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用于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镜关节炎

李 鹤

(锦州市中心医院骨外三科,辽宁 锦州 121000)

康复护理用于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李 鹤

(锦州市中心医院骨外三科,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后运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护理满意度9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疼痛状况,护理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康复护理;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

膝骨性关节炎系老年性骨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人,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效果极佳[1]。目前医院里主要采用康复护理、传统护理等方式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笔者选取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的初衷是探讨其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中运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所获颇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资料不全者、精神障碍者、非经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者、生命体征不稳者、心肝肾多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者、非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皆不在入选之列。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3.5±6.5)岁。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2.5±7.5)岁。两组基本资料以及入选标准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两组均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给予病情观察、功能锻炼、健康宣教以及出院指导等。实验组采取康复护理,具体如下:①第一阶段(术后1周):在术后1周内为患者保持膝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2];术后给予局部冰敷1 d,6 h后行踝关节屈伸训练,通过改善血液循环预防下肢肿胀;术后1 d开始肌力锻炼,如直腿抬高、四头肌静力收缩[3],并在术后4 d进行主动伸屈膝训练。②第二阶段(术后2周):鼓励患者拄拐活动,屈膝度可控制在90°以内,通过蹬腿、压腿、主动伸屈膝等方式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③第三阶段(离院后):告知患者进行扶物蹲起、耐力、负重、平衡等方面的训练,并在术后3周尝试弃拐,从而使关节功能迅速恢复。

1.3 观察指标: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护理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包括:①护理满意度;②疼痛评分;③生活质量评分。

1.4 判定标准

1.4.1 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如下:院方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共发放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100%。该问卷主要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

1.4.2 疼痛评分判定标准如下:院方自制疼痛评分量表,设置为0~10分。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极度疼痛。

1.4.3 生活质量评分判定标准如下:院方自制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根据WHOQOL-BREF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分别为25、13、1、1例,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分别为12、17、6、5例,护理满意度为72.5%。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为(1.33±0.21)分,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为(3.67±2.15)分,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前:实验组情绪功能为(53.32±12.21)分,社会功能为(55.42±14.31)分,躯体功能为(54.46±12.23)分,角色功能为(55.55±19.72)分,认知功能为(62.68±17.01)分,总体健康评分为(45.62±9.18)分,对照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53.45±12.04)分、(55.33±14.28)分、(54.39±12.31)分、(55.48±19.67)分、(62.59±17.14)分、(45.36±9.58)分,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实验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66.71±11.25)分、(65.76±12.63)分、(66.25±9.18)分、(68.36±14.93)分、(72.42±10.15)分、(61.55±8.27)分,对照组情绪功能为(59.24±9.37)分,社会功能(59.65±13.41)分,躯体功能为(59.35±9.46)分,角色功能为(59.37±12.66)分,认知功能为(64.73±12.67)分,总体健康评分为(53.32±7.28)分,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医学科研处在一个不断的发展与摸索,沉淀与积累,弘扬与探究的过程中,在临床研究方面,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改善其生活质量,缓解其疼痛状况,具有重要意义[2]。膝骨性关节炎包括肥大性、增生性以及退行性骨关节炎等,病理发展较缓慢,可预示关节衰老,好发于中老年人[3]。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后存在一定的术后疼痛,需要全面的康复护理改善临床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康复护理的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采取传统护理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与杨欣、邓卫娟等[4-5]的研究成果别无二致,其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96.7%、(1.14±0.68)分、(65.31±12.07)分、(64.89±12.25)分、(65.63±9.28)分、(65.31±12.63)分、(71.85±11.25)分、(62.55±7.26)分,同样证实了康复护理可提升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其康复护理,能够降低疼痛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赵继露.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4):48-49.

[2] 张丽萍.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围术期临床护理经验及心得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3):243.

[3] 周早发,朱又圭,江武.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6):56-57.

[4] 杨欣.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0):232.

[5] 邓卫娟.关节镜下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术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9):208-209.

R473.6

B

1671-8194(2017)28-0194-02

猜你喜欢

膝骨性关节镜关节炎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我国中医传统功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痛敏点特征与规律的动态临床观察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