数的作用降低,其成绩仅作参考。如美国全国统考叫SAT,一年考六到七次,但考试分数仅供参考,同时还要参考其他方面的能力:一是看你的平时成绩,排名如何;二是要看你的能力,特别是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及综合素质;三是还要看你有没有公益心,参加了哪些公益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创新思维与开拓精神被压抑,社会适应能力削弱,高分低能的实例屡见不鲜,国际性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因此中国人才素质的提高,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教育,立足于改革传统的应试制度,建立一整套科学、客观的人才评价方法的改革,只有牵住了这个牛鼻子,诸如教育方向问题、方针问题、质量问题、价值取向问题、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问题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三、广开财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经费是举办教育的基础,经费足则教育兴;经费少则教育衰,这是发展教育事业的规律之一。没有足够的教育经费,再好的教育理论、教育方针、教育方法,都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无法落到实处。

美国高等教育的经费得益于多渠道的投资和灵活的融资机制。首先是各级政府的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很大。再是私营财团、大型企业兴办的新老私立大学,这块教育资源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几乎是一个天文数目。再是慈善机构、教会对教育的投入。还有大小公司、基金会、校友、公民对教育的馈赠,对大学科研项目和基建项目的资助,成为教育资源的重要部分和永不枯竭的财源。还有大学生缴纳的学杂费,校办企业、校办医院创收的利润,科研项目的转让经费等等都是办学的财源,是美国教育赖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国高等教育是以政府资助为主要来源,学生支付的学费,学校经营企业的收入,个别企业投资的科研资助,并引进海外华人的捐赠,融资渠道虽然比过去多了一些,但总的来讲是相当不足的。特别是民办学校的创办刚刚起步,而且规模小,没有象美国那样发挥一个方面军的作用。虽然这不能苛求,但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速私有经济办教育的步伐,把大量的私有资金转化为兴办教育的资源。首先,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开放,很多国外大学都愿意来投资办学。目前已经有些国外大学在国内办学了,这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些大学既有名牌,又有资金,在老百姓中有着极大的需求。只要开放市场,世界上的著名大学都会到中国来办分校。这种方式可能是民办大学未来发展壮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其次,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家投资高等教育。同时,中国亿万富翁数量的增加非常惊人,未来十年我们可能有一大批亿万级的富翁。对于这些企业家投资教育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想赚钱。另一种是想赚名,想流芳百世。当钱多到一定程度时,就想出名,没有什么比办教育更能够使你英名永存的了。在国外大家都知道哈佛、耶鲁这些大学的名字。约翰·哈佛当时捐出几百万美元赞助哈佛大学,到现在大家还记得他。中国历史上也有陈嘉庚投资创办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办公益性的大学,国家需要有税收、土地的优惠,有放开让民办大学接受投资的机会,需要有让民间按先进的方式办大学的政策。此外,要鼓励其他社会团体、组织投资办学,要继续吸纳华侨华人与其它海外教育资金,要实行教育产业化,加大校办企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过程,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总之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广辟财路,加速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多办大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美国是一个大学林立的国家,具有四千多所高等院校和上百所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同时美国兴办大学、审批大学的速度惊人,平均每星期就有一所新的初级学院或社区学院成立,可见美国社会对兴办高等教育的重视,为国民接受高等教育开辟了广阔的阵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国家目前仅有大学二千余所,学校规模也有一定限度,远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能适应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求。由于大学太少,招生有限,每年高考选录新生的时候,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得不忍痛割爱,将一批批优秀学生拒之门外,时间长了,人们进入了误区,反倒责怪学生太蠢太笨,没有想到这是学生的无辜和不幸。我国有很多创办高等教育的条件没有用够用活,如我国很多有实力的中等专业学校和专科学校,应该在他们的阵地、师资和设备的基础上,加以充实提高,改办大专院校。特别是应该调动大型企业、公司、财团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兴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创办民办大学,对其实行质量准入,其他条件优惠放宽。民办大学的快速发展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最大特色之一,同时,包括外国著名高校在中国办分校在内的民办教育也都是很有希望的。我们在高考、招生、办学方式等各方面都要进行根本性改革。要更新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在强调高等教学质量的同时,让更多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以加速国民素质的提高,不应该死守质量,以质量作借口,为难和压制各个方面创办大学的积极性。与其把芸芸众生关在大学校门外,不如让更多的人走进大学,经过高等学府熔炉的冶炼,锻造成高素质的人才。

党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10月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改革创新时代最重要的强国战略。在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涉及国家硬实力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其中影响到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大学。与此同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实现跨越式战略发展。要通过改革创新在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战略、用人制度和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突破原有模式,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此外,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还需要营造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世界一流大学当然应该具有一流的学术声誉,若干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教师队伍和若干全球公认的学术领军人物,如诺贝尔获奖者、一流的生源、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管理运行机制、一流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一流的校园文化和软环境以及强大的财政实力和物质技术基础。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过程,很难找到一个固定的模式,都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校情、历史传统和优势,扬长避短,异军突起,出奇制胜,彰显自己的个性,办出自己的特色。

中国高等教育享誉全球,有很多成功的地方,但是距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段距离,只要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这块美玉,将会发出更加璀灿绚丽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国发[2015]64号《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2015.10.24.

[2]北大讲座精华集(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

[3]林广·论开放的美国高等教育[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1):83.

猜你喜欢

借鉴高等教育思考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