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性防治中的应用

2017-01-16张颖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安全套保护措施艾滋病

张颖美

(抚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抚顺 113006)

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性防治中的应用

张颖美

(抚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抚顺 113006)

目的对艾滋病高危群体施行健康教育活动的干预防治效果评估。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地872例艾滋病高危者为调研对象,对其开展健康宣教及防治干预,评比防治干预前、后高危人群对有关保护措施的运用情况。结果教育干预前872例高危人群中,不参加有偿献血的占86.70%,性接触运用安全套的占18.58%、不共同运用注射器的占86.12%、主动向疾控机构咨询的占4.70%。教育干预后上述情况的占比率分别是98.74%、86.12%、98.05%、20.07%。教育干预前高危人群运用保护措施有关情况优越于教育干预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依据高危群体的社会特征拟制兼具针对性、系统性的艾滋病防控教育策略,并落实每一环节的防控措施,以辅助减少艾滋病感染概率。

艾滋病;健康教育;高危人群;防治干预

如何提升艾滋病防控及治疗成效是临床工作中的焦点问题,伴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艾滋病病毒已然成为威胁人类机体健康的典型“杀手”。为消除艾滋病的有关诱发因素,减少高危群体的发病概率,本文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地872例艾滋病高危者为调研对象,对其开展健康宣教及防治干预,评比防治干预前、后高危人群对有关保护措施的运用状况,现将此次调研情况阐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对象: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地872例艾滋病高危者为调研对象,当中含有514例男性、358例女性,年龄介于14~63岁,平均是(34.5±5.97)岁。高危因素情况:商业性从业者384例,异性性接触者157例,吸毒11例,性病患病者20例,其他因素300例。

1.2 纳入标准:①经常出入娱乐场地,有吸毒或商业性行为等经历;②参加过有偿献血,具有社会流动性的群体。③年龄超出14岁。④自愿接受并参与此次干预调研活动。

1.3 健康教育方法

1.3.1 将健康教育的各项措施落于实处:将健康教育各项措施妥善落到实处,例如,向高危人群递发艾滋病有关知识的宣传册子;在公共宣传栏中设立宣传板,并张贴艾滋病防护内容及日常的自护知识;组织播放艾滋病专题录像、防控宣传片等;举办现场医疗咨询、专题宣讲活动;医务人员耐心、详尽解说艾滋病蔓延流行的特性及有关知识,引导高危人群规避病源扩散因素。

1.3.2 组织实施同伴健康宣教、外展干预活动:①实施同伴健康宣教。此种教育的对象为经历、背景相似的群体,因生活社会环境较接近,这类人们有相近的心理感受、知识观念、技能水平,对其开展“小组教育”或“一对一”宣教,能取得较佳干预成效。医务人员需结合每种特定同伴群体的具体状况展开艾滋病防控经验普及,让高危群体体会到教育的共享性,进而提升自身顺从程度,以更好地配合同伴宣教活动。②开展外展干预活动。此种形式主要运用在公共社交场所中,因艾滋病患病群体的诱病因素多和公共场所有关,因此,在餐饮、娱乐等场所开展干预活动,能影响到更多高危群体人员,外展活动同时还可设立咨询检测地点,且长期不更换地点,使人们方便找寻到咨询地点。

1.3.3 积极普及安全套的正确运用方法:艾滋病病毒在身体中有潜伏期,属于慢性疾病,为此,人们在日常生活的相互接触中并无显著感染体征。为消除艾滋感染的风险性因素,大力、积极普及正确避孕措施,具有相当关键的防控作用。通常来说,正确运用安全套是避孕的科学途径,医务人员对高危群体解说安全套用法时,要做到“准确、规范”,并确保其真正掌握了安全套的正确运用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所有相关的调查数据予以整合处理,当中,(x-±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 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表示为P<0.05。

2 结 果

统计并评比教育干预前、后有关运用保护措施的情况,教育干预前872例高危人群中,不参加有偿献血的占86.70%(756/872),性接触运用安全套的占18.58%(162/872)、不共同运用注射器的占86.12%(751/872)、主动向疾控机构咨询的占4.70%(41/872)。教育干预后上述情况的占比率分别是98.74%(861/872)、86.12%(751/872)、98.05%(855/872)、20.07%(175/872)。比对得知,教育干预前高危人群运用保护措施有关情况优越于教育干预后,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艾滋病防控、医疗工作中注重普及和行为相关的预防内容,这是因为此疾病的患病因素与日常行为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性[1]。据有关调研资料指出,艾滋病病毒的交互感染与防控认知、自护意识、防控方法有很大关系[2]。教育宣教已被临床工作者普遍接纳,并投入临床医护操作当中。艾滋病防控和治疗工作流程中高效开展健康宣教,能有效减少高危群体感染概率。本调研活动将健康教育的各项措施落于实处,组织实施同伴健康宣教、外展干预活动,同时积极普及安全套的正确运用方法。如此一来,使艾滋病防控活动更具组织性、针对性以及目的性,进而达到高危群体自主防护意识增强的干预目标[3]。

此调研中,教育干预前872例高危人群不参加有偿献血的占86.70%,性接触运用安全套的占18.58%、不共同运用注射器的占86.12%、主动向疾控机构咨询的占4.70%。教育干预后上述情况占比率分别是98.74%、86.12%、98.05%、20.07%。比对得知,教育干预前高危人群运用保护措施有关情况优越于教育干预后(P<0.05)。

综合阐述,依据高危群体的具体社会属性拟定兼具针对性、系统性的艾滋病防控教育策略,进而妥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减少高危群体患病概率。

[1] 韦冬云.心理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4,28(3):430.

[2] 刘文寅.加强艾滋病防治效果评估科学指导艾滋病防治工作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5):635.

[3] 赵烨,马颖,叶晶晶,等.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多部门合作存在问题的系统评价[J].安徽医学,2014,35(2):230-233.

R512.91

B

1671-8194(2017)28-0295-02

猜你喜欢

安全套保护措施艾滋病
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商标侵权问题和保护措施研究
《 世界艾滋病日》
地面气象观测场防雷保护措施分析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怎样戴安全套才能防艾滋
安全使用“安全套”
揭穿男人的7个性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